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百年前“菊榜”曝光 梅兰芳排名第三
国粹京剧   2012-07-20 14:40:55 作者:王志东 来源:辽沈晚报 文字大小:[][][]
本报热线024-96006

  100年前对梨园旦角进行年度评定的“菊榜”获奖者照片昨日在沈阳曝光。当时18岁的梅兰芳获“探花”,败给两位同门师兄“状元”21岁的朱幼芬,“榜眼”22岁的王蕙芳。三人均师从吴菱仙。“菊榜”是在京城由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梨园票友们评定的,这也是最后一届“菊榜”,之后被禁。

  昨日,沈阳收藏者杨海勇向记者展示了这张照片。照片规格14×8厘米,周边些许破损;照片衬板呈黑色,规格21×17厘米,有边齿,表面有凸起黄色花卉装饰。

  对于梨园“菊榜”,杨海勇研究了很长时间,他介绍,梨园“菊榜”始于清光绪年间。所谓“菊榜”就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梨园票友们对梨园旦角的评定标榜活动,每次活动评出中榜若干人,其中头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与“贡榜”相仿。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而当时的旦角都是男子扮的,照片中的“女士”是旦的意思。

  光绪后期,“花榜”泛滥,世风日下,1904年“菊榜”受其牵连而被禁止,至1911年已达8年之久。辛亥革命之后,北京各界热衷再开“菊榜”,遂于翌年举办,1913年春评选结束,公榜昭示,但随后即被禁止,也就是说,此为最后一届。

  杨海勇说,图中获奖者有18名,其余15名获奖者还有待查证,希望有识之士提供帮助。

  榜上人物

  状元:朱幼芬(图中左起第四人)

  专工青衣。为当时京剧界四大美男子之一。因其眼大有神,扮相极佳,可称色艺绝伦。

  后因其经营不善,亏损极大,陷入困境,竟投河自尽,时年仅42岁。

  榜眼:王蕙芳(图中左起第五人)

  是梅兰芳的表兄,母亲是梅兰芳的大姑,梨园世家,由于梅早年丧父,大姑疼爱梅家唯一独苗,给王蕙芳做行头时,也给梅兰芳做一套。

  王蕙芳与梅兰芳曾合演 《樊江关》,王饰樊梨花,梅饰薛金莲,被赞誉为“双璧”,一时有“兰蕙齐芳”之美誉。据称,小时候学戏期间,往往王蕙芳一遍就能学会,梅兰芳还要向王蕙芳请教。

  新编时装戏开始风行时,王蕙芳已在汉口接触了新戏,而梅兰芳提出向王蕙芳学新戏,并同演《孽海波澜》,梅兰芳没有足够的把握,但有王蕙芳同台提携关照,演出相当成功。有了这个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信心十足,相继又演出了《一缕麻》等时装戏。

  梅兰芳的技艺日增,王蕙芳反而每况愈下。他嗜好驾鹰追兔,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喂鹰、驯鹰、放鹰上,因此影响了对舞台艺术的追求和进取。每天天一亮王蕙芳就起身出门,带着鹰和犬赶往郊外,由于常年风吹日晒,白皙的脸面变得暗淡无光,还长出许多疙瘩,指掌变皱、变硬,身材也不再那么苗条。当初在台上扮演旦角那婀娜娇艳的姿容不见了,声音韵味也大不如前。每次登台唱戏,观众常常为他惋惜,声誉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维持生计,只好放弃扮演旦角,改演小生,成绩平平。最终不得已脱离了舞台,专以授徒为业。

  探花:梅兰芳(图中左起第六人)

  为中国“四大名旦”之一,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他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