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一句苏三惊四座 顾正秋:至情至性成传奇
国粹京剧   2016-09-12 08:07:27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大小:[][][]

顾正秋 资料图片

  8月21日,京剧界又失去一位大师——名伶顾正秋因病在台北辞世,享年87岁。

  这位戏剧与爱情贯穿了一生的传奇女子,留下了令人沉醉的经典唱段,也留下了“有情有义的美丽故事”。

  名师真传 “一句苏三惊四座”

  顾正秋1928年生于南京,原名丁祚华,1938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戏曲学校(简称上海戏校),艺名顾正秋。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个爱唱戏的女孩却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顾正秋资质好又勤奋,被上海戏校特别栽培,先后得到程砚秋、荀慧生亲口指点,更拜师梅兰芳,与“四大名旦”中三位近距离接触。不仅如此,她还由张君秋亲授足本《汉明妃》、魏莲芳口授《霸王别姬》,以及得到黄桂秋、朱琴心等名师的悉心教导。

  合计不过十年的师徒情分,让顾正秋终生难忘。她晚年的回忆录《休恋逝水》对每位先生都有深情回忆。尤其是梅兰芳先生——1944年,上海戏校公演《金山寺》,顾正秋饰白素贞。当时寓居上海的梅兰芳受邀指导,梅兰芳称赞顾正秋:“很难得啦,小小年纪,在台上不慌不忙,很有角儿的气度,以后多用功,好好利用你这条好嗓子,一定唱得出来的。”不久顾正秋正式拜梅兰芳为师。

  自幼丧父的顾正秋视梅兰芳如父,“对他的教诲无不谨记在心”。除了艺术的指点,梅先生谦让有礼、求美求变等举止品行让顾正秋感佩不已。她念念不忘,梅兰芳谈到《霸王别姬》演出时曾说:“千万不要把‘舞剑’演成‘武术表演’”,简单一句话让她终身受教。她由衷赞叹,1948年7月演出时,有人将炸弹扔到台前,舞台上的梅先生镇定自若、照常演出,这份胆识和气度让观众也随着平静下来。顾正秋说,拜师不仅是仪式和艺术学习,更是一种终身的修行。

  集名师真传,再加上天生清亮好嗓,造就了顾正秋百转千回、独具特色的“顾腔”。1945年,顾正秋以第一名成绩自上海戏校毕业。毕业公演《新玉堂春》,受关鸿宾老师和琴师赵大刚的指点,顾正秋唱“起解”时将原本平音的“苏三”,改为拐三个弯的小腔,博得满堂彩,时称“一句苏三惊四座”。1946年,顾正秋自组剧团赴南京、徐州等地演出。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在徐州看过顾剧团的演出。他回忆,顾正秋那句拐了三个弯的“苏三”,过了一甲子仍萦绕在他心中。

  滞留台湾 “永乐五年”成传奇

  “我和许多中国人一样,从没想到有一天会落籍台湾。”1948年11月,顾剧团应邀赴台演出。原本计划演出两个月,因为太叫座一再续约,不想,1949年两岸分隔,顾正秋及整个剧团自此留在台湾。

  位于台北大稻埕的永乐戏院,是家老戏院。最初顾正秋担心,听不懂北京话的台湾人能否看得懂京剧。不想,一连三天,场场爆满。观众一半外省人,一半本省人。顾剧团在这里连唱四年半,演出上千场,创下台湾京剧史上“永乐五年”的传奇。尤其顾正秋演唱的经典剧目广受好评。名丑吴剑虹回忆,演《玉堂春》一晚可以卖满堂,就可以给全班发薪水,“票房太好,有时还卖站票。”

  1953年7月顾正秋退休,顾剧团解散。顾剧团的名角,四散各地演出、教学;退休后的顾正秋也在戏校义务教课,并多次义演,堪称台湾京剧奠基者、传播者。

  至情至性 舍弃荣华为爱情

  “一个人突然身不由主地失掉了故乡,其心情只能用‘惨痛’来形容。”刚到台湾的几年是顾正秋极为苦闷的日子,在这种情境下,她与时任台湾省财政厅长的任显群越走越近。

  任显群幽默、爽朗、率真,大哥哥般给顾正秋很大安慰。但当时这是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顾正秋的朋友不赞成她嫁给已有妻室的任显群,任显群也被挚友痛骂怎能因为感情影响政治前途。1953年两人仍不畏万难,秘密结婚。

  未料,1955年他们的婚姻曝光,一周后任显群便以莫须有罪名被捕入狱。顾正秋没有如外界猜测那样“绝裾而去”,而是不离不弃,探监、送饭,直到1958年任显群获得假释。假释的条件相当苛刻,他们被要求不得在台北地区经营。夫妻二人决定搬到金山种草莓。任显群和当地的农民一样穿着胶靴、粗布衣裤,顾正秋也不施脂粉,穿着粗布旗袍、长裤。最初几年,金山没水没电没邻居,这位曾经一笑倾城的名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0年造访金山的柏杨这样评价,他们“为爱情宁可牺牲世俗荣华富贵”,这是“真正的爱情”。

  坊间传说顾正秋这番波折,缘于她的粉丝、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蒋经国由爱生恨的报复。顾正秋三本传记,对此事未着一字。固然她不需靠绯闻卖书,也有她的厚道。在《休恋逝水》中,对曾让他们百般磨难的人,她也只写一句“事过境迁,人都也已先后谢世,多说也只徒增伤感罢了。”

  1975年任显群因病早逝。“一层又一层的磨难和煎熬,我们始终相爱,没有后悔。”多年后,顾正秋在《休恋逝水》中写道:“自古以来,多少朝代更替,多少富贵成空,有情有义的美丽故事却一代传过一代,从未消失……”她自己的经历,何尝不是一段“有情有义的美丽故事”?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