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言菊朋挑班碰壁
国粹京剧   2011-08-08 11:11:33 作者:徐城北 来源:《梨园旧踪》 文字大小:[][][]

        今天,京剧伶人之优秀与否,好像已经不再与能否“挑班”挂钩。比如言派声腔,喜欢它的人已经很多,没人否认它是京剧流派百花园中很显眼的一枝。尤其是《曹操与杨修》出来之后,老观众会因为言兴朋(菊朋之孙)的演唱对这个流派产生一些新的感情,言派由之也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普及。

        但是,言派在40年代前后的日子却是“不好过”的。言菊朋系票友下海,最初学的是老谭,在余叔岩嗓音不好时,曾一度执谭派老生之牛耳。后来余的嗓音恢复,二人的竞争激烈起来,言逐渐就不是余的对手了。余在谭的基础上发展成余派,言的声腔也因心境不好、体力日衰而走向精致纤巧,创造出另辟蹊径的言派。可能是在字音字韵上过分“讲究”,难免因词害意,所以给人一种“做作”之感。言派自创的剧目,也多是表现衰迈、垂死人物的幽微感情,如《让徐州》、《白帝城》等。言本人当年曾很努力,几次试图挑班,但几次都没成功。据一位目击者回忆,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有一次珠市口开明戏院演义务戏,大轴为《战宛城》,李万春、小翠花、侯喜瑞、叶盛章等主演,倒第二是言菊朋的《法场换子》,倒第三是南铁生的《虹霓关》。这次演出是目击者第一次听言的戏,当南铁生演完、台上正在换场面时,许多观众向外走,目击者随之到了戏院门口,只见珠市口便道上,煤市街、粮食店街口卖馄饨的小摊上,顿时坐满了人。他回到剧场一看,观众走了将近一半。刚才《虹霓关》还热腾腾的,这会儿就变成冷清清的了。等一会儿言菊朋快演完时,外边的观众又呼拉拉往里走,原来是等着看《战宛城》了。

        40年代的京剧,在近代京剧史上并无亮色可言,因此此后言派的进一步衰微,也就无人理会。50年代开始,多数流派转向兴旺,一要靠自身的"成色"'二要靠本派人物的努力。这两条言派都缺。惟独60年代初期,中国京剧院的《杨门女将》面世,其中毕英琦扮演的采药老人便运用了言派,顿时光彩四射,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掂量言派,发现它的内涵不再是旧时代的伤感,而通过幽宛曲折一样也能表达出让新时代人理解的新感情。

        人们刚刚高兴不久,不料国家此后进入了长达十年的“文革”,一切万马齐喑。再后,就是本文一开头说到的《曹操与杨修》的出世。此中的杨修是戏中的第二号人物,但从声腔角度看,杨修的音乐形象比曹操要丰满。杨修的成功,可以视为是中国进入新时期以后,艺术上进入了健康的多元状态,言派声腔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遇。

        这种情况颇引人深思。为什么同一个言派声腔,在它刚出来的时候颇遭冷遇,而在“冷处理”过一个时期之后,它便又重新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很奇怪,我忽然联想起北京著名的老字号仿膳饭庄。仿膳顾名思义,是仿效清官当中御膳房。在它最初的创始期,文字资料上我们能够看到诸如"千叟宴"这样的记载。它应该是奢华和铺排的,但以现代眼光审视,它又肯定是不符合现代人健康的饮食观点的。当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族得到了宽大处理,依然住在皇宫之内。1922年,冯玉样把末代皇帝赶出了皇宫,使得原来停留在御膳房的那些大师傅顿时失业。1924年北海作为公园公开向北京市民开放。1925年,几个御膳房的老师傅联合起来,在北海公园的北部五龙亭附近租了一处小房子,开设仿膳茶庄,除了卖茶,也卖些昔日宫中的小点心,诸如豌豆黄、小窝头。为什么这个时候仿膳不能“大”搞?我觉得当时的国民总心态是驱除封建余孽,如果大张旗鼓宣扬皇家饮食,估计会受到国民严峻的批判和抵制的。然而又过了若干年,人民的江山已经稳固,封建势力的复辟早已变成不可能实现的梦屯,这时政府才把仿膳迁移到琼岛北岸华丽的漪澜堂。这里的雕梁画栋充满了帝王气氛,如果在李白成初入北京时一步就来到这里,可能一把火就把它焚烧干净。但是,当北海已经变成劳动人民的游乐场所半个世纪之后,这种阶级的仇恨淡化了,仿膳不但可以安然迁移进来,而且还需要提高自身来适应这里的雕梁画栋。于是,仿膳改名为饭庄,并把已然丢失了的“满汉全席”又找了回来。如今,坐在雕梁画栋当中品尝满汉全席,已经是一件很安然、很惬意的事情了。

        言派的遭遇的确和仿膳颇为相似。在40年代前后,言派的那种纤细精巧的声腔,也和当时国家的大形势不符,和观众的听戏心理有抵触。因此才让观众感到"不受听",从而使得言派“不走运”。当历史又走过了一些路程,让人们对于旧言派的成见淡化了许多之后,当改造过的言派出现在新戏中的时候,言派声腔便成为一种新的载体。通过这些似曾相识的声腔,人们感受到的则是新感情。有了这种铺垫之后,即使再听《让徐州》、《白帝城》中那些垂死的哀叹,新时代的人们也全然可以坐得住,并且可以把陶谦和刘备放进历史的画廊当中去欣赏了。经过了这一比较,我觉得言派大体属于“多样化”的范畴,作为"主旋律"的调剂,它是必须存在的,而且具有特殊的审美境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