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杭州与京剧的“如水”缘分
国粹京剧   2016-05-14 08:22:01 作者:周一 来源:每日商报 文字大小:[][][]

         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病逝。病发前,梅老曾提起:梅派如今有49个传人,上海南京都有,但浙江尤其是杭州没有。如果有机会,他希望在杭州收一个梅派弟子。

        梅老的愿望最终成了遗憾,而京剧在杭州好像也太“小众”。其实,杭州和京剧的距离并不遥远,还颇有几段特殊的缘分。而这缘分,是从“水”开始的。

    顺流而来:水路班子

        都说京剧是“北戏”,其实京剧也有“南派”,也叫“海派”,大本营在上海。大上海把京剧点染得声光变幻、莺歌燕舞,而在杭嘉湖一代的水上,京剧展露出又一种风情。

        清嘉庆年间,杭嘉湖“水路班子”形成。当时交通不发达,唯有大运河南北贯穿。于是,一帮北方艺人乘船南下,以船为家,以船为台,行到哪里,演到哪里。

        “水路班子”最早也叫“擂船班”。每个戏班都有一条很大的 “楼船”。“楼船”分两层,底层为化妆间和住宿间,上层为戏台,不但可以唱戏,还可以武打、翻跟斗。“擂船班”后,水路班子虽然还是以船为家,但会上陆演出,也会在田畈、水岸、湖荡中临时搭台,俗称“草台”。这也是“草台班子”这一词的由来。

    水边盛况:天仙茶园

        水路班子的发源地是嘉兴,但它将京剧带到江南各处。人往高处走,水往杭州流。很快,京津沪等地名角接踵而至,水路上成名的角儿也想“再上层楼”。他们“聚头”的地方,就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拱宸桥。

        当时拱宸桥的戏院都叫“茶园”。这并不奇怪,茶园本是喝茶兼看戏,谁曾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成了看戏兼喝茶。而拱宸桥畔的茶园虽然越来越多,“天字号”还要属“天仙茶园”。

        天仙茶园不仅是首家开张,规模也大。但名号响亮,另有原因:京剧大师盖叫天和周信芳,都是在此打响第一炮。

        天仙茶园之后,又有荣华、景仙、丹桂、阳春……有人这样形容拱宸桥畔的风光:“洋街两面沸笙歌,戏馆茶园逐渐多。国忌如今都不禁,日间弹唱夜开锣。”

    刀光如水:“江南武松”

        京剧在南方,按理说该沾染点柔情。但南派京剧,却以武戏闻名。被陈毅称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的盖叫天,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盖叫天虽然是河南人,却和杭州别有渊源。 为了逃荒,他入门学艺,跟着班子,走南闯北。十四岁那年,来天仙茶园搭班。那时的他还叫“小金豆子”。他年少好强,不顾指摘,改名“盖叫天”,因为当时红得发紫的谭鑫培也被粉丝叫做“谭叫天”。

        “盖叫天”这块牌子,就在杭州挂了出来。三天打炮戏,分演老生、武胜、老旦三个行当,一唱而红,炙手可热。

        盖叫天一生传奇,1次断臂,3次断腿,还曾因庸医接错骨,挥拳断腿重接。但这条硬汉心里一直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就是杭州。他爱在西子湖畔喊嗓练功,还将父母安葬在茅家埠。早在1926年,盖叫天就在湖畔买田置屋,取名为“燕南寄庐”。

        若无风云突变,盖叫天一生应该就在燕南寄庐终老。可惜文革动荡,这位好汉的最后三年,是在松木场流水桥边一间不到六平方的小屋里度过。

        2003年,燕南寄庐按原貌恢复,坐落在金沙港。大运河、西湖畔、流水桥、金沙港……这段缘分果然由水开始,又永驻水边。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