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定居陕西百年
国粹京剧   2011-10-22 10:39:04 作者:金石 来源:西安日报 文字大小:[][][]

        10月6日,西安环城公园“京剧亭”格外热闹,二三十名票友在这里热热闹闹举行“贺国庆尊师重教京剧演唱会”。这是陕西票友举行的庆祝京剧进陕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随着辛亥革命入陕

        “京剧在辛亥革命当年,就进入陕西。”对陕西戏曲历史颇有研究的西安市文化局原局长苏育生告诉《西安日报》记者。

        继1911年10月10日湖北省武昌起义后,当月22日,陕西同盟会领导新军在陕西起义成功,遂即仿照武昌起义军“湘鄂豫复汉军”名称,将陕西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张翔初为大统领,张云山为兵马都督。为以戏曲启迪民智,恢复汉业,张翔初、张云山等在西安大湘子庙街浙江会馆创办京剧科班枌榆学社。

        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义之初曾在家乡江苏丰县城东北的枌榆社乞求土地神赐他土地。统一天下后,他下令修缮枌榆社,四时奉祀。后来“枌榆”成为家乡的代名词。在推翻满清政府时,给戏班取此名,其用意十分明显。

        枌榆学社曾邀请平津艺人唐虎臣、翟桂云、白牡丹、刘奎官(解放后任云南省京剧院院长)、福彩仙等入社演出,轰动一时,与易俗社、榛苓社成并驾齐驱之势。后招收了30名学员,采用转台布景,首演《复汉图》一剧,亦大获成功。1918年,该社陷入经济困境而解散。

        枌榆学社虽然解散,但培养了一批京剧演员和戏迷,陕西第一个京剧票房广益娱乐社1921年在西安成立。票友有封至模等人。

  为抗日救亡疾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移驻陕西,京剧艺人来陕日增,炭市街南口建起以上演京剧为主的剧场世界大舞台,逐渐成为京剧在西安的活动中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徐碧云、关丽卿、马最良、齐艳云等京、津、沪京剧艺人纷纷到大后方西安组班演出,粉牡丹、江菊兰、金丽君等也挂牌演出。京剧在陕西一时兴盛起来。

        为救助失学失养的西安流亡儿童,刘仲秋、郭建英、任桂林、封至模等发起创立西安夏声剧社。“夏声”蕴含为抗日救亡大声疾呼之意。夏声剧社下设夏声剧院和夏声戏剧学校。曾随梅兰芳去苏联演出的郭建英创作并排演了反映国民抗日的现代京剧《新打城隍庙》。之后他们改编或创作并排演了《花木兰》《梁红玉》《巾帼英雄》《陆文龙》等鼓舞国人爱国热情的近百本戏,轰动全城,观众场场爆满,受到作家林语堂的称赞。1943年12月,夏声剧学校奔赴重庆。

        1938年底,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在宜川成立后,组建了表演京剧的歌剧队。开排的第一个剧目为《梁红玉》。虽然布景、戏装等简陋,但一炮打响,几乎二战区所有官兵都看过。扮演梁红玉的西安四大名旦之一金丽君成为二战区最有影响的京剧演员,被誉为“山西的梅兰芳”。

        陕北红色根据地一直有业余的京剧活动,后来逐渐出现专业团队,1938年开始活跃,有清唱、折子戏,也有唱大本戏的。为纪念抗日战争一周年,1938年,鲁迅艺术文学院等组织演出了新编京剧《松花江》,在边区深受欢迎,还专门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演出。1942年,鲁艺平剧团等在延安的几个京剧团队合并为延安平剧研究院。平剧院编排了《岳飞》《三打祝家庄》等许多新戏。毛泽东评价《三打祝家庄》“很有教育意义”。中央党校教职员工1944年在延安公演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也受到毛泽东赞扬。

        从抗日战争至解放前,陕西境内除有长安大舞台、正音国剧社等专业京剧班社外,部队、大专院校、工商界也曾建立过很多业余京剧组织。

        家住和平门的91岁张协忠说,他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从老家河南偃师来到西安。那时有个河北人会拉京胡,教他唱京剧。

  成为中国五大京剧团之一

        解放初期,陕西京剧实力日益增强。除西安正音国剧社、新声京剧团继续演出外,1950年汉中成立了大众京剧团。

        78岁的陕西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文武小生王筠蘅回忆,当时著名京剧演员童芷苓率团在西安南院门新声京剧团剧场演出,上座极佳,合同到期没有人敢接坑儿。1953年他随山东的王熙苹剧团应邀到新声剧场演出,结果首演成功,连演了3个月。1954年4月他们又到西安演了一个阶段。

        程砚秋、周信芳、尚小云、张君秋、荀慧生等京剧名家也曾先后到西安演出。特别是1957年9月15日,梅兰芳率团到西安人民大厦演出近1个月,共演31场,场场爆满,观众达7.49万人次。

        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成立了京剧班。75岁的省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王君笙回忆,1958年,陕西建立陕西省京剧团,邀请中国京剧院、上海京剧院部分主演,也同时邀请了在山东的他和他的姐夫王万琪、姐王君青参加。1958年陕西省京剧团排了灯光布景戏《七侠五义》,连续演出一年,久演不衰,演遍9个省市,创下了演出场次、演出收入双项纪录。

        1959年尚小云移居西安,任陕西省戏曲学校艺术总指导。1960年初,随父亲尚小云到了陕西的尚长荣,从陕西省戏曲学校调入陕西省京剧团,担任主演。196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尚小云演出的《昭君出塞》《失子惊疯》戏曲影片及《尚小云舞台艺术》纪录片。

        在张协忠记忆里,上世纪50年代,他在西安就听过尚小云演唱京剧。

        1964年在陕西省京剧团和陕西省戏曲学校京剧班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京剧院,成为全国五大京剧团体之一。尚小云任院长,“五大名伶”徐碧云先生任副院长。当年排了京剧现代戏《延安军民》,主演是尚长荣、田中玉、孙钧卿。

  京剧与“祖师爷”的二百年情缘

        虽然京剧于辛亥革命期间进入陕西,但京剧和陕西的关系早在京剧形成时期就有了。

        在辛亥革命100年前,秦腔演员魏长生三进北京。其中后两次轰动京城。“当时北京的6大戏班都不行了,京腔、昆曲演员纷纷跟魏长生学唱秦腔。”苏育生说,魏长生之后,秦腔在北京并没有消失,直到辛亥革命前,陕西有个秦腔演员还在北京搭班演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秦腔的腔调,板式直接影响京剧。

        不仅如此,陕西的梆子腔随着陕西商帮传播到各地,到湖北后与当地的艺术结合形成的皮黄声腔,最后成为京剧的主腔调。1992年,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徽班进京200年纪念活动,特别邀请秦腔到北京演出,而且要求演原汁原味的传统秦腔戏。易俗社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各出了一台折子戏。苏育生说,这说明京剧专家很重视秦腔对京剧的影响。

        西安交大京剧学会会长、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高校委员会常务理事李沪松教授说,京剧作为新型剧种,进入陕西后,对“祖师爷”秦腔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过去在野地唱,也没有扩音设备,因此秦腔粗犷,后来进了剧院,就显得太噪。而京剧是在剧院里形成的,唱腔适合剧院。秦腔受京剧影响有了改革。

        1915年,枌榆学社的武净唐虎臣被聘为陕西易俗社武功教练,他将京剧《珍珠塔》《一元钱》等剧目传给秦腔学生,传授枌榆社的舞台经验,丰富了秦腔武功戏的表演技艺。此后,封至模、韩盛岫、徐碧云都曾到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等陕西地方戏团体任教。尚小云到西安后除任陕西省戏曲学校艺术总指导外,1961年又一次收李瑞芳等31名秦腔、眉户、碗碗腔学员为徒,教排《昭君出塞》一剧,普遍提高了秦腔等陕西地方戏曲的旦角表演水平。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