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观付佳梅派京剧《西施》
国粹京剧   2023-05-31 09:31:54 作者: 来源:中国梅兰芳研究 文字大小:[][][]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在京理事

受邀观摩梅派京剧《西施》

        “长天无云冰轮上,十二栏杆接晚凉……”2023年3月4日晚,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内笙歌嘹亮,近千名观众沉浸在梅派百年名剧《西施》醉人的歌舞、动人的剧情与悠远的意境之中。据悉,本次演出是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第二阶段学习成果汇报演出的第二场,艺术指导王志怡、复排导演吕昆山,主演付佳、田磊、张兵等,鼓师倪麒森、琴师胡古玥。应国家京剧院之邀,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部分在京理事观摩了本场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刘祯(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梅兰芳纪念馆馆长):

        此次《西施》(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王志怡)演出很好地保持了梅派风格特色,剧情更为凝练,舞台简洁大方,乐队伴奏韵味十足,得传统京剧之精髓。西施饰演者付佳年轻可为,展现出梅派新人新气象,表演清新复蕴藉,特别是佾舞表演,与剧情相融,很好地诠释了佾舞的意义,它也是该剧梅派表演的特色和重点所在,是梅兰芳结合历史文献创作出来的,成为打上梅派标记的舞蹈表演。田磊等演员的表演亦颇精彩。这是“京剧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传承的一出好戏。  
谷曙光(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3月4日晚,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梅派传人付佳演出的梅派名剧《西施》,格外令人难忘。《西施》这个戏,对于梅兰芳先生和梅派艺术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梅派古装歌舞剧中的代表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度在剧中加入了二胡伴奏,成就旦角音乐的一大革新。早年梅先生分两天演,后来把此剧“让”给葆玖,一天演完。原来的“东施效颦”情节,删去了;我倒是觉得,这个成语太有名了,而且能增加戏的趣味性,不妨恢复。梅派《西施》出自名诗人罗瘿公的手笔,唱词颇得雅人清致之妙。如剧中二黄的核心唱段——“水殿风来秋气紧,月照宫门第几层。十二栏杆俱凭尽,独步虚廊夜沉沉。红颜空有亡国恨,何时再会眼中人。”词秀调雅,诗意盎然,可谓是京剧唱词中的上乘之作了。
池浚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京剧院一级编剧)   :

        多年以前,梅葆玖先生曾对我说,能集他父亲梅兰芳先生古装歌舞戏之大成的代表性剧作,首推一至四本《太真外传》,其次要数头二本《西施》。昨晚付佳演出的《西施》,在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中浓缩呈现了全剧精华,可谓段段精彩、场场精粹!付佳在“水殿风来秋气紧”等名段中,圆润明亮中内含劲道,体现了“音膛相聚”的梅派唱法。她在“梅舞”名作“佾舞”中,将宫廷仪式、古典乐舞与戏曲身段融于一体,无愧“盛筵”。她在从“范访西施”到“泛游五湖”的曲折情节中,有层次地塑造了“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的立体形象,表现了“凭仗我红粉女去救家邦”的大义担当。付佳多年来心寄梅派艺术,在求索中不断精进、日臻成熟,此次能以“歌、舞、戏合一”的综合表现,出色演绎《西施》这样试金石般的重头戏,足证实力。承传梅韵芳华绝非一日之功,希望这位年轻的梅派传人、杜门弟子继续素心访梅、踏雪寻梅!

施旭升(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研究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出自编剧名家罗瘿公之手的新编京剧《西施》,乃梅派名剧。题材出自《史记•越世家》,有古本元杂剧及梁辰漁《浣纱记》流传于世。该剧在吴越春秋的时代背景下,在西施、范蠡等一应形象的塑造中,不仅精彩地呈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救亡图存背后人性悲欢,而且生动展示出京剧梅派艺术的独特的舞台魅力。这次由国家京剧院排演的《西施》(艺术指导王志怡,主演付佳、田磊,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作为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入选剧目,由青年演员担纲,阵容强大,颇见功力;特别是主演杜佳的大段唱腔和独舞群舞,尽显梅韵梅风。
张静(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4年出版的《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收录了梅兰芳整理、编写的十个代表性剧目,其中并没有《西施》,虽然如此,却并不妨碍这部戏在梅兰芳新编歌舞戏中有令人瞩目之处,剧中的经典唱段、双人羽舞以及乐器配置,很好地衬托了梅先生其人其艺。此次作为“京剧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第二阶段学习成果汇报演出的《西施》,为这部戏的新一代传承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主演之一的付佳沉静稳重,将浣纱女、吴宫妃塑造得各具特色,情态分明,歌、舞两相宜,契合梅先生演出《西施》之所求。田磊、张兵等人,发挥了角色行当、个人表演的应有特色,引人喝彩。生旦之外,净丑也展示了一定表现力。总体来说,国家京剧院的阵容齐整,目前的编排注重了场次的冷热调剂及雅俗共赏,未来如能在剧情上再做些取舍,舞美上再做些优化,表演上再做些提升更好。2023年,适逢《西施》创演百年,南北两地皆有《西施》上演,台上十分钟,台下代际传承人之间的传与承,无一不是稳扎稳打而来的,希望再接再厉。 
陈均(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京剧《西施》是梅兰芳先生“古装新戏”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出创演已是百年、至今仍在流传与上演的名剧。恰好近日我在重读《浣纱记》明清版本,观看时也会对比《西施》与《浣纱记》原文本的关联。在演剧里,“佾舞”向来很受瞩目,是梅先生所创造的“歌舞”类型之一,赏心悦目,亦是全剧的高潮所在。而且,我也注意到全剧里的“爱国”话语,可以说这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氛围与“意识形态”,与彼时剧场的观众想必也能达成共情。因此,这一方面也应是考察梅先生“古装新戏”不可忽略的方面。在剧本改编上,近年有三部《浣纱记》的昆曲改编。《浣纱记》原文本的“情感+政治”的模式,后世改编各有取舍,但往往难以兼顾、顾此失彼。相较而言,《西施》处理较好,虽以爱国情感为主导,后半部分才稍露个人情感,但在结构上还算圆满。三位主演各有特色,青年梅派演员付佳饰演西施、著名文武老生田磊饰演范蠡、青年叶派小生演员张兵饰演文种,均属当行,有出色表现。舞台美术或可再改进,譬如舞台背景里风景照片的使用,以及运送石桌石凳的自动设施等,使得全剧略显“出戏”,反倒不如老剧照里精美“守旧”所塑造的“美仑美奂”的整体氛围。
李玲(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3年演出京剧《西施》正是此剧创演100周年,意义非凡。1923年承华社的《西施》分前后两本在北京新型戏院真光剧场(今中国儿童剧院)公演。梅派古装新戏由神话、小说人物向历史题材开拓,留下许多文献资料、行头舞蹈的图谱资料。此戏以音乐与舞蹈方面的独创见长,伴奏乐器新添了二胡。《浣纱》一场的“西施女生长在苎萝村里”,《响屧廊》一场的“水殿风来秋气紧”均为重要唱段,梅兰芳曾表示“感觉唱得很舒服”。1924年梅兰芳二度访日时曾在日本灌录唱片,其中便有当时最新的《西施》唱段。《浣纱》中老生与青衣的相遇,化用旧套路,但又有清新之感。近来演出为突出范蠡形象,将范蠡初遇美人时,想起“自己为国勤劳,中年尚无室家之乐”等台词删去。此剧有趣之处在于生旦净丑皆有表现,文武场、歌舞场均匀平衡,打趣处饶有欢乐,深得旧戏精髓,又具独创精神。经典传承已有模式,但亦需斟酌细节,如“水殿风来秋气紧”时,背景为一树粉色春花,未有秋气象;服饰行头虽有传统可考,但如果是去新制戏衣,也可依照时代审美,对色彩明度、颜色搭配上再下功夫。京剧《西施》是一出好戏,演百年依然受欢迎,就是最好的证明。
江棘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西施》是梅兰芳先生和缀玉轩同人汲取古画古舞灵感新编古装歌舞戏的代表作,也是承华社进驻当时最新式剧场的早期创作,可谓古今融汇。题材虽然家喻户晓,但从长篇传奇到上下两本京剧,梅先生本人都认为摘选改编不易,现今更浓缩至一晚,挑战更大。今年南北京剧院团都计划复排此戏,又为演出更增了一分悬念。非常感谢研究会的组织,有幸一睹国京《西施》的娇容,领略了唱腔的流丽清醇,佾舞的大气端方,舞台面的赏心悦目,也更加期待能够看到梅先生更多剧目的复排、复演。

邵振坤(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

        作为梅派再传弟子中的后起之秀,“90后”青衣演员付佳嗓音甜润、台风稳健,在国家京剧院青年团全体演职人员的协助下,相对完整地再现了这出梅派经典剧目,较好地反映出梅派表演艺术唯美含蓄的艺术风致,令人赞叹。尤值一提的是本次演出对末场《泛舟五湖》中范蠡念白的部分调整,将“何不趁着酒兴,将当年吴宫之事细说一回”改作“当年为报大仇,将你献与吴王,真真地屈煞你了”,易闲谈为体恤,改动不大却更近人情,贴合西施所唱“提起了吴宫心惆怅”的感情基调,反映出创作者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赞赏!希望国家京剧院能为青年演员创造更多传承、实践的机会,在“守正”中充分继承传统,方能在“创新”中打造精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大连京剧院《秦香莲》
看窦晓璇李宏图《玉簪记》​
青岛京剧《东方大港》两组主演
看现代京剧《长空烈焰》​
为风雷京剧团《舍命全交》叫好
路洁专场演出“艺路澜芳”
郭凡嘉汇报演出惊艳舞台​
《虹霓关》登台长安大戏院
观山西省京剧院梅派折子戏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