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一个编剧眼中的四大名旦​
国粹京剧   2023-10-06 09:40:36 作者:翁偶虹 来源: 咚咚锵 文字大小:[][][]
一个编剧眼中的四大名旦

        梅兰芳先生的戏,绝大部分是载歌载舞而且富丽堂皇的,他兼长唱、念、做、打,舞蹈尤为突出,如《洛神》《西施》《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必须认识这一点,你编写的剧本才能付诸梅派而演出。当然,绝不是说只给他编一段舞蹈就行了,而是说戏中必须有一段舞蹈,他才乐于接受,以发挥其特长。

        我与程砚秋先生更熟识。他的戏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戏是罗瘿公编的。

        第二个阶段的戏是中华戏校校长金仲荪编的,如《荒山泪》《春闺梦》《碧玉簪》。

        第三个阶段的戏是我给他编的。

        我给程先生编的第一出戏是《瓮头春》,第二出是《锁麟囊》,还有《通灵笔》《女儿心》《楚宫秋》《香妃》《裴云裳》等,一共不到十本戏。

        程先生的表演风格是静穆淡雅。连他的后台气氛都与别人不同。梅先生的后台比较热闹欢快,程先生的后台却是肃静寂寞。那时北京没有包银戏班,都是临时约来的角色,随便说笑是势在必然的。但因为程先生生活作风的潜移默化,进了他的后台,连说话都是小声的。

        程先生也是唱、念、做、打、舞全都擅长,而以唱工最为突出。给他写戏,在结构故事、安排场次情节时,就必须考虑如何发挥他的唱工特长,适合他那雅静的艺术风格。例如《锁麟囊》中薛湘灵由富转贫这个情节,可有多种方法:抢劫、火灾、官司,都可以使她流落他乡。但是,这样的情节就与程先生的风格不符了。所以,我用的是天灾发水,这就适合他的风格了,他也能接受。

        尚小云先生的戏,讲究明爽火炽,他也是兼长唱、念、做、打。但是他需要在剧本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唱段——他爱唱慢板。他更需要有一场符合剧本情节发展的繁重武打。尚先生喜欢武打,也擅长武打。他的旦角武打,有着特殊的风格,颇具杨小楼的风范。杨小楼是杨派武生的开山祖师。在四十岁以后,以“武戏文唱” 的风格表现了杨派的特点。尚小云钦佩杨小楼,他的武打颇具杨派特色,所以他很希望给他的戏加上几段武打。

        当然,尚先生的戏,也不是每一出都要武打,例如《珍珠衫》《谢小娥》《乾坤福寿镜》,根本就不能加武打。可是他演的《白娘子》( 即全本《白蛇传》)《桃花阵》《相思寨》等戏,都有独具特色的武打。只有你认识他的艺术风格和特长,才能完成这些剧本,有默契才能成功。

        从前很多剧本写出来没有用,就是因为没有默契,演员不接受,编剧者自己又不能导演,于是只好束之高阁。

        荀慧生先生的艺术造诣很深,悲剧、喜剧他都擅长。不能因为他的《红娘》演得出色,就认为他只专长喜剧。譬如他演的《钗头凤》《鱼藻宫》《庚娘》等,就是悲剧;他演的《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就是悲剧人物。他的唱、念、做、打全好,最突出的是念、做和唱,其中又以念和做特别突出。但是,给他编戏,唱段的安排更为重要。因为代表荀派的还是荀腔。荀派的唱腔有荀派的板式,你不能把梅先生和程先生的大段慢板给荀派戏按上,因为他擅长的是南梆子、四平调、反四平调。

        四大名旦的戏,也不仅限于上面说的这些特长。他们都是博大精深的一代巨匠,京剧里一切艺术手段,他们都能掌握,而且掌握得很好。譬如说,梅先生的舞蹈最突出,象《天女散花》《嫦娥奔月》《洛神》《西施》《太真外传》《霸王别姬》,这些戏,都以他创造的经典传世的舞蹈,流传至今。但是,他也擅长细致的做功表情戏,例如《奇双会》《宇宙锋》《生死恨》。他在这些戏里表演思想感情的变化,是相当细致逼真的。

        程先生以唱工见长,他的唱腔可以说流传千秋。但是他演的《红拂传》《聂隐娘》《沈云英》《女儿心》等戏里,也有出色的舞蹈。他第一出红的就是《红拂传》,里面就有舞剑,而且这里的舞剑不下于梅先生。《聂隐娘》里的聂隐娘是个剑侠,也有舞剑,他排这出戏时,还特请了武术教师高紫云传授剑术。他经常和武术教师一起研究武打。我给他编的《女儿心》里,就有繁重的武打,使的是豹尾双枪,比《八大锤》还难,但程先生能演。

        尚先生虽然以高亢、爽朗的唱腔和雄逸的武打著称,但他在《汉明妃》中的舞蹈也是相当出色的。正因为尚先生在这出戏里舞蹈很出色,所以现在大家一提到《昭君出塞》,便都是指尚派戏而言。

        荀先生以念和唱创造了荀派风格,但他也喜演武戏。例如他演的《三春结婚》(就是现在的《三打陶三春》),也使锤。那场锤的武打,是很别致的。那段武打,现在似乎没有人会了,可能荀令香还会。

        (摘自 《陕西戏剧》 1982年第七期)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