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京剧老旦范美红:“磨”出好戏求突破
国粹京剧   2023-07-27 10:08:20 作者: 齐英华 来源:潍坊晚报 文字大小:[][][]
京剧老旦范美红:“磨”出好戏求突破

        青州的范美红18岁开始接触京剧,学习老旦行当,从不喜欢京剧到把京剧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她吃过苦受过累,20年打磨一出戏,不断精进,多次收获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奖项,如今为戏曲传承忙碌不已。


本想试试结果被录取
文艺特长生入京剧门

        范美红走上京剧演员这条路纯属偶然。

        她从小喜欢文艺,1992年,18岁的范美红到姑妈家走亲戚,在青州镇政府工作的表哥从报纸中缝里看到一则信息:青州市京剧团招收有文艺特长的学生。范美红一听,想报名试试。她与20名同学一起培训了20多天,是否最终录取,招生方让大家回家等信。

        那时没有电话,联系都是通过信件,回家好多天了,范美红始终没听到任何消息,以为没被录取。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青州市京剧团的领导,问她是否收到录取通知了,为什么还不去团里报到,是不愿去吗?原来,录取通知已到了村办公室,但因收信人写的是“范美红”,而村里人只知她的小名,没人知道这信是给她的。

        在此之前,范美红并不喜欢京剧,每当母亲听收音机里唱京剧,她都“急躁”得要命,听着半天唱不完一句,也听不明白唱了些啥。岂料18岁这年,她来到青州市京剧团,开始学习京剧表演,而且成为一生的事业。


初学老旦戏吃不少苦头
与乐队排戏摸不着调门

        20人参加培训,最终包括范美红在内6人被正式录取。剧团刘新珠是老生、老旦“两门抱”的演员,带着6人没白没黑地练习。范美红没有童子功,走台步,跑圆场,练功没少吃苦头,压腿、抻腿,练得大腿后面发青发紫,下腰时喊得声嘶力竭,就这样一天天坚持着。

        学习半年后分行当,范美红喜欢青衣、花旦,但老师告诉她,团里不缺青衣、花旦,“你学青衣没有年龄优势,身材偏胖不适合花旦。”最终,范美红选择老旦,不到20岁要扮老旦,这是范美红怎么也没想到的。

        《钓金龟》是老旦基础戏,也是范美红学的第一出老旦戏。虽然平时天天学身段、练唱腔,但跟琴师吊嗓的机会不多,她摸不准调门,排练时与乐队伴奏合不起来,散板、摇板不知到哪里该张嘴唱,更把握不准节奏,她站在那里紧张得要命,又很害怕,在琴师指导下,随着排练次数增多,她跟乐队磨合越来越流畅。

        范美红第一次登台,扮的是《凤还巢》中的程夫人,这出戏的老旦唱腔少、念白少,她学习不到一个月就登台了。可毕竟是第一次登台,看着台下黑鸦鸦的一片观众,她双腿发抖,心跳加速,都不知道怎么演的了,第二天嗓子哑了。


一出《八珍汤》琢磨20年
观众被剧中老母深深感染

        1995年,青州市京剧团为更好地培养人才,送范美红等人到烟台艺术学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戏曲培训。2000年,范美红回到青州,接连排了《遇皇后 打龙袍》《罢宴》《八珍汤》等戏。

        自古以来,戏曲舞台上,老旦素来是作为“绿叶”来陪衬主角。当代老旦泰斗李多奎创编了好多以老旦为主角的传统京剧,比如:《钓金龟》《行路训子》《望儿楼》《三进士》等等,让老旦翻身成为一出戏的主角,挑梁撑起一台全本大戏。《八珍汤》是根据传统京剧《三进士》改编而成,以老旦为主的新编历史剧,在老旦剧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这出戏具有当代人文色彩、生活气息浓郁,唱腔优美、板式丰富。

        2003年,范美红开始排《八珍汤》,扮孙淑琳。剧团领导从淄博找到剧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排戏,开始到各类舞台上演出。范美红记得,2005年前后他们到东营市广饶大王村演出,当天演的《八珍汤》感动了当地的一位企业家,正好那天是他母亲的生日,剧团被邀请到他家附近的小剧场,为老母亲庆生演出,还说好要全程录像。演员们很高兴,白天演完两出戏后不休息,马不停蹄地赶到小剧场开始演出《八珍汤》,演完之后想看一下录像,结果才发现镜头盖没有打开,很遗憾那次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范美红扮的孙淑琳,一出场时是穷苦老太太,在常家备受欺凌,她心中的悲和痛无处诉说,只有丫环春兰对她关照有加。尤其第二场,风雪途中,孙淑琳被常夫人赶出家门,“问苍天我欠下何人业怨”……丫环春兰借往周家去的路上给孙淑琳送衣送吃的,孙淑琳句句诉说,和春兰相拥哭泣。大段念白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被戏中老母亲的悲凉遭遇深深感染,尤其到最后,孙淑琳那句“好,走”,既是对春兰热心肠的回应,也让“我往哪里去呀、我往哪里去呀”的无奈情绪有了纾解。

        很多京剧演员,一辈子都在琢磨一出戏,范美红已不记得演了多少场《八珍汤》,20年来,每次演出后她都进行复盘,最初时考虑细节处理是否到位,唱腔是否有瑕疵,力争下一场有改进,随着演出场次增加,她对人物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感情的把控更加自如。

赴济南请京剧名家指导
新戏参赛实现自我突破

        2014年,范美红第一次参加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拿到一等奖,此后几届也都拿到奖。受客观条件所限,范美红还没登台演过《李逵探母》这出戏,已经参加过多届“红梅大赛”,2022年报名时,她决定挑战自己,有所突破,故而以《李逵探母》作为参赛剧目,演《弃母》一折,由团里的三花脸配戏,演李达。

        为了学这出戏,她托朋友介绍,奔赴济南,请京剧名家郭跃进给自己说戏。郭跃进是老旦名家“新李派”创始人李金泉在中国戏曲学院收的第一名学生,郭跃进在家中给范美红说戏时,尽心尽力,一字一腔说得细致认真,仅这一段说了三天。

        范美红的嗓音更适合“新李派”,郭跃进对她唱腔中的压音、疙瘩音、嗖音等进行指导,唱腔的柔美度更好了,形体要求“新李派”展现女性韵致时更魅了些,比如走路时,双膝要并起来,“老师的要求很高,但毕竟时间短,我吸收的还是有限。”范美红说,希望有机会能再跟老师学习。

        回想这次参赛,范美红说自己理解出现偏差,在她的心里认为李母饥寒交迫,所以内场那句“儿啊……”以低沉的嗓音来体现生活的饥寒,但最终看录像效果并不好,老师也提醒她说,不但要体现出人物的饥寒交迫,而且嗓音再高一点、亮一点,效果会更好,“这次没有达到预期,希望下次演的时候有所改进。”范美红说。

        戏曲艺术薪火相传,范美红除了唱好老旦戏,如今更承担起京剧传承的重任,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解京剧常识,进行示范表演,让学生们感受国粹魅力;在剧团,带着新学员练功、排戏;下乡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她为京剧忙,亦为京剧乐。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王蓉蓉谈传承:要保持住京剧该有的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