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人少照样能演好戏——忆梅兰芳访美演出二三事
国粹京剧   2022-03-22 09:12:00 作者:许姬传 来源:咚咚锵 文字大小:[][][]

人少照样能演好戏——忆梅兰芳访美演出二三事

        1929年12月下旬,梅兰芳继两次访日后,经过四年多的准备,从上海乘加拿大皇后轮赴美演出,全团演职人员总共只有20人,可是效果很好,在世界艺坛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那次剧团的组织大致是这样的:正式演员6人(梅兰芳、刘连荣、王少亭、朱桂芳、姚玉芙、李斐叔);乐队8人(徐兰沅、何增福、孙惠亭、马宝明、霍文元、马宝柱、罗文田、唐锡光);化妆师1人(韩佩亭);管箱2人(李德顺、雷俊)。此外,冯幼伟负责外交,齐如山担任宣传,吴震修研究美国观众的爱好,剧目问题则由大家出主意。当时,梅兰芳36岁,正值壮年,每次要演出两个故事剧、一个舞蹈,相当辛苦。徐兰沅虽为琴师,但在《打渔杀家》里得兼扮教师爷;姚玉芙前演李俊,后赶丁员外。其他演员和舞台工作人员,在每场戏中也都要分扮几个角色。大家工作虽然劳累,可精神都很饱满、愉快。

        梅兰芳与美国观众的初次见面是在华盛顿。当时,伍梯云公使出面在中国驻美使馆招待演出了《千金一笑》等剧目,除总统胡佛不在华盛顿,副总统以下官员及各界人士数百人看了戏。

        终场后,正在美国讲学的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到化妆室向梅先生道乏。梅先生虚心地向张彭春征求意见,并邀请他同赴纽约,担任导演,负责组织演出。这是梅剧团第一次建立导演制。

        在一次研究上演剧目的会上,张彭春说:“外国人希望看到中国戏曲传统的东西,我们必须选择他们能够理解的故事。他们不懂中国话,但我们如表演得好,他们也能很好领会剧情。每次演出的剧目要多样化,如同一桌菜肴,具备不同的色、香、味,才能引人入胜。我主张以传统戏为主,古装戏、武打戏只取片断。服饰化妆要搭配,帔、褶、蟒、靠、彩鞋、厚底、净脸、花脸、长胡子、贴片、大头等花色品种要多些。”接着他和大家协商,重新选定了三个戏单:

        一、《汾河湾》、《青石山》、“剑舞”(《红线盗盒》片断)、《刺虎》。

        二、《贵妃醉酒》、《芦花荡》、“羽舞”(《西施》片断)、《打渔杀家》。.

        三、《汾河湾》、《青石山》、“杯盘舞”(《麻姑献寿》片断)、《霸王别姬》。

        从这三张戏单,反映出故事、歌舞、表演、化妆、穿戴、色彩的多样化。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天女散花》

        美国有个习惯,只要在纽约打响第一炮,其它城市即可一帆风顺。所以在纽约演出能否叫座是个关键。那时正逢美国经济危机,大家心里都捏着一把汗。但不想,演出团在有一千个座位的歌剧剧场演出14天,上座都很好。于是,演出团移到有两千多个座位的国家剧院又继续上演了21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首战告捷。从那以后,剧团到芝加哥、旧金山演出时,便所向披靡,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在旧金山,广大华侨还要求剧团演出《天女散花》、完整的《霸王别姬》、《春香闹学》,以及《打城隍》、《空城计》等。在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剧团演出能有此盛况,不能不说是奇迹!

        一位美国音乐家,在看了剧团的演出后,对中国戏曲的“场面”很感兴趣,到后台访问了乐队。他说:“《打渔杀家》里用音乐表现水声、鸟鸣声,效果很好。”当他了解到乐队只由八人组成,大为惊讶。徐兰沅通过翻译告诉他:“除了单皮鼓居于指挥地位,其余七人都要兼操几种乐器。”这位音乐家问:“你们怎么没有乐谱?”徐兰沅指着脑袋说:“我们的乐谱在这里。”并告诉他:“我们的操作方法具有很大灵活性,如果对着乐谱,指挥、伴奏就会受到束缚,而不能随机应变地配合舞台上的各种活动和舞蹈动作。”

        上述生动事例表明,梅兰芳赴美演出团那次采用“精兵简政”的办法,人很少,但同样办了大事,为中国戏曲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梅兰芳同时还荣获了美国波摩那、南加州两所大学赠予的文学博士的学位。

        (摘自 《人民戏剧》1982年第7期)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