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1981年纪念梅先生的演出
国粹京剧   2011-08-17 11:25:00 作者:真老田 来源:CNTV复兴论坛 文字大小:[][][]

       1981年8月,由文化部、剧协、市文化局、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联合主办了纪念梅兰芳大师逝世二十周年的演出(怹十周年的时候,正是十年文革中的第五年,当然没有纪念演出)。先是在人民剧场,从八月二十四日到二十七日演出四场,八月二十八日到三十一日又移师北展剧场,再演四天。在当时很轰动,过士行先生连续在报纸上撰文评介这次演出。本来我已于八月二十日返校准备开学了,见到演出的消息,按捺不住,于二十六日又跑回城里。但人民剧场的票早卖没了,第二天在西单十字路口联合售票处排了几个小时队,买了两场北展剧场二十八、二十九的票。(三十日必须回学校)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排队买票了。说起这件事,觉得很有意思。为听一场三个多小时的戏,要用两倍、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排队,不是戏迷谁干这样的傻事啊!排队时总会碰上前后的戏迷朋友,侃起角儿、聊开梨园軼事,往往忘了劳累和饥饿。这一次我后头有一位比我小十来岁的青年,我们聊起了陈永玲,观点是那么一至,似曾相识,十分投机。这也是当年戏迷排队买票的一乐。四天的戏最后一场才是龙凤呈祥,看不成心不甘。买到两场票以后,急忙往人民剧场跑,指望能搞到一张当天的退票。才下午四点多,人民剧场前空荡荡的。我逡巡了一会儿,见一人直看我,便冒然地问他“有票么”。那人居然说有,楼上前排。我问多少钱,他告诉我五元。正好翻了一番。那时一个月工资还不到六十元,但还是忍痛买了这张“黄牛票”(一生中也仅此一次)。那人好象很谨慎,看来也还没形成黄牛“党”。交易成功,皆大欢喜,当晚在人民剧场看了这向往中的《龙凤呈祥》。由冯志孝、孙岳、李金泉、袁世海、杨荣环、叶少兰、李万春、等名家演出,其中袁、李、杨、孙都是最后一次看了,不看该多遗憾啊。在剧场遇到28中的语文老师佟肇勋先生和三中的语文老师张瑾先生,他们都是我敬仰的名师,酷爱京剧。不知现在的语文老师中还有多少人爱好京剧了?

        8月28日在北展剧场看纪梅的另一场戏。共四出。(1)李玉芙、孟俊泉《霸王别姬》(“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起,虞姬自刎止),李玉芙的虞姬中规中矩,她在演出前对记者说,“要老老实实继承”,说到做到。(2)杨秋玲、李嘉林、萧润德、孙定薇、寇春华《宇宙锋》(修本一折)杨老师也已仙逝,真可惜。她的唱,梅味儿很足,动作较梅先生、言慧珠老师幅度要大些,观众欢迎。(3)杜近芳、叶少兰、夏美珍《断桥》,十七年后再见杜老师,扮相还是那么亮丽,嗓子还是那么甜润,令人振奋。叶老师则再现了盛兰先生的舞台形象,这一折几十分钟的戏,场中极为热烈,掀起了一个高潮。(4)俞振飞、梅葆玖《奇双会写状》。说实在的,我看这场戏,有八成是为了再看看俞先生,(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为了一个角儿,让你跑路、掏钱,根本不是为了看故事。现在楞要改变这个根本,京剧往何处去,就大可研究了。)怹那年已八十高龄,真可谓看一回少一回了(1958年在天桥剧场看过怹的《太白醉写》,六十年代初在人民剧场看过怹和言慧珠的《墙头马上》,看过怹的戏,才知道什么是“书卷气”)。八旬老翁要扮演一个新婚不久的少年县官,多大的难度啊。可是俞先生腿脚还行,脸上神气还是那么到位,眼睛也还那么有神。唱吹腔,也还不显吃力。尤其是和桂芝俩人逗闷子时,让观众忘掉了他的年纪,真不容易呀。小梅先生也有二十多年不见了,他比年轻时富态多了,扮出来很象老梅先生,神气、表情也比年轻时大有进步,这折戏让我改变了原来对他的印象。

        整个儿这场戏,都由梅派传人演出,旦角担纲。不象今天,纪念老生,弄出一大堆花脸、青衣出来,让人觉得有点儿文不对题。

        8月29日,前场有陈正薇的《天女散花》云路一折。然后是《红鬃烈马》包括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四折。梅葆玥的武家坡,黄世骧的算粮、银空山,李和曾的大登殿。沈小梅的跑坡,高玉倩的进窑、算粮、梅葆玖的大登殿。陈永玲的代战公主(我主要是冲他去的),李金泉的王夫人,方荣慈、罗世保的马达江海,张元智的苏龙,赵永泉的魏虎,石玉明的王允,董维贤的高嗣继。薛平贵幕后唱完导板,出场后,头一句原板,我坐在十二排,听不见了。到第二句过了两个字,音响调好了才听清楚。我不由得想,早年有些“祖师爷没赏饭”的演员,如果赶上现在,没准儿会成为好角儿呢。(我不反对用音响,外国人唱歌剧都用音响,为什么京剧就不能用?但太过了,震耳朵就不好了。这二年几次在剧场听戏,伴奏的音响闹得老有回音在耳边、脑际嗡嗡的吵得慌,不知如何解决。)经过了文革,不少观众只知道高玉倩演李奶奶,是老旦,这次她以青衣的本来面目出现,有人反而觉得奇怪。她进窑的身段不错。唱青衣嗓子也够用。陈永玲的代战公主,和五十年代看毛世来的不相上下,但是陈永玲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折磨,腿有伤疾,能演成这样太不容易了。二十六年没见到他演的戏了,用力给他鼓掌,又使得前头的人回头看我。那时叫好儿还没形成风气,即使是鼓掌也没今天这么疯狂。李金泉在27日的《龙凤呈祥》中嗓子好好的,到29 日的王夫人就不行了,显得很吃力,略有遗憾。

        四天的戏里还有一场申丽媛的穆天王、丁至云的西施、梅葆玖的捧印,还有一出醉酒,先是李玉茹后是杨荣环主演,要开学了,只能割爱了。

        眼看要到梅先生50周年了,该有纪念活动了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