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传入江苏
国粹京剧   2012-03-07 12:05:19 作者:刘兆亮 倪爱德 来源:连网 文字大小:[][][]

        以往仅以春晚的名气与人气来表示“重视”的国粹———京剧,如今将从娃娃抓起。国家教育部近日发文在全国10省市试点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江苏也将在多个城市试点。港城虽不在试点城市之列,但文化部门早已做好准备,将赣榆京剧纳入首批非遗名单。更值一提的是,赣榆京剧是江苏最早的京剧科班。

  北京徽班由徽调皮黄向京剧皮黄转变之期,京剧即南下江苏,最早传入地点为苏北的赣榆。《江苏省志·文化艺术志》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赣榆籍江西总兵王德胜返乡创办皮黄科班庆盛班,是江苏最早的京剧科班。”

  此后130年,赣榆京剧历经六代传人。而留在赣榆京剧史册上的的著名京剧科班有:一是创办于1918年的德义京剧科班,二是创办于1919年的长胜京剧科班、三是创办于1920年的同庆京剧科班、接着1921年又诞生了金堂京剧科班。由列举的时间可以清晰看出,民国时代,连续四年成立名号响当当的京剧科班,足见当时的京剧已可称盛况空前。这为1960年创办京剧学校保存了非常厚实的“底子”。自1960年成立京剧学校以后,京剧人才辈出,演出活跃,赣榆京剧焕发了第二个春天。与之呼应,海州地区的戏剧也为京剧辟出一席之地,京剧开始在港城盛行。据文化部门人士称,当时京剧形式主要是:编演地方历史事件、文化事象、民俗风情。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排演了大量的京剧剧目,并曾创编、移植了数十个新剧目。而在赣榆民间,受众更为广泛,爱好者遍布乡村,业余剧团、民间剧社遍布各镇,农闲时节,京腔京韵随处可闻。

  及至80年代,为了延展京剧的魅力。京剧不再满足于本地的创作和演唱定式,文化部门开始引进人才。京剧艺术家郑建雄老人就是在1984年从四川引进到市京剧团的。据其介绍,当时与其一起引进的还有四个人,引进的条件非常优越,家属在文化系统内的工作随便挑。在那个京剧勃兴的年代,港城的京剧团体及学校也为香港、天津、上海、南京、青岛、蚌埠等地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京剧演员和教师。

  但进入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京剧气氛逐渐转淡。坚守京剧艺术阵地的郑建雄等人,已难觅发挥余热的舞台,只有远走他乡,继续追求京剧事业。目前,他在厦门从事京剧教学工作。赣榆县文化局人士也称,赣榆作为江苏京剧科班的诞生地,其京剧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已出现后继乏人的可危局面,文化空间处于萎缩状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