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看刘錚《天女散花》、《二进宫》随想
国粹京剧   2011-11-21 12:09:34 作者:老田 来源:中国京剧论坛 文字大小:[][][]

        11月19日。天气晴和,中午,我早早地吃罢饭,舍弃了习惯的午睡,乘地铁去东四十条。那里有个“青蓝剧场”,青年乾旦演员刘铮今天要在这里演《天女散花》、《二进宫》双出。从前些年的票友大赛开始,刘錚就引起了我的关注,他扮像俊美、嗓音清亮,天赋条件很好。这两年他除张派戏以外,兼演梅派戏,渐趋成熟,并且有了一批拥趸他的观众,其中特别不乏青年观众。“青蓝剧场”不大,共17排,每排20人,舞台较矮,也较小。在这里演出,演员们都不带“小麦”,可以听到他们的原声。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剧场。一到青蓝大厦三楼剧场外,就看到“古老的戏剧、年轻的我们”十个大字标语赫然在目。想,这是说在这里演出的,都是青年演员。可等开演前看看剧场里的观众,觉得刚才对这十个字的理解还不全面,年轻观众真多啊,像我这样的白发老人倒成了少数。原来喜欢“古老的戏剧”的,也有不少“年轻的我们”啊!这可真是好现像,还没看戏就十分高兴。

        开演前,刘序先生对主演刘铮和他的两折戏大略的做了介绍。刘先生身着传统的长衫(大褂),他语言恳切幽默,对随时进场的观众十分关切,让人有到家的感觉。听他主持的话,觉得他有单口相声和评书的天赋。

        第一折是刘錚的《天女散花》云路一折。从幕后导板开始,就得到那些热情的青年观众的支持。这出戏梅先生于上世纪1917年12月1日在吉祥首演,是一出六场的整本大戏,现在没有人演全本的了,常见的就是其中最精采的“云路”一折。您可别小看了这折20多分钟的小戏,唱有西皮慢板、二六、快板成套的唱腔,而且是越唱越快。舞有长长的彩带,优美的身段,同时兼顾,演好可真不容易。盖叫天先生对梅先生说过,“没有武功底子的人,那是唱不好的”、“绸子不比别的东西,手臂、手腕没有熟练的巧劲是耍不好的,”。梅先生的散花,被人誉为“文戏武唱”的代表,对于没有幼工的刘铮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我看到舞台不大,而且台口还戳着三个半人高的“地麦”时,有些为他担心,这要是对绸带掌控不住,甩到地麦上,可就麻烦啦。可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刘铮的绸带好像是自己手臂的延长,掌控自如。他把彩带在身体的前后左右耍出,把自己裹在当中,在左右时,好像两个滚动的大车轮,有时又耍出套环的形状。特别是那螺旋、波浪的花样真不容易。那个加在鹞子翻身里做的耍绸带,真让我难以相信刘铮没练过幼功。随着大动做的舞动长绸,还要一边唱,刘铮的嗓音条件很好,又脆又亮。做到了文戏武唱。我看到刘铮下场时一个优美的亮相,真跟言慧珠的剧照毫无二致。刘铮以张派开端,而在这折标准的梅派戏里,一点也不显张味,实在很难得。就是张先生本人,在1955年以前,虽然也演过不少梅派本剧,但这出散花可是从来也没动过的。看完这一折很短的戏却让我很感动:他在底下得付出多大的工夫、流了多少汗水啊!

         第二折是中国戏曲学院学生郭月明、张智勇的挡马。这是中国京剧院在上世纪50 年代编演的,徐玉川、张春华的合作堪称典范。徐玉川还因此剧在1955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受奖。郭明月、张智勇两位青年学生,基工扎实,过招利索,张的在椅子上的动作更显纯熟。特别是两人配合默契紧凑,绝无互相等的缺憾。(我看武戏就怕演员在台上等,把戏都演泄了)也很受观众欢迎。

        大轴是刘铮、杨少彭和王昊的《二进宫》。这是一出纯唱工戏,自始至终二黄到底。俗话说“女怕二黄”,刘铮演来却毫无吃力之感。按张派的词、腔唱,“你道他无有篡位心肠”、“子子孙孙爵禄高”的高腔都极完满,而且“他二人把话”的“话”字也翻上。而上场的二黄慢板,则力求平稳,以表现李艳妃愁闷的心境。也就是说刘铮在演出时,该要好的地方才要,决不是一味的赢取掌声。要说《二进宫》这出戏,我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在剧场看,到现在可真的是看过很多角了,甚至全剧的唱词、唱腔都能从头到尾顺下来了,为什么还会大老远的再去剧场听呢?我想这就是传统京剧的魅力,这就是角儿的艺术。一出群戏,换了一个角儿,你还想去看看他是怎么演的。而那些应时应景的新编戏、大制作,那些话剧加唱的所谓“京剧”能有这样的效果么?一批青年演员,在这“青蓝剧场”为传统骨子老戏坚守着阵地,让我这老戏迷肃然起敬。

        青蓝剧场恢复了检场。我是只有在1957年的吉祥、中和看到过两次上检场人的戏,这次见到,恍如隔世。不过检场人的红色长衫显得扎眼,黑皮鞋也觉得别扭。我以为,既然要检场的上,还是以蓝或黑色长衫、圆口布鞋为宜。还有给刘铮提个建议:“加封太子和太保”这词是不对的。“太子太保”是一个官职名称,当中加一“和”字,就给切开成了两个词了。“太子太保”可以封,而“太子”岂是外姓人可以承封的?王瑶卿老先生早就发现过这个问题,把词改为“加封你太子太保多荣耀”,刘秀荣老师也是这样唱的。虽然多了几个字,但是找一找腔,还是很顺的。梨园界有很多好传统。但是墨守前人的一切、墨守师门的一切,就不好了。“我先生就是这么唱的”,先生错了,把它改过来,那也不算是不尊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王怡《穆柯寨·穆天王·大破天门阵
看大连京剧院《秦香莲》
看窦晓璇李宏图《玉簪记》​
青岛京剧《东方大港》两组主演
看现代京剧《长空烈焰》​
为风雷京剧团《舍命全交》叫好
路洁专场演出“艺路澜芳”
郭凡嘉汇报演出惊艳舞台​
《虹霓关》登台长安大戏院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