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徐兰沅操琴感悟:京剧舞台上的改弦换调
国粹京剧   2020-01-04 10:45:44 作者:徐兰沅 来源:企鹅号 文字大小:[][][]

    徐兰沅操琴感悟:京剧舞台上的改弦换调

        京剧台上的改弦换调有两种情况,一是改弦不换调的,如小生演《罗成叫关》,先唱二黄,紧接着转西皮,由于两种唱腔都是唱“调底”,琴师只要将琴上的千金往下移一个全音,由52弦变为63弦,弦变而调色不变,听起来很贯串。另一种情况是二黄唱“调底”接“西皮”时是唱“调面”,这就要按演员的音高重新调弦,否则演员就无法唱好。

        总之,改弦换调是为了发挥演员的有效音区,特别是对一场戏里一个有重唱的角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剧目中常有三人的唱腔并重,比如《二进宫》就是生、旦、净唱腔并重的戏,遇到这种戏,就必须要虑到整个戏的音乐调性的统一问题,一人唱一调,听者是无法听下去的。我以为类似这种情况,应取其中适之,达到统一的效果。怎么叫取其中适之呢?

        举一例说明,记得我年青时,跟谭鑫培操琴,有一次碰上他演《二进宫》,净角是刘永春,旦角是陈德霖。刘的调门高,谭的调门低,陈的调门居中。后来我便大胆的以陈的调门定弦,这种方法就叫做取其中适之。

        另外一个情况,是两个角色对句唱,比如生唱上句,旦接下句,遇到这种情况,能不动弦尽量不动,琴师可以从具体的唱腔音高去考虑,京剧唱腔往往有的下句唱腔是上句唱腔的下五度移位,虽是高调门然而唱腔却是低了,唱者不感到吃力,整个演唱效果又非常好。总之改弦换调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音乐调性的统一。

        以上所谈,都是我几十年来在舞台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点滴心得,谈得很拉杂,不对处请同志们指正。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