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齐如山编排《嫦娥奔月》
国粹京剧   2012-10-16 13:49:51 作者: 来源:中华戏曲网 文字大小:[][][]

  对于传统的梨园界来说,齐如山可算是“外来户”。他“外”得厉害。首先,他在真正接触京剧之前,几度“外”到了法国,观摩了西方的各种戏剧形式。然后,当他回国重新又观赏京剧时,一度怀有极大的反感,并且把这种反感当着谭鑫培的面,给“正乐育化会”的全体成员讲。然而他最大之“外”,还是“外”在他给梅兰芳编排新戏的时候。他曾给梅排过一出穿老戏服装的“新戏”《牢狱鸳鸯》,演出后受到欢迎,但齐如山却不以为然。民国四年夏天阴历七月,梨园为了迎接“中秋”而竞排“应节戏”。当时以王瑶卿为首,在第一舞台打出“宫廷秘本”《天香庆节》的旗号,新式的舞台,从上海定做的全份新戏箱,演员阵容中有杨小楼、陈德霖等几乎北京全部的好角儿,就连梅兰芳也接到了那边的邀请。但是梅兰芳不能去,因为他这时正搭着俞振庭的班儿,正在东安市场的吉样戏园演出。梅找齐如山想主意,要他务必再编一出新戏以便“对垒”。于是,齐就根据旧小说中“后羿吴刚、天街大战”的一段故事,编了一出《嫦娥奔月》。不料,梅兰芳和本班所有的人看了剧本,都觉得“不够看”。齐便对梅说:“我给你‘安’上些身段,再详细一排,就够看了。” 

  齐如山首先帮梅兰芳“找扮相”。京剧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演员每演一个新的角色,首先想的不是剧情如何,相反,首先想的则是自己穿什么、戴什么和拿什么。当然,这穿、戴、拿也是由剧情规定的。但演员想扮相时不光要考虑剧情,还要考虑和类似人物扮相的联系和区别。演员特别要着意想的,则是怎么通过这样的穿、戴、拿,使得自己能够“耍”起来,并且通过这“耍”进入角色。然而嫦娥介乎人、神之间,以往京剧中的各种妇女,没一种现成的扮相适合嫦娥,因此他和梅兰芳第一次在这个戏里创制了古装。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创制的古装一旦确立,便成为后来旦行几种基本扮相当中颇有生命力的一种。

  《嫦娥奔月》的上演,把另一边的《天香庆节》打了个“落花流水”。齐如山的这一成功,在京剧的表演艺术与京剧文学的相互“斗争”中,究竟有什么意义?第一,《嫦娥奔月》本身具有“足够”的文学内涵(不是指它外在的文字外壳),适合用京剧形式表现,尤其适合“中秋”应节戏的观赏口味;第二,齐如山帮梅设计的古装扮相和种种身段,本身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所以我认为,《嫦娥奔月》一剧提高了京剧的文学品味,开创了京剧编剧、导演的新思路。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