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演艺史上的一次双峰聚会
国粹京剧   2012-02-26 14:20:14 作者:刘厚生 来源:文汇报 文字大小:[][][]

  1936年的某一天,上海马思南路(今思南路)梅兰芳公馆里,有过一次非同寻常的聚会。主人是梅兰芳,主客是刘宝全,作陪的有梅的秘书许姬传和梅的两个学生。

  当代青年怕是很少有人知道刘宝全了。他是上世纪上半叶全国知名的京韵大鼓的大名家,享誉40年的曲艺界艺术前辈,人称“鼓王”。1936年梅兰芳是42岁,而刘宝全已经67岁,他们的关系,用刘的话说:“您(指梅)生下地办满月酒那天,我就到李铁拐斜街(梅家)老宅里走堂会,光阴似箭,一晃四十多年啦。”梅答说:“……您是看到我长大的,真是好几辈子的交情了。”梅比刘小25岁,当然是后辈,但这时他在京剧界已是如日中天的首席大家、戏曲界领军人物。一个鼓界大王,一个伶界大王,一次称得上空前绝后的艺术对话,我想称之为中国演艺史上的一次双峰聚会,应是没有疑问的。

  这次聚会的谈话过程由许姬传等记录整理,用梅的名义写成题为《鼓王刘宝全的艺术创造》的两万余字的长文。我不知道何时何处首发,但收入1962年出版的《梅兰芳文集》中,问世至今也有50年。我也不知有过多少有关此文的评介,我觉得现在还是值得再次向读者推荐,因为这实在是一篇有光彩也有思想的艺术大散文。

  梅兰芳前一天向许姬传等说:“明天请刘老吃饭,有几个意思,一则叙旧,二来要他谈谈京韵大鼓的源流,三是要请教他保护嗓子的窍门。”梅的目标很明确,也很专业,实际上也可以说这一次谈话是梅兰芳在促进和帮助刘宝全总结他一生的艺术经验。在这次交谈后,梅兰芳还和其他熟悉刘派鼓书艺术的人“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归纳为六点,写在本文的最后。六点的小题是,(一)艺术生活化;(二)吸收姊妹艺术丰富创造;(三)鼓套变化运腕灵活(鼓套大致是指击鼓的程式套路);(四)开门见山,余音袅袅(指书词结构的谨严);(五)创作改编的得失(讲刘所有书目在文学上的得失);(六)声乐创造的卓越成就。在距今半个多世纪之前,像这样的人物所做这样的艺术总结,我不知道在曲艺史上还有没有别的例证,我是没有见过。无论如何,这是今天的戏曲曲艺从业者所应该习读的大文。

  由于这是梅兰芳发起的会谈,也由于刘宝全在少年时曾演过京剧,这篇文章中时时闪烁着的京剧与大鼓两种艺术交互作用的亮点,成为贯串全文的一根彩线。刘宝全说,他在北京有点名儿,曾应邀到谭鑫培家中为他“聚精会神地唱了两段,谭老板听完了,把我叫到他身旁,拍拍我的肩膀说:‘唱得不错,好好儿干,有饭。’”又说,他在北京的住处附近“都是梨园行名角,像谭家、‘老乡亲’(孙菊仙)、龚云甫、宝忠的父亲杨小朵……我一边和他们往来,一边抓功夫听戏,琢磨他们唱念做派的韵味神气”。在具体演唱艺术上,刘对京剧的腔调、念白如何运用到大鼓里作了介绍。他说:“大鼓书一向在《马鞍山》里使用二黄腔,《南阳关》里唱一段西皮调……至于大鼓里夹‘上口’的念法,以前是没有的,因为我学过京戏,所以加进去了。”梅兰芳为他补充说,“大鼓里没有‘嘎调’之说,可是您唱《大西厢》,‘崔莺莺’三个字就等于嘎调。”这是指唱。而在做工方面,刘宝全更明确地说:“当然要从戏里去找门道。把许多好角的身段神气记在心里,择了用,原封不动搬过来是不成的。”总之,“刘先生常说,他的表演得力于京剧者十之三四。但从表面来看,一招一式,究竟是模仿哪一个名演员,并不能立刻指出,他吸取过来后,已经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梅兰芳从两方面看问题。他“了解到刘先生京韵大鼓艺术表演体系的形成,得力于吸收京剧的表演艺术,而我们京剧界受到刘先生鼓艺的影响,也有不少生动的例子”,“前辈中有谭鑫培、孙菊仙、龚云甫、杨小楼、王瑶卿先生等,都是爱听刘宝全的大鼓书,并且吸收了他的东西,丰富了本身的艺术”,“据我知道言菊朋、马连良先生都曾下功夫揣摩刘先生的唱腔、用气、运嗓的方法而得到收获。”

  不仅演员的演唱,就是乐队伴奏上同样需要彼此学习。梅兰芳说他的琴师徐兰沅、王少卿“都非常喜爱刘宝全先生的大鼓书……并且吸收大鼓的声腔和三弦四胡的伴奏技巧运用到京剧里”。

  梅兰芳于此说了一段极重要的话:“也有人认为刘宝全的大鼓虽好,但究竟是一种说唱艺术,掺到京剧里未免贻笑大方。我不同意这种狭隘的门户之见,京剧一向是吸收各种曲调来丰富创造的,那么大鼓书何以不能采用呢?这要看运用得当与否,才能判断成败。”梅兰芳这段话虽是因刘宝全而发,实际上是他一项重要的演剧思想,也是中国戏曲曲艺的基本经验。

  刘宝全的艺术借鉴,并不止于京剧,曾为他伴奏三弦的白凤岩就说过,刘的《大西厢》中“二八的俏佳人懒梳妆”等唱腔中就采用了梆子的腔调,但融化得好,听的人不容易觉察出来。梅兰芳也介绍说刘“还通晓其它曲艺,……我们要求他唱一段梅花大鼓、快书或者时调小曲,他也欣然歌唱”。既然通晓,自然就可能融汇贯通,适当吸收。

  而梅兰芳,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更明确说过,他从小就爱看戏,“所以我常常把多看戏的好处介绍给青年演员,希望他们什么行当的戏都看,什么剧种的戏都看……做一个演员,就是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缺点,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技。”这不仅是梅兰芳的演剧思想,其他许多京剧大家都是热衷于艺术上的广泛交流。这番话使我想起盖叫天就是个苏州评弹迷,周信芳不仅迷评弹,自己还演过话剧,程砚秋更是有计划地多次调查和观摩多种地方戏。

  这篇大文章内容丰富,还涉及大鼓和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艺术方法问题,如何保护嗓子问题,以及与知识分子的合作问题(对许姬传说“干咱们这一行,离不开你们文墨人”)等等,至今犹可回味。

  这次双峰聚会离现在七十多年了,缅怀当时情状,一个全国性戏曲剧种的青年艺术家,一个地方曲种的老年艺术家,相对而坐,你问我答,我说你笑,娓娓而谈,真诚畅快。到了吃饭时,晚辈梅兰芳给前辈夹了一块四喜肉到他的碟内,“刘先生把这块肉夹起来还敬我说:‘我一向不吃肥肉,如果一定要我吃下去,回头诸位听《刺汤勤》就是四喜肉味儿了。’”由此又说了些保养嗓子的习惯,“肥肉虽能养人,但是生痰助火……烟酒辛辣,我是一概不动的。”一个儒雅求教,一个老成倾谈,从家常故旧谈到剧种交流,从技巧细节谈到艺术哲理,整个过程充溢着亲切、真挚和学术探讨的气氛,到现在想象起来,还是令人神往。

  我们当前浮躁的演艺圈,能不能从这样的双峰聚会中取得一些感悟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