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张君秋对《望江亭》恢复加工再上演 ​
国粹京剧   2022-04-27 11:07:51 作者: 来源:搜狐 文字大小:[][][]
张君秋对《望江亭》恢复加工再上演 

        2020年,是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张君秋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京剧艺术大师。张先生把一生献给了京剧事业,他创立的风格独特的张派艺术,为京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推动京剧艺术的辉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留下的艺术精神与创造的艺术财富永载史册。

        值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回忆起与张先生接触的往事。时间回到42年前的1978年10月。当时我在北京给市委第一书记林乎加同志当秘书。一天晚上,乎加同志说要去看戏。这件事我事先一点儿也不知道,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任何领导陪同,就这样,乎加同志带着我和警卫员小桑轻车简从,直奔戏院。那天晚上演出的是张君秋先生的《望江亭》。据说,《望江亭》是张君秋先生1955年在北京京剧院三团组团工作时首创的张派精品代表作。1978年,张君秋先生在戏曲学院对《望江亭》进行了恢复加工并再次上演。这次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显示了张先生精益求精加工该剧的优秀成果。张先生在剧中扮演谭记儿,刘雪涛先生扮演白士中。在演出中,张先生按照剧中《庙遇》《释疑(猜书)》《盗旨》《斥贼》四场的剧情和人物变化,运用青衣、花衫、花旦几个行当,准确细腻地把握和刻画人物,扮相俊美,唱腔委婉甜润,念吐字字珠玑,表演惟妙惟肖、尽善尽美,唱、念、做、表俱佳的艺术风格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观看着艺术家的出色表演,全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就连我这个京剧外行看着听着也如痴如醉。

        这次看张君秋先生演出,虽然没能与张先生直接见面,但他多姿多彩、自然率真的表演,他追求艺术、追求完美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我平生第一堂京剧知识的启蒙课,从此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次看演出时还巧遇天津京剧三团的魏国勇、刘明珠夫妇,刘明珠是张君秋先生的得意弟子,魏国勇是京胡演奏家。在后来的交往中,他们对我学习京剧知识、认识京剧艺术给予了不少帮助。

        1986年的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山河壮美,景色宜人。10月11日上午,蓟县长城第二期修复工程竣工典礼在黄崖正关下举行。时任天津市长李瑞环同志和市有关领导参加典礼仪式,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夫妇也应邀出席。典礼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同志和来宾参观游览了黄崖关长城。那一天,天朗气清,晴空万里,令人心旷神怡。大家兴致勃勃地登上巍巍古长城,三五成群地漫步在长城的古道上。我走着走着,抬头一看,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十分欣喜,急忙赶上几步,走到张先生面前,主动打了招呼,作了自我介绍。我还告诉张先生,1978年10月我陪同林乎加书记在北京看过他演出的《望江亭》,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这一席话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张先生欣然同意我提出的合影要求,并主动拿出一张印有张先生扮演《西厢记》崔莺莺剧照的明信片,在明信片背面写上:“李清和同志留念 张君秋 一九八六、十、十一 黄崖关”,然后赠予我。我接过这十分珍贵的礼物,向张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与张先生相识于黄崖关长城,荣幸至极。张先生作为京剧艺术大师,他平易近人、谦虚和善、诚恳厚道的形象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

        1986年对于天津市文化艺术界、京剧界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瑞环同志亲自倡导和组织实施了天津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活动。京剧名家张君秋、刘雪涛等人集中津门,悉心教授,手把手教学,作示范、讲规矩、严要求。“百日集训”硕果累累,青年京剧团出了一批名角,排演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创编了具有时代感的新戏,这些年轻有为的优秀演员后来逐渐成长为中国京剧事业的栋梁和生力军,天津青年京剧团成长为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京剧劲旅。据《天津日报》报道,这一年,天津的文艺舞台上精彩纷呈,好戏不断。3月是“张派艺术展演”,5月是天津市京评梆联合展览演出,6月是文音舞美戏曲系列座谈会,7月是《世界名曲欣赏音乐会》,8月是天津市京剧团30周年演出,9月是中国大戏院50周年纪念演出。9月10日,首届天津文艺新人月隆重举行,10月是青年艺术节。11月,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汇报演出。12月,天津首届戏剧节鸣锣,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响亮的名字──张君秋。现在,他的艺术仍实实在在地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他的形象也实实在在地活在热爱他的观众的心里。

        张君秋大师离开我们已23年,但他用毕生精力凝结成的艺术精华留在了人间,他的艺术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他,是为了缅怀这位艺术大师对京剧事业的建树和贡献;纪念他,是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对国粹艺术的热爱;纪念他,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张派艺术,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促进京剧艺术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