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兄弟二人响当当
国粹京剧   2011-07-10 11:02:26 作者:王道庆 来源:合肥晚报 文字大小:[][][]

        有人说,徽剧就是徽班。我说:大谬不然!如若不信,你到徽州找找,自古至今,徽州可曾出了一位京剧名家?这虽然是题外话,但敝人要说的是:京剧之源在安庆,不在徽州。

        京剧源于徽班,京剧史上安庆的京剧名家人才辈出:1790年率三庆班进京为乾隆祝寿的高朗亭,以及随班赴京的郝天秀,俱是安庆人;被称为京剧鼻祖的三庆班主程长庚乃安庆潜山人,他的后人程继仙亦为菊坛名流;被誉为武生世家的杨月楼、杨小楼父子,怀宁石牌人;早年四喜班名净叶中定,是安庆地区太湖人,其后,叶家世代人才济济,誉满菊坛:子叶善春为富连成科班创始人,孙辈五人皆于菊坛发迹扬名:叶盛兰为名小生、叶龙章承父业主持富连成社、叶荫章为专业鼓师、叶盛章为名丑、叶世长工老生,再后叶少兰为当今小生名家。还有宋碧云、何声名、夏奎章、杨隆寿、王九龄、王鸿寿等等皆是菊坛名流,他们也俱是安庆地区人氏。有人说,徽剧就是徽班。我说:大谬不然!如若不信,你到徽州找找,自古至今,徽州可曾出了一位京剧名家?这虽然是题外话,但敝人要说的是:京剧之源在安庆,不在徽州。

    兄弟二人响当当

        话拉回来。合肥虽然也不是京剧故乡,可是,当时那并不起眼的小城合肥,距离安庆并不遥远,亦可能受徽班之诱惑,有那些艺术资质优秀的人才,赴京从艺而一举成名。在并不久远的京剧史上,青史名标着杨、方二家诸多的菊坛名流,他们的身份、地位、业绩也丝毫不亚于安庆地区的名家。看官,别着急,且听我一一道来。

        这里要说的杨家的菊坛名流,最为名闻遐迩要数杨宝森、杨宝忠堂兄弟二人:一个是响当当的杨派老生创始人,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胡琴圣手。他们可都是名见经传、京剧工具书上字字豁然的合肥籍人氏!

    为合肥人争脸

        既然说的是杨家,这还得要从他们的祖辈说起。杨宝忠祖父杨桂云,号朵仙,为清末名旦。父杨小朵,16岁起随其祖父入四喜班,曾得十三绝之一的刘赶三等名家教诲,技艺超群,1902年被选入内廷贡奉,除擅演旦角外,还兼善胡琴。此父子二人,并非名声不大,只是距今年代久远,不为常人所知而已。

        杨宝忠,1900年生于北京。初从张春彦学戏,后拜余叔岩为师。清末民初在京、津演出,为世所知,顺延其父之号,人称小小朵。虽为京剧演员,他还自幼酷好音乐,音乐天赋忒好,常与琴师陈彦衡、孙佐臣交往,对胡琴演奏情有独钟。同时他还精于小提琴。后由于嗓音有变,遂转攻胡琴。中年后正式改行操琴。先后与言菊朋、马连良合作,后则长期与其堂弟杨宝森及鼓师杭子和合作。此三人合作,用现在的话说,叫“强强联手”,艺术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被世人誉为“三绝”。杨之操琴:指法灵活,腕力刚劲,弓法流畅;音出坚实爽朗,曲随心意徜徉;他还借助小提琴弓法,在为演唱者操琴时,包裹托垫,丝丝入扣,称“绝”毫不为过。

        再说杨宝森。杨宝森小其堂兄9岁。其父杨幼朵亦为京剧演员。8岁随父练功,后拜陈秀华为师,学习余派,成绩显赫,有“小余叔岩”之称。10岁左右便搭班于京沪等地演出。16岁嗓子倒仓后,潜心研究余叔岩的唱腔艺术。因其嗓音宽厚有余而高昂不足,于是根据自己条件,扬长避短,在继承余派字正腔圆、演唱深沉含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中低音区发声之特长,运用了“水擞”、“老音”、“耍板”等行腔技巧,创造了清雅古朴、韵味醇厚的杨派唱腔,于上世纪30年代末,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四大须生”。解放后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走笔至此,我想,这杨家兄弟,包括他们的先辈,可给咱合肥人露脸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看张伯驹演《打渔杀家》​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