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凌珂《宁武关》《换金斗》观后
国粹京剧   2013-02-08 10:40:06 作者:跬步居 来源:新浪博客 文字大小:[][][]

        记得几年前在北大看过凌珂一出《碰碑》,觉得是一位难得的老生人才,扮相、嗓子、韵味都不错。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小伙子懂得追寻和坚守传统,这对于一名青年京剧演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凌珂在北京的演出,一个多月前就定了票。一是对他创办的以“摒弃胸麦、回归传统”为号召的传统演出方式颇为好奇;二是这次贴出了《宁武关》和《换金斗》(即《法场换子》)文武双出。《宁武关》是一出久负盛名的武老生戏,亦文亦武、唱做并重,对演员功力要求很高。我这个年龄的观众却无缘得见,百度中搜不到任何视频(刘宝全的京韵大鼓除外),据说这出戏建国以后很少有人演出。而《法场换子》虽然不算是冷戏,似乎也不太常演。

        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大约十五六排,五百多个座位,很适合戏曲演出。台前左右各有一个麦克,很像是80年代的演出舞台。《宁武关》中凌珂饰演的周遇吉扎大靠,边唱边舞,典型的昆曲味道。穿着大靠,边唱边做各种繁难的舞蹈动作,对于老生演员考验是很大的。乱箭一场,又耍枪,又拿鞭,见到母亲自焚之后,还摔了个僵尸。穿着靠摔僵尸,还是头一次见。总之,整个戏完成的不错。其实这种戏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是不太讨好的。尽管唱做并重、技术繁难,但由于武打场面不火爆,又全是昆腔无甚可听,很难得到观众的喝彩。整个戏下来,反倒不如后面王大兴的《蜈蚣岭》要下的好儿多。就像《夜奔》一样,载歌载舞中见功力、传感情,但多数观众恐怕引不起多大共鸣,所谓曲高和寡。这也可能是《宁武关》这个戏少有人演的原因之一吧。不过作为京剧戏迷,对于凌珂恢复这出传统老戏,还是非常支持和佩服的。可能是初演,演员之间还需磨合,如“别母”一场几个演员的念白衔接还有点问题。个别台词也欠琢磨,如周妻让儿子给周母敬酒,儿子应称周母祖母,而不应跟着母亲称婆婆。大轴《法场换子》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后面大段的反二黄唱腔,听起来很别致,令人耳目一新,与《碰碑》《乌盆记》等都有很多的不同。凌珂的演唱自始至终非常松弛,嗓音比较富裕,在没有胸麦的情况下,声音基本可以灌满全场,十分难得。韵味也很好,记得几年前看凌珂的戏,还是杨味比较浓,现在看他唱已经是以余派号召了,唱腔风格也更接近余的潇洒、飘逸。嗓子那么好,归余是对的。可能也是演得少,有些小地方感情可以再琢磨琢磨。

        台下坐了几位京剧名家。叶蓬先生、陈志清先生、何宝堂先生,还有赵永伟先生都来了。也许他们可以帮凌珂再好好完善一下。据说,余叔岩将《宁武关》传给了陈少霖。陈志清先生不知是否有这个戏。

        观众不是很多,上了一半座吧。除了老人、外国人,就是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一些执着的京剧青年,其中许多都是熟脸儿。唉,京剧的观众始终是个大问题!

        祝凌珂的元声京戏坊越来越红火。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王怡《穆柯寨·穆天王·大破天门阵
看大连京剧院《秦香莲》
看窦晓璇李宏图《玉簪记》​
青岛京剧《东方大港》两组主演
看现代京剧《长空烈焰》​
为风雷京剧团《舍命全交》叫好
路洁专场演出“艺路澜芳”
郭凡嘉汇报演出惊艳舞台​
《虹霓关》登台长安大戏院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