京剧动态
 
 
 
 
 
 
 
 
 
 
于魁智从艺五十年,最想说“艺无止境”​
国粹京剧   2022-02-07 10:09:15 作者:师文静 来源:齐鲁晚报 文字大小:[][][]

从艺五十年,最想说“艺无止境”

        1月20日,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的《红色百年京剧演唱会》在山东省会大剧院唱响,《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经典京剧作品选段上演,带领观众一起回首峥嵘岁月。

        访谈中,虽是于魁智和李胜素一起畅聊京剧,因对京剧艺术极度热爱,于魁智聊起京剧“刹不住车”,几乎把谈话变成了他一人的“单口相声”。于魁智说,自己50年没有离开京剧艺术,40年没有离开国家京剧院的舞台,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他作为京剧演员,一直把传承和弘扬京剧艺术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吃饭睡觉之外所有工作,都是为了传播京剧,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门艺术。

        当晚的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于魁智、李胜素对山东的观众赞不绝口。李胜素说,山东的观众懂戏、好戏又好客。于魁智说,他从年轻时就来济南演出,深感济南有京剧艺术的群众基础,所以山东出了方荣翔这样的大艺术家,当下的京剧院团也多。


    引以为傲的50年

        于魁智、李胜素这对“黄金搭档”受到当下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他们当晚演唱的《红灯记》《杜鹃山》选段和交响京剧《神州礼赞》等,都让观众大声叫好。

        京剧迷都知道,于魁智、李胜素两人合作多年,共同精彩演绎了多部作品,他们演唱的《四郎探母》《凤还巢》《大唐贵妃》《帝女花》《白毛女》《沙家浜》等独具属于他们的艺术气质,在京剧舞台上,他们为观众献上了无数场珠联璧合的完美表演。李胜素多年来以优美的演唱、俊俏的扮相、大艺术家的风范,吸引海内外无数戏迷;于魁智的嗓音高亢圆润、苍劲厚实又优美灵秀,他收放自如的演唱风格更是折服了一代代观众。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于魁智延迟退休,引发京剧迷的关注。于魁智延迟退休后,将继续发挥作为杰出艺术家在艺术传承、剧目创作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而2022年恰好是于魁智从艺50年。11岁时,受当音乐教师的母亲启发,于魁智被沈阳京剧院学员班选入开始学习京剧。从那时起,年幼的于魁智开始每天5点起床压腿、吊嗓子的艰苦训练,后来他考取京剧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得到了前辈、教授的亲传,再加上自己忘我的练功、求教、学习,而后一举成名。于魁智出演的《武家坡》《赤壁》《草船借箭》《华容道》《定军山》《空城计》《珠帘寨》《文昭关》《白毛女》《红灯记》等大批经典京剧剧目,被观众奉为佳作,他诠释的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角色被观众认为“最绝”。

        谈及过往岁月,于魁智最引以为傲的事情是自己50年没有离开京剧艺术,40年没有离开国家京剧院的舞台。50年艺术生涯,于魁智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艺无止境”。“无论是培养年轻一代京剧演员,还是培养京剧观众,我都会去身体力行‘艺无止境’这句话,要不断地去学习、挖掘、整理京剧艺术,并把前辈艺术家传承给我的东西,很好地传承下去。京剧演员,就跟400米接力赛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让京剧艺术薪火相传。”

    一生做好一件事已很难

        此次演出是于魁智、李胜素携国家京剧院一团青年演员一起带来的经典红色京剧选段演唱会,演出所挑选的唱段都经过了精心筹划与细心准备,囊括了《红灯记》的“痛说革命家史”、《沙家浜》的“智斗”、《智取威虎山》的“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

        国家京剧院这次在济南演出,九成演员是年轻人,有“80后”“90后”,也有“00后”,于魁智自称是他们的师兄和学长。谈及对年轻人的建议,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此付出。“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大家都从十一二岁开始学习,如果没有幼年的扎实基本功,将来很难成为一个好演员,有半路出家的,也有一夜爆红的,但那是极少数。京剧演员光有嗓子,没有扮相不行,有嗓子、有扮相,没有基本功更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也不行。这个职业非常辛苦,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辛苦,一个人在一生中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很难了。”

        于魁智还提到,早年间在茶楼听京剧,观众端着茶壶、嗑着瓜子,就是听一个演员演唱,而现在的观众审美素养在提高,且走进剧场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结构、艺术修养都很高,他们要听、要看,还要与舞台上的表演同呼吸,作品要能打动他们才行,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唱好、做好技巧,还要把人物刻画好,要求演员用内心表演,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只要年轻演员肯付出、下功夫,就一定能在京剧舞台上发光。我希望年轻的京剧演员坚定自己的选择和信念,就会达到理想的目标。”

        谈及年轻演员的培养,于魁智说,对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最需要院团管理者给他们创造舞台实践机会,如果演员没有舞台实践,在排练场里面每天练几百遍也没有用,演员要见观众,见一次观众比练习一百遍都有收获。“三四十岁的演员中,有很多很好的苗子,需要给他们创造机会。”


    京剧传承“多条腿走路”

         李胜素会在个人短视频账号上分享自己演出前后、京剧台前幕后的一些有趣内容,比如演员候场、化妆、练功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年轻的粉丝热情地称呼她“素素”,这种艺术家与年轻观众直接沟通的方式,让不少人开始“入坑”京剧艺术。谈及京剧艺术在当下通过电影、电视剧、综艺以及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的网络化传播,于魁智说,京剧艺术的传播和推广,不仅仅是在舞台上,一定要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进行。

        对于京剧艺术的多样化传播,于魁智是从戏歌聊起的。他说,很多人说于魁智是“戏歌老生”“晚会老生”,但这几十年他自己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一路干下来了。“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观众是不是喜欢戏歌’。”于魁智说,《说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流行的时候,大街小巷里唱卡拉OK的人,扛着录音机的大长头发、戴墨镜的青年都喜欢,大家都觉得这种歌曲很新颖,它不是京剧,但融入了京剧元素,大家在听这些作品的时候,京剧的旋律、京剧的艺术形象就走进了观众心里,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京剧。

        多年来,于魁智和李胜素两人多次登上晚会,除了演唱京剧选段,也演唱《中国字》《欢喜过大年》《薪火相传梨园美》等戏歌,传播京剧。2015年的春晚,于魁智甚至反串演唱流行歌曲《奔跑》。于魁智称,春晚唱流行歌曲其实是一种姿态,希望带动喜爱京剧的观众和喜爱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对京剧多些了解,给大家带来欢乐和新意。

        “曾经有一年春晚,我就有一句词,是‘一马离了西凉界’,没有下句,只有这个上句。按京剧传统来说,一个演员这样唱是要挨骂的。也有的人不理解我们,但我的想法是,在拥有亿万观众的春晚舞台上、在大年夜的文化盛宴上,京剧能占据几分钟的一席之地,我觉得必须把握住。要在这样一个综艺的舞台上,体现我们京剧艺术的存在,通过这样的表演去展现当代京剧人的精神面貌,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对京剧的传承、推广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于魁智认为,要想京剧很好地去传承发展,就得“多条腿走路”,而具体到自己身上,在传承推广京剧上他也是“多条腿走路”,唱《大探二》《失空斩》等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也唱了很多,同时也很重视在晚会上的演出。

        于魁智说,这些年来,他不被舆论所左右,只要是跟京剧传播相关的、正面传播京剧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这是京剧的好时代

        在一些网络平台,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欣赏京剧,谈论京剧舞台艺术的服化道之精美,讨论经典剧目中演员对人物的刻画特色等。谈到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喜欢京剧,喜欢传统文化,于魁智说,这是因为京剧传统经典戏绝大部分作品都在颂扬中华传统美德,歌颂忠孝仁爱,仁义礼智信;新编历史京剧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歌颂我们的民族英雄,歌颂民族气节;京剧现代戏讴歌的是时代楷模、时代先锋,京剧艺术都是正面、主流作品。

        谈及京剧艺术在当下传承这个大话题,于魁智谈及的依旧是要“培养年轻观众”。于魁智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演员对京剧艺术、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以及多年的舞台经验,不断地想办法培养更多的新一代观众。京剧艺术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京剧,都是京剧演员需要做的事情。”

        于魁智和李胜素多年来一直把京剧艺术送进校园、送进社区,送到海内外喜爱京剧的观众面前。谈及京剧走出国门,李胜素说,因为一开始出国演出,带的都是大戏,比如《白蛇传》《野猪林》《打金砖》《凤还巢》等,怕观众看不懂,后来发现只要翻译做得好,所有在国内有笑点、有掌声的地方,国外观众也全都有反应,艺术无国界,京剧艺术也是如此。于魁智补充说,京剧艺术走出国门,关键是看有没有用心去做,剧情介绍、唱词念白等做好翻译,还要宣传好,比如邀请当地著名艺术家来剧场对观众进行京剧艺术导赏等,各项工作做好,一场演出下来就会掌声不断,国外观众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于魁智说,京剧艺术其实是赶上了它的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网络时代,不能拿一场剧场演出观众上座率的高低、观众的多少,来衡量京剧艺术的兴与衰,或衡量这门艺术是不是在低谷期,你不知道多少人在家锁定央视戏曲频道,多少人拿手机看京剧,其实对于接触京剧来说,观众的选择余地更大了。“几年来国家对传统艺术的扶持和推广出了很多政策,在京剧艺术上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观众都能看到很多京剧表演。”

        50年艺术生涯,于魁智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艺无止境”。“无论是培养年轻一代京剧演员,还是培养京剧观众,我都会去身体力行‘艺无止境’这句话,要不断地去学习、挖掘、整理京剧艺术,并把前辈艺术家传承给我的东西,很好地传承下去。京剧演员,就跟400米接力赛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让京剧艺术薪火相传。”

         谈及京剧艺术在当下传承这个大话题,于魁智认为培养年轻观众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通过演员对京剧艺术、观众审美需求的理解以及多年的舞台经验,不断地想办法培养更多的新一代观众。”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张慧芳:梨园芳菲 香自苦寒
王蓉蓉谈传承:要保持住京剧该有的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