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邓州的“抗日京剧院”
国粹京剧   2018-01-28 09:35:46 作者:小米 来源:邓州网 文字大小:[][][]

        在邓州市小西关,曾经有一座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京剧院,老一辈的邓州人称之为“小西关剧院”。

        曾经有一位国家文保单位的专家在邓州调研福胜寺塔的时候,他听说塔边有一座抗日战争时期的京剧院,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惊奇。专家说,在一个县级市,能有这样的京剧院实在是不多见……

        1942年,国民党军队有个将领叫池丰城,奉命带领他的30军部队驻扎邓州。这个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池将军十分喜爱京剧,军中有个京戏班,经常在城里演出。但是在邓州,由于战乱,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剧院。

        池丰城的30军在邓州驻扎长达5年之久,他的京戏班演出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人出资,在小西关建造起城内第一座正规的剧院——社会大戏院,老百姓称为“京戏院”。

        据说,这位出资建院的开明绅士叫鲁紫铭(音),1938年,日本大举侵华时,老家是永城县的鲁紫铭先生曾在邓州居住。鲁紫铭的独生儿子鲁雨亭在抗日中牺牲后,鲁紫铭十分悲痛。他比较喜欢京戏,当得知池丰城将军曾经与爱子有过交往,他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日军的仇恨瞬间迸发,他决定慷慨出资建一座京剧院,以便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于是他邀请归乡的留法博士丁肇青亲自设计,采用了欧洲剧院的音场效果和建筑风格,建成了中西合璧式的京剧院。

        京剧院位于福胜寺塔西侧,坐南面北,占地约两亩,砖木结构,内设长条木椅,每次可供800多名观众看戏。从设计上看,地面后高前低,戏台上有地下室,以便音响传出和升降演员。台后有化妆室和仓库,与戏台相对的北部二楼是演员宿舍和贵人看戏的包厢。欧式墙柱和窗户依稀能看到当年的欧式建筑风格。

        大家都知道,京剧是“国粹”,它的唱、念、做、打和文、武场以及锣鼓经都要求十分正规。在邓州,就没有京戏这个剧种,池丰城的部队京戏班在邓州期间,经常安排教师到小东关的“中原曲艺学校”教授唱功和武功。当时有个老师叫霍崇飞,部队走后,他专门留下任教,教出建国后邓州市豫剧团一代猴王——郑文俭等一批艺术人才,为振兴邓州戏曲事业做出了贡献。 

        当时30军京戏班的主要演员有:演武生行当的白莲坤,演旦角的白莲珠、白莲秋等。该京戏班走后,来这里演出的京剧名角有马洪良、郑剑佩等都很受欢迎,但时间不长。有时候,京戏班的演员们也自编自演一些抗日的戏剧在京剧院演出,当时的老百姓都亲切地叫“抗日京剧院”。

        京剧院建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3年,由抗日名将、新四军烈士家属和归国博士共同策划建成。尽管邓州京剧院已经不复存在,但它记录着京剧文化艺术传播的繁荣和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是我国难得的中西合璧的首座京剧院,也是抗日战争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