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从七龄童到麒麟童
国粹京剧   2012-05-15 13:10:25 作者:王 静 来源:宁波日报 文字大小:[][][]

 

天然舞台演出广告(史凤凰翻拍) 

  腊月时节,来清江浦的外地人开始忙碌,整理行李,准备启程回家。而周慰堂则于清江浦的南城外,虹桥东堍、文渠北畔的一小屋里,等待着妻子的临产……1895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十九的这天,小屋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高亢洪亮,似春雷划破寂静的天空。此时此刻,喜得儿子的夫妇俩谁也不曾想到,那声音是上苍赐给那男孩的吃饭本领……

  初为人父的周慰堂按家族的排行,替儿子取名信芳,字士楚。儿子长到牙牙学语时,千方百计联系上了在江西临江府任职的族人金箴公,带着信儿去了江西。

  按辈份,金箴公高周慰堂一辈,是小信芳的从祖父,彼此是显宗祠御史支族同人。慈溪周氏似乎与江西有特别的缘份,自静庵公任江西监察御史后,他的儿子坦庵公又任江西监察御史转江南安庆府知府,尔后还有5位周氏在江西先后任同知、知县、典史等职。或许因这一缘份,已是江苏候补道的金箴公又去了江西,这让小信芳有了跟随干公差从祖父的一段经历。而这一经历使小信芳从金箴公身上看到了周御史房的家学与儒风。这就像一颗种子埋进随父母蓬转的小信芳心田,随着时代的风雨催化,继而成为周信芳初期奋斗的标杆和动力。

  可惜,不久后金箴公“丁忧”,这导致小信芳吃肉喝奶的年代没有肉与奶,读书的年代没有书与师……也许上苍“冶炼”大师总是那么的残忍。

  摇啊摇,周慰堂的小船不得不又停泊在杭城北关外的运河上,靠近一个名叫拱宸桥的地方。不久,周父领着儿子跪拜在他的戏友、文武老生陈长兴的跟前。

  领儿子拜完师,周慰堂又悄悄地叮嘱了一番。这使得小信芳明白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的道理。不久,陈师傅带小信芳进了拱宸桥的天仙茶园。第一次串演的是《黄金台》,这出戏也是陈师傅教的开蒙戏。小信芳将戏中的田法章演得稚气可掬,动人可亲。是年他虚岁7岁,遂取艺名“七龄童”。

  小信芳10岁那年,周家父子送陈师傅北上,随后他们也离开杭州到了上海。小信芳在上海又以小童串艺名在上海的天仙茶园为他人配戏,其中就有南派京剧的“红生泰斗”王鸿寿。因而当王鸿寿组建满春班时,小信芳搭上了满春班,第一次正式搭班闯荡江湖。满春班接到汉口天一茶园的戏单,小信芳一同前往。与以前演出不同的是,这次在天一茶园,小信芳用“七龄童”艺名开始单挑唱正戏,第一台打炮戏还是《黄金台》。同是《黄金台》,而这场《黄金台》却是周信芳演艺生涯的转折点,这一转折昭示周信芳童年客串艺术的结束,“七龄童”艺术之路的开端。周信芳后来的艺名“麒麟童”源于“七龄童”,“七龄童”到“麒麟童”是怎么转变的?据周信芳自述,“是一位80多岁的北方老先生,把七龄童误写作麒麟童。”打那以后,周信芳的艺术随“麒麟童”之名而饮誉大江南北。

  如果翻阅20世纪40年代前上海、宁波等地的旧报纸,会发现那年代的演员艺名多带“麒麟”两字,有的是麒麟与姓氏的搭配,有的是麒麟与年龄的搭配,有的是借麒麟的谐音,也有干脆用“麒麟童”,只是调换了这3个字的次序。如上世纪40年代中期,登台于宁波天然舞台的一位演员叫“童麒麟”,连续演了1年多。

  周信芳说过,“观众对我是很好”。的确如此,上海的观众发现了梨园界的“傍麒麟”现象,出于爱护之意,就给他加上“老牌”二字,以资识别。这样,周信芳又多了个艺名——“麒老牌”,时值1920年前后。

  而此时此刻,麒派艺术已渐渐形成,并影响京剧艺坛。有学者研究称: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起,活跃于杭嘉湖地区的众多水陆京班都效法麒派,真可谓是“无生不麒”。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