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观改编京剧《韩玉娘》有感
国粹京剧   2012-12-08 12:54:40 作者:怀京 来源:中国京剧论坛 文字大小:[][][]

        我是一个老年京剧迷,我最喜爱的梅派戏是《生死恨》,原因有二:一是这出戏在日寇侵华,国土沦陷的历史背景下,弘扬了爱国思想;二是最后两场的两个脍炙人口的唱段,给了我难以忘却的美的感受。我视《生死恨》为那个时代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完美结合的精粹。但开始的几场确实显得松散,有加以改编的余地。看了CCTV空中剧院播放的《韩玉娘》后,感到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第一场,通过大段主角的独唱、独白回首往事,取代了表现一对患难鸳鸯结缘的曲折和苦难的实景,形式上精简了场次,其实,并未给人以更加精炼的感觉;不仅冲淡了原剧以沦陷之苦烘托爱国情深的气氛,而且把倒叙笔法强加于与之并不适应的传统京剧上,从一开始就使人产生了“走味”的感觉。

        二、韩玉娘逃亡一场,载歌载舞,唱做繁重,董圆圆表演出色,应当肯定。但就剧目而言,大幅度的身段表演,激昂悲愤的唱腔,给人以有失“梅韵”之感。

        三、最后诀别一场,改成了生、旦对戏,两个主角冗长而现代味的对唱、对白,似乎是看了一场话剧味很足的新京剧,以此取代了观众都在期盼的一个原剧中的精彩结尾唱段,落得败兴而归。我以为,还是原剧中的那一个精彩唱段,表现“此恨绵绵无尽期”的结尾更令人回味无穷。

        《韩玉娘》公演期间,有的报纸,竟连续两天长篇宣传报道,赞不绝口,过高的评价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如:“这出戏的成功改编,为传统剧目改编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样板,堪称是传统剧目改编的范本……”等语。我虽说不清传统剧目改编的方向是什么,但我至少认为“方向”是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并不成熟,尚未取得观众普遍认可的剧目所决定的。

        我以为改编京剧传统剧目,特别是群众喜爱的经典剧目,应该遵循“保其精华,改其缺陷”的原则,保精为主,改缺为辅。《韩玉娘》改编本对原剧的增加和删减数量之多、分量之重大大压倒了保留部分的精华,形成喧宾夺主之势,原剧几乎是脱胎换骨了,还能算是精粹吗?

        再有,传统京剧改编本应当还姓“京”,梅派经典还应该还姓“梅”。不要搞成话剧、歌剧、舞剧、电影“四不像”为好。改编不是改造,更不同于新编或创编。不久以前看过《大漠苏武》的重新演出,感到比前一个改编本(好像叫做《苏武传》)成功得多,因为编导甩掉了马派《苏武牧羊》原剧版本,舍去了马派的著名唱段,经过改革创新以后,俨然是新编的另一个歌颂苏武精神的剧本,观感舒服多了。《韩玉娘》也未尝不可一试。我认为京剧的改革和创新应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上下功夫,万不可使已经在京剧历史上和京剧爱好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流派经典剧目再去脱胎换骨。

        令人困惑的是,面对许多京剧爱好者众说纷纭的《韩玉娘》改编剧目怎能高调唱出“方向”、“样板”、“范本”之类的赞歌呢?

        希望这种不利于京剧改革的现象在当前破除官场陋习,改革文风的新气象中逐渐消失。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王怡《穆柯寨·穆天王·大破天门阵
看大连京剧院《秦香莲》
看窦晓璇李宏图《玉簪记》​
青岛京剧《东方大港》两组主演
看现代京剧《长空烈焰》​
为风雷京剧团《舍命全交》叫好
路洁专场演出“艺路澜芳”
郭凡嘉汇报演出惊艳舞台​
《虹霓关》登台长安大戏院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