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富连成社继任社长叶龙章
国粹京剧   2016-06-17 08:31:40 作者: 叶金森 孙 萍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叶龙章

        2016年是被誉为京剧“黄埔军校”的富连成社继任社长、先父叶龙章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我们整修他的墓地,重立墓碑,并敬请钮骠先生撰写了墓志铭,以资对他的追思怀念。

        叶氏家族自叶中定、叶中兴从事梨园行业,成为显赫一时的著名京剧演员以来,就成为一百数十年来世代从艺的戏曲世家。叶氏梨园世家中对戏曲事业特别是对京剧艺术贡献最大的,首推我的祖父叶春善。他历尽千辛万苦首创喜连成、富连成科班,培养了众多卓越京剧人才,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称呼他为“梨园大宗师”,我想是恰如其分、当之无愧的。

        在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叶氏家族以涌现开宗立派的名演员为世人所熟知。我的三叔,也是我的授业恩师叶盛章,开创武丑叶派;我的四叔叶盛兰,开创小生叶派。他们二位,分别以武丑、小生挑大梁、唱头牌,这在京剧史上都是破天荒的创举。时至今日,京剧演员凡唱小生、武丑者,几乎都宗于叶派,可见他们的艺术影响之深、之广。此外,我的二叔叶荫章是著名鼓师,五叔叶盛长更是享有盛誉的老生演员。平心而论,艺术史的书写向来偏重于台前,着眼于光彩炫目的聚光灯下,这种效应长年积累,使得原本作为“叶门五虎”之首的叶龙章,其历史功绩与贡献逐渐被埋没,到如今已很少有人知晓了。

        叶龙章生于1906年,是叶门长子。虽然他幼年曾在富连成坐科习老生,科名叶富和,但由于艺人群体长期受人歧视,让先祖父叶春善老先生痛下决心,送他进入北洋名将徐树铮开办的正志中学,接受新式教育和军事训练,对他寄予支撑门户的殷切期望。 叶龙章不满20岁时,入伍成为职业军人,在东北军服役,到他28岁退伍前,官至东北军炮兵旅中校军需官。

        然而,叶龙章在1934年富连成遭遇重大危机时,毅然舍弃了高级军官的地位与前途,接替重病的祖父,只为接续他未竟的事业,培养新的京剧人才。当时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对戏曲的社会功用认识日渐深入,有关戏曲的学术研究也百花齐放,戏曲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叶龙章受过系统新式教育,是梨园世家子弟中罕有的高学历者,多年的军旅与社会见闻经历,让他既对旧式戏曲科班的弊端认识深刻,同时也对传统戏曲教育方法十分尊重。

        叶龙章在就任富连成社长之后,从改善学生生活、设立科学管理制度、研究科学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生活方面如增扩校舍、严抓卫生、设淋浴房、设开水间、设合同医院;制度方面如严定作息时间、实行家长探视制度、定期举行家长会、设学生自治会等;教学方法方面,如因人设戏、因材施教的京剧教育的独特方式,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开设文化课、研究青少年心理等。他对富连成的改革是全面的,也是稳健的。他既倡导造就有文化、具备新思想的艺人,又强调对艺术传统的全面继承。这一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叶龙章是戏曲教育向现代化转型的先驱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戏曲教育家和改革家。

        在叶龙章的领导下,富连成保持着高成材率,以李世芳、毛世来、谭元寿、刘元彤、冀韵兰以及在台湾从事京剧表演和京剧教育的朱世友、哈元璋、孙元彬、孙元波、马元亮等为代表的富社弟子,继续在京剧事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社会环境的恶劣,注定让艺术传承充满坎坷。多年战乱不但令戏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成为空谈,甚至戏曲本身也要挣扎求存。叶龙章以过人的意志支撑着科班运转,在富连成遭遇足以灭顶的火灾后,带领学生们北上南下,巡回演出,力图恢复,但最终仍难以抗拒时代的变迁,富连成于1948年被迫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间,叶龙章又因为时代的原因,命运遭遇多次上下起伏,但他本人始终宠辱不惊、淡然平和,也几乎从不提当年如何。作为子女,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对他在京剧史上的地位功业,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了解的仅仅是一鳞半爪。这种印象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特别是1984年,纪念富连成社创办80周年活动召开,叶龙章振臂一呼,富社弟子从各地齐聚北京,名角云集、群贤毕至,可说是风云际会,而大多数人已是两鬓苍苍。当这些名噪一时的好角儿们见到叶龙章,或喜笑颜开,或眼含泪花,或嚎啕大哭,“师父”“师兄”之声不绝于耳,尊崇礼敬之情发乎内心,我们这才真正懂得:先父就是叶龙章,独一无二的叶龙章。

        叶龙章长眠于祖父、祖母陵墓旁边已20余年,如今他也有先慈陪伴。先慈马禄德,是先父的贤内助,她视富社弟子如亲生,弟子们仰承先慈关爱,直呼她为“娘”。先父晚年著书立说,多依仗先慈帮助抄写、照顾起居,家中内外,井井有条。如今,我们为叶龙章重立墓碑,重修墓志铭,目的不仅在于纪念叶龙章,更在于告诉我们的学生们、后人们,也勉励我们自己:继承前人理想,接续梨园香烟;弘扬京剧,矢志不渝。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