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汪辜上海会晤的京剧情缘
国粹京剧   2017-03-27 08:32:34 作者:马博敏 刘建 来源:文汇报 文字大小:[][][]

        但知春意发 谁识岁寒心———辜振甫先生在上海唱京剧 

        1998年10月15日,来沪参加汪辜会晤的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在上海兰心大戏院登台演唱京剧,向世人宣示了对中华文化的鲜明认同。辜先生此举,一直为海峡两岸传作佳话。鲜为人知的是,台前幕后辜振甫先生和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先生由来已久的京剧情缘。我们当时都在上海市文化局担任领导职务,亲历了这台晚会的组织工作,见证了两位长者的家国情怀和传奇故事。

        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的友谊还得追溯到1993年4月2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汪道涵和辜振甫越过不足两米的会议桌,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共同揭开了海峡两岸沟通对话的序幕。事有巧合的是,辜先生自幼酷爱京剧,曾拜孟小冬为师,是位余派老生名票;汪先生对京剧情有独钟,是位梅派乾旦名票。汪老曾告诉我们,他们二位在新加坡一见面,首先半个小时聊的就是京剧,两人从此结下了京剧情缘。因此,京剧也就成了横跨两岸联系汪、辜两位先生的纽带。

        1994年,上海京剧院应台湾 《中国时报》 社邀请,由上海市文化联谊会组织,原上海京剧院院长、时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的马博敏率团赴台演出。按照当时台方的规定,以马博敏的职务身份不能入台,但她又是此次演出的主要剧目之一全本 《雁门关》中萧太后的饰演者,她若不能成行将使演出受到影响。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虽晚了两天,但总算成功赴台,开了大陆首位厅局级干部赴台交流的先河。记得在行前,汪道涵先生还特地请上海京剧院主要演员李炳淑去他家,带上他给辜振甫先生的亲笔书信。辜振甫先生来观看演出后,在他担任台泥董事长的办公室亲切会见了马博敏、李炳淑、尚长荣三位主要演员和时任京剧院院长的黎中城。李炳淑把汪先生的信郑重地转交给辜先生。京剧院则赠送了刊有本院演员阵容剧照的京剧挂历。就在同一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决定,同时聘请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出任名誉会长,两位先生都欣然接受。

        1995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组织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赴台演出之际,基金会秘书长林瑞康等人应邀去辜振甫家小聚,临别,辜先生拿出两只辜家自制的红木笔筒,让带回大陆,一个送给汪道涵先生,另一个送给基金会会长王光英先生。回来后,林瑞康委托马博敏给汪道涵先生转送笔筒。汪老看到笔筒后很高兴地说:“笔筒、笔筒,必定统一啊!”我们听了恍然大悟,辜会长是真有心,汪会长是真睿智,海峡两岸的两位会长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后来,辜先生到上海,汪老请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准备了一幅关良的京剧人物画 《钓金龟》,回赠给辜老。画上两个人物康氏和张义,拙中藏巧,情趣盎然,辜老甚是喜欢。这两位会长的京剧情结真是浓得化不开啊!

        时光转到1998年,汪辜上海会晤日程已定。9月间,上海京剧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上海评弹团同时赴台演出,真可谓岛内频刮“上海风”。9月20日至10月5日,上海京剧院在台北演出 《狸猫换太子》 等剧目。结束演出的那天正是中秋佳节,时任上海京剧院总经理林宏鸣带了琴师李寿成、鼓师李朝贵、月琴赵其山、三弦朱本杰等一起去辜老家中作客,那天正巧台北新剧团的名角李宝春也在场,辜老和夫人备了茶点盛情待客。辜老见京剧院的乐队一应到齐,格外高兴,当即亮开嗓子,唱起了他最喜爱的 《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 和《一事无成两鬓斑》 两个唱段,并郑重相约上海再聚。

        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先生率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一行12人如约抵沪,10月15日下午和汪道涵举行了汪辜会晤。在商谈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话题的同时,两位先生还是心系着京剧。晚上,汪老为辜振甫先生特意安排了一场京昆晚会。为了筹备这场晚会,当时市委分管对台工作的王力平副书记专门召集我们开会研究,确定了晚会的内容、时间、剧目、演员等一系列问题,并做了精心准备。剧场选定位于茂名南路的兰心大戏院。这是一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戏院,1907年中国话剧开山之作 《黑奴吁天录》 在此公演;1945年10月梅兰芳抗战辍演八年,首次复出,在此演出昆曲 《刺虎》;辜先生年轻时曾多次来此看戏。虽经百年沧桑,戏院仍保持了典雅的欧式建筑风格,前后台设备较当时国内一般剧场考究豪华。

        10月15日晚,上海兰心大戏院内灯光格外璀璨,辜振甫夫妇偕子女辜怀群等一行由汪道涵夫妇陪同前来,海峡两岸政商人士、文化名流高朋满座,亲如一家,使兰心大戏院格外喜气洋溢。贵宾们在前排沙发上就坐后,演出正式开始。上海昆剧团的谷好好、江志雄演出了昆剧 《挡马》,上海京剧院的胡璇、唐元才演出了京剧 《遇皇后》,当时还是上海戏校学生的王佩瑜、耿露演出了 《空城计》,李炳淑清唱了 《大登殿》。这些戏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京昆同台、文武兼备,剧场气氛非常热烈。汪老和辜老一面看戏一面交谈品析,不时交换着对演出的看法。辜老每听到得意处还在沙发扶手上击节轻吟。对京剧的共同爱好,使两位老人相谈甚欢。

        在演出前,我们拜托李炳淑唱完后去请辜先生上台演唱。李炳淑赴台演出时曾参与拜会辜老,因此很高兴地答应了。李炳淑唱罢后说:“今天出席晚会的辜振甫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京剧名票,他的余派老生唱得非常好,我们能不能请辜先生上台来唱两段!”话音未落,观众席间爆发出如潮掌声。李炳淑走下台,来到辜先生面前施礼,在掌声中搀扶年逾八旬的辜老登台。辜先生欣然接受邀请,上台先说了几句开场白,意思是说自己学艺不精,而且这两天又喝了一点儿酒,可能嗓子不在家。观众伴着笑声又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京胡声起,辜老亮开嗓子,唱起了 《洪羊洞》 中杨延昭的二黄原板“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也许是在那特定的背景下唱这段“为国家”,辜先生唱得特别深情,观众也听得格外动情,深沉、凝重的唱腔声震四座,观众席中爆出一片喝彩声。唱罢 《洪羊洞》,辜老又唱了 《借东风》 中的“习天书学妙法犹如反掌”,《鱼肠剑》 中的“一事无成两鬓斑,叹光阴一去不复返”。台上辜老唱念张弛有度,一板一眼;台下汪老轻轻击节、款款应和。辜老不愧是拜过名师、唱了五十多年的名票,气口、吐字、行腔都非常规矩,唱得字正腔圆、满宫满调。观众掌声彩声不绝于耳,辜老唱兴愈浓欲罢不能……唱完之后,辜老又深情地说了一段话:“中国人的历史都在京剧中,包括忠孝节义和做人的方法。中国文化不论传统、本土,京剧、歌仔,均应重视和传承。”这也许是对有些人责难他为什么不唱歌仔而推崇京剧的回应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这是大陆、台湾人民的共识。辜老在上海登台演唱京剧,正是昭示了两岸同根同源的家国情怀。演出结束,辜振甫先生夫妇和汪道涵先生夫妇兴致勃勃上台和演员一一亲切握手,合影留念,辜先生还给演员送了红包。后来一位演员告诉我们,红包内装了900元钱。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九为最大,且含长长久久之深意,在送红包这个细节中我们也可看出辜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谙熟和尊重。

        浓浓的京剧情缘把汪老和辜老的心始终连接在一起。2000年辜振甫金婚纪念时,给汪老送来了一份珍贵礼物——— 一副刻有龙凤图案的金色镇纸,并附了一封长信,信中提及1998年上海会晤的特别感受,并表示“欢迎尊兄来访”。鉴于当时岛内台独势力作祟,汪道涵访台计划一再推迟。

        2003年2月春节期间,时任上海市文广局党委副书记、上海文化联谊会负责人的刘建率上海文化艺术交流访问团赴台湾演出,和台湾民众一起欢度传统春节和元宵节。元宵之夜,我们艺术团在辜振甫先生的台北小剧场和台湾演员同台联欢演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辜老的长女辜怀群在观看演出时跟刘建说,她爸爸很想念上海唱京剧的时光,很乐于再到上海去跟汪伯伯研唱京剧。中场休息时,辜怀群又把刘建和艺术团的几位朋友请到她在剧场的办公室一起吃元宵,她说元宵代表团圆,是台湾人最注重的民俗活动;辜老家人每年元宵都要全体一起搓汤圆,象征圆圆满满。刘建对辜怀群说,只要我们共同坚持“九二共识”,令尊与汪老同唱京剧定能如愿。遗憾的是,2005年,辜老和汪老先后驾鹤西去,辜老再到上海唱京剧的心愿终成遗愿,邀请汪老访台的愿望也不可能再实现了。

         “但知春意发,谁识岁寒心”。这是辜振甫先生1998年访沪在参观豫园时的题词,其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期盼祖国统一的殷殷之心跃然词间。岁寒之心人皆识,春意萌发总有时。而汪老、辜老所喜爱的京剧,我们将一直唱下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