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晚年落户南京的京剧泰斗张桂轩
国粹京剧   2018-06-06 10:22:54 作者:赵子云 来源:金陵晚报 文字大小:[][][]

        京剧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中国京剧史》 中称:“梅兰芳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但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后发现,最早把京剧艺术带到海外的却是京剧泰斗——晚年落户南京的张桂轩。

  最早把京剧带到海外

  1871年(有说1873年),张桂轩出生于河北静海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7岁时就跟大哥习武,12岁那年,他进了天津的“永盛和”戏班,学文武老生,15岁开始专攻武生,此后多年,他演的多半是武戏。他又先后师承老三麻子(王鸿寿)、孙菊仙、郑长泰等一代宗师学艺,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岁时,张桂轩学成满科,在山东、河南一带演出,声誉卓著。20岁时,应旅日华侨之邀,他随一民间京剧班社前往日本演出。这个戏班80多人,多半是张桂轩在“永盛和”科班时的老师和同学。是最早登上外国舞台的京剧戏班。张桂轩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高超的武功,倾倒了东瀛无数观众,日本各地争相邀请演出,结果这个戏班在长崎、大阪、东京、神户等地,竟一直演了三年多,这在京剧史上是罕见的。也正是由于时间长久,张桂轩亦因此在日本结了婚,后随戏班携妻归来。在戏班归途中,又辗转去了朝鲜、俄国等地献艺三年时间。回国后,张桂轩应聘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各地演出,声名大噪。约在1898年,张桂轩以主要演员的身份,应邀率班再次赴西伯利亚的海参崴、双城子、伯力等地献演。

  沪上被排挤移居南京

  张桂轩回国后,辗转各地演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北起哈尔滨,南到台湾,东从上海,西至长沙。各地舞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高超的演技使千万观众叹为观止。从而以“勇猛武生”享誉各地。

  1910年春,在恩师王鸿寿的安排下,张桂轩从大连乘船到上海落户、献艺。没有多久,他那圆熟精湛的技艺很快征服了上海广大观众。从此,他的舞台艺术活动地盘就固定在江南。他与当时活跃在江南京剧舞台的著名京剧武生李春来、盖叫天、张德俊(张云溪之父)被人美誉为“江南四杰”。他的恩师王鸿寿以及林树森、赵如泉都曾为他配过戏。常演的剧目有《长坂坡》、《凤鸣关》、《挑滑车》、《伐子都》、《恶虎村》等武戏。他的枪、刀、棍的表演是当时京剧界一绝,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被誉为“活赵云、“活石秀”。

  就在张桂轩落脚上海不久,轰动中外的“南洋劝业会”在江宁(今南京)开幕了,张桂轩应邀来宁助兴,由于他声名远播,对他的到来,当时的《金陵杂志》及一些报刊多次刊以巨幅广告。在劝业会最大的舞台,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舞台——南洋第一舞台上,张桂轩和王鸿寿联袂合演了《长坂坡》、《绝燕岭》、《魔家四将征北海》等剧目,高超的武功和演技,使得南京观众大饱眼福。特别是《杀人放火任顺福》,连演9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后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张桂轩再次应邀来宁献艺,更是大受南京戏迷欢迎,他产生了在南京落户的想法。
  张桂轩生性倔强,好打抱不平,那时许多剧院老板对演员的剥削很厉害,出于义愤,他常常领头和这些老板进行斗争。汪伪汉奸常玉清拉拢他,要他搬到常的国际饭店去住,张桂轩拒绝:“你那个房子还住得长久吗?”最后,在上海剧场老板联席会上,这些老板们一致协议:所有上海剧院一律不准让张桂轩登台。69岁的张桂轩只好带了家眷搭班来到南京,定居淮清桥畔。

  宝刀不老 雄风犹存

  初到南京,张桂轩经人帮忙介绍,在夫子庙姚家巷的南京大戏院演出。可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那时秦淮河畔的帮会流氓,常常凭借着日本宪兵的势力,到处横行看白戏。久而久之,终因环境险恶所迫,张桂轩不得不惨然地停止了他所热爱的舞台生涯,而转为该剧院的后台管事。但他刚直本性不改,反对汉奸看白戏,反对流氓扰乱剧场,为此他险些死在日本侵略军手里。抗战胜利后,张桂轩寓居在建康路上的建康大旅社,依然“本性难移”,有一次因看不惯一伙空军军人在旅馆携妓闹事,和对方发生冲突,又差点丧命。戏院老板借此一脚把他踢开了。到此地步,张桂轩只得以教戏为生,贫穷无情地折磨着这位艺术家。家中东西当尽卖光,连多年来购置的行头盔蟒,也一件件送进了当铺。

  正当老人要走上绝路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了。张桂轩夫妇和南京人民一起,迎接了新政权的黎明。他被聘为南京市京剧团、华东军区文工团武术教授、江苏省京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为报答人民的恩情,他曾以79岁高龄登台义演,支援抗美援朝,传为美谈。1950年,南京市文联向全市文艺工作者发出募捐“鲁迅”号飞机的号召。张桂轩托人转告市文联领导,表示要参加义演,支援抗美援朝。市文联用小汽车将张桂轩接到剧场,化妆结束后,众人一看,果真是一条气宇轩昂的好汉。随着一阵紧紧短短的小钹口,一声:“啊哈——”“十一郎”还未上场全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他那几步轻巧、利落的走步,那几个跑了几个圈子又走到台前的亮相,都显示出其潇洒不凡的风度。随着念白,但见他一个“鹞子翻身”从“山上”转体360度,轻轻地、稳稳地屹立在舞台上,全场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时隔数月,他再次登台,与程砚秋在南京中华剧场联合义演《白水滩》,轰动了南京戏曲界。

  1956年,江苏省文化局为他85岁诞辰和舞台生活73周年举行纪念会,他竟再次登台上演《凤鸣关》。以85岁高龄扮演71岁的老将赵云,由此成为戏曲界美谈。

  一生习武 俭朴严肃

  张桂轩是当代中国戏曲保持舞台生命最长的老艺人。为了京剧艺术,每天,他清晨起身,打拳、踢腿、接着盘杠子、拿顶、舞刀、舞棍等等,依次练过,然后吊嗓子练唱。午饭后,下午再略练一遍,晚上临睡前还打一趟拳。这样繁重而艰苦的锻炼课程,是他从科班学习时代就开始的,终身未变。

  在他17岁时,练空手夺枪,右手掌被戳穿。养伤期间,他专练左手。等右手伤愈时,他左手不仅能耍家伙,还能变化出许多招数。他一生中因练功负伤的次数数不清,他跌晕过,大腿断过筋,胸腔受过伤……但他从来没有认输倒下过!直至以92岁高龄病逝的前几天,他还能翻单杠、走“飞天十三响”,做“鹰展翅”。

  与此同时,他起居有时,饮食有节。一生俭朴严肃,不嫖不赌不饮,40岁之前连茶都不喝。他说:“个人道德不好,就演不好英雄豪杰。”在他晚年时不少人向他讨教长寿秘诀。他说:“人生总有百年寿,操心劳欲不到头。要想健康长寿除锻炼身体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俗话说‘酒色财气四赌墙,人人都在里面转,如若谁能跨越去,不是神仙亦寿长。’”

  1963年,张老以92岁高龄驾鹤西游。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