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钱浩梁讲述《红灯记》的幕后
国粹京剧   2020-09-18 09:26:19 作者:趣史录 来源:企鹅号 文字大小:[][][]

    钱浩梁讲述《红灯记》的幕后,以及与老师李少春的故事

        每一个时期,都会形成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或艺术形式,它们是这个时代的印记,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一种风貌。

        例如汉赋元曲、例如唐诗宋词、例如明清小说,再例如样板戏。样板戏,作为动荡十年时期被树立为榜样的戏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分流行,也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样板戏,一代人的记忆

        有一些艺术形式是为了特定时期服务的,它们在那个时代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一旦这样的时代过去了,它们就会瞬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样板戏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形式。

        “革命样板戏”这个称呼,最早在1967年5月被叫响,当时有8个革命样板戏在北京六大剧场反复上演,即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后来它们便成为了人民心中记忆深刻的“八个样板戏”。

        不过,红极一时的样板戏当然不止8个曲目,实际上样板戏至少有20多个。

        只是当初推出的八大样板戏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以及当时有许多作品并不被冠以“样板戏”的名称,因而大家普遍都不清楚样板戏到底有多少。

        样板戏,产生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下,样板戏的主题和样式同样有着特定的模式。

        样板戏最大的特色,正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以特定的程序、规范,塑造出了一大批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人物,就如同现在的好莱坞大片一样,成批量地塑造出了符合当时人们审美和心理需求的英雄人物。

        它借鉴了话剧舞台美术形式,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道具、服装改变了传统京剧中注重写意的特征,在艺术上追求精雕细刻,有自己的可取之处。

        不过,样板戏同样因为是“样板”,因而有它的刻板、杂凑生硬的问题,它过于写实的布景,削弱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而且样板戏在表演上过分追求贴近生活和人物、在配乐上又过分程序化,让戏剧唱腔变成了某种歌曲。

        但无可否认的是,在那个年代,红遍全国的样板戏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现在,那个年代的人聚会,还会唱上几句样板戏的选段,颇能引起一些共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钱浩梁和《红灯记》

        《红灯记》是当年非常出名的样板戏,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地下党李玉和一家三代向游击队传送密电码、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在《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的正是钱浩梁先生。

        钱浩梁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戏,后来考入了上海戏曲学校,在学校里,尽管他进步很快,但因为年龄偏小,因而当时的演出总也轮不到他主演,后来学校停办,钱浩梁便在家练功、随父演出。

        1956年,钱浩梁从从中国实验戏曲学校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实验京剧团担任主演,期间先后跟李少春、李生斌、盖叫天等人学过戏,因而他学贯南北、武功卓著。

        1962年,钱浩梁被选调到到中国京剧院学习。

        有一次,剧院演出《伐子都》,但主演突然得病不能上场,便让钱浩梁来救场,恰好这晚某个反动份子也来看戏,钱浩梁年轻武生的扮相和演技给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便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1964年2月,中国京剧院排演《红灯记》,当时,李少春是扮演李玉和的A角,而B角则选定了李少春的徒弟钱浩梁。

        而因为李少春身体不好,钱浩梁作为B角便在《红灯记》中频频亮相,最终还是拍板让钱浩梁演了李玉和,理由是“李少春不像个工人,倒像个站长”。

        最后,钱浩梁在电影定型版中饰演李玉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红遍全国。

        按理说,这应该是钱浩梁最为辉煌的时刻,但当动荡十年过去、年华老去,沉寂多年的钱浩梁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却说:“如果我不搞《红灯记》就好了。”

        在《红灯记》创排50周年的时候,钱浩梁再次出现了公众面前。

        人们对于《红灯记》印象最深刻的是,是那张他“一手提灯 、一手放在身侧”的剧照。当钱浩梁提到这张剧照的时候,他表示这实际上是这部剧的视觉代言,是京剧在现代变形中的精华体现。

        钱浩梁说,在整个《红灯记》中,最难的是戏中许多的动作就要像工人,又要像传统的京剧。

        为此,他们要去北京火车站体验生活、找到工人的“感觉”,但又要把“工人的生活”放进舞蹈中、放进样板戏的“公式”中,做到“似像非像”才是样板戏的精髓。

        在重新排演《红灯记》的过程中,有钱浩梁、刘长瑜等当年的原班人马全程参与,但钱浩梁说自己从来都不对年轻演员的表演品头论足。

        钱浩梁说,这是因为怕得罪人,这可能是出于对于当年那场浩劫的一种后怕,或者是说一种后遗症,但更多的还是,钱浩梁认为即使说了,年轻演员可能也达不到当年的那种样子。

        他说,当年的样板戏《红灯记》,每一个细节都是刻出来的,即使是一个喝酒的动作,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手肘要圆、另一只手要配合,这样才能让观众们看出样板戏的样子来。

        但这样的戏,需要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去排练,而重拍《红灯记》当然是不会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准备的。

       尽管钱浩梁觉得说了会得罪人,但是还是和采访记者说了自己对现在的“传统戏”的看法。

        他表示戏曲节目排出来,就是要给观众看的,要让观众能看懂、能看服,还要让观众看完了就念念不忘、回家还能去回味这出戏。

        这就需要演员基本功扎实、唱念做打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都讲究深刻,哪怕是台上的龙套都马虎不得,而现在的许多演员看着架子还行,但实际上基本功不牢,戏曲便缺乏美感。

        比如翻跟头,过去的演员翻得高、落地也轻飘飘的,但现在的演员落地太重,缺乏美感,“翻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恩师李少春

        李少春,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出身梨园世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便加入了新中国实验京剧团,担任团长。

        钱浩梁在中国实验京剧团时,主要就是傍着李少春、袁世海演戏,钱浩梁还向李少春学习过《野猪林》,而后排演《红灯记》,更是李少春提出让钱浩梁当李玉和的B角,并手把手地将扮演李玉和的精髓教给了钱浩梁,要说李少春是钱浩梁的恩师,一点都不为过。

        在提到李少春时,钱浩梁满是尊敬,他说《野猪林》是李少春教的、《柯山红日》是李少春的戏、《红灯记》的唱腔更是李少春所创,这些年但凡有演出的机会,就必定会选择李少春的戏,因为他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对老师的尊重。

        钱浩梁曾经表示,早在1953年去罗马尼亚演出时,他与李少春就已经有了合作,只不过那时候李少春是团长,而钱浩梁还只是一个学生。

        而无可否认的是, 钱浩梁虽然向许多大师都学过戏,但从李少春那里,他有最多的收获。

        因为《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腔几乎都是李少春所创作的,因而当时钱浩梁不仅学习了李少春的唱腔、更学习了他的方法。

        在最后正式演出的《红灯记》中,虽然有一些地方在原调的基础上调高了一些,但许多低沉的、双关语的唱段完全保留了李少春的设计,一点没有动,因而也可以说是李少春最终成就了钱浩梁。

        要我们现在看来,如果李少春和钱浩梁这师徒不是相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或许他们将会给京剧留下更多的舞台传奇。

        但在那个年代,我们必须了解到,钱浩梁曾为了自己的前途,将李少春、阿甲等人与林默涵等“文艺黑线”挂上钩,将他们作为“破坏样板戏的阶级敌人”开火。

        钱浩梁是一个好演员,但也许在那个年代,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听话的好干部。

        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不久,钱浩梁便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住进了梅兰芳原来的寓所。

        也正是在这一年,李少春突发脑溢血入院,弥留之际,钱浩梁在他的床边站了很久,却始终一言不发,最终也就这样默默离开,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钱浩梁可能为他的所作所为懊悔过,但这一切,也许已经不适合在这时说出口了。

        但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不同的后果,当动荡十年结束,钱浩梁经历了数年的隔离审查,最终虽然他被免于起诉、回到了中国京剧院,但再也不能登上舞台。

        直到1988年,北京中山公园的义演,钱浩梁才重返舞台。

        有人曾总结过他的一生经历:年轻成名,“动荡十年”红人,年老磨砺,重返舞台,这16个字,大概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