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建国后上海京剧发展
国粹京剧   2013-12-09 10:10:11 作者: 来源:商丘网 文字大小:[][][]

        1949年以后,外地京剧团体来沪献技从未间断过,既满足了上海京剧观众的需要,也促进了艺术交流。1951年,尚剧旅行团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汉明妃》、《珊瑚》等剧,主要演员尚小云、尚长春、尚长麟。同年荀慧生京剧团、程砚秋京剧团也分别在天姗舞台及人民大舞台演出。不久梅兰芳剧团来沪在人民大舞台演出。1956年至1957年,天津京剧团杨宝森、厉慧良等在人民大舞台演出;北京京剧团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李多奎等在夭蜻舞台演出,其中有三天在文化广场演出,每场观众达一万四千人;青岛市京剧院在大众剧场演出期间,举行言菊朋七十诞辰纪念,言少朋、言慧珠、张少楼、李家载等为上海文艺界演出言派名剧。此外,云南省京剧团关肃霜、山东省京剧团方荣翔、武汉京剧团高盛麟、高百岁、关正明等也皆来上海演出过。六十年代中国京剧院一团在人民大舞台演出现代戏《红灯记》,主要演员有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北京京剧团在人民大舞台演出现代戏《沙家洪》,主要演员赵燕侠、刘秀荣、谭元寿、马长礼、王梦云;山东省京剧团在儿童艺术剧场演出现代戏《奇袭白虎团》,主要演员宋玉庆、方荣翔。

        上海京剧界多次出访,与各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文化大革命”前,上海京剧院的足迹就曾到达东南亚、苏联、欧洲各国,“文化大革命”后,上海京剧院先后赴日本、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荷兰等国家访问演出,1981年8月上海京院到美国纽约参加纪念周信芳演出活动,在林肯纪念中心演出十五场。所到之处,均受到欢迎,很多外国朋友对京剧这一具有特殊魅力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有所钟爱。

        上海的业余京剧票房在1949年后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市、区各文化官‘馆)、工人俱乐部组织的业余京剧团,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学校也组织了业余京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京剧团体停止活动,全民学唱“样板戏”。“文化大革命”后。业余京剧活动迅速恢复发展,形成“专业演出少,业余活动天天有”的局面,填补剧场观赏的不足。八十年代初全市京剧业余团体多达一百五十余家口其中一部分仍是文化宫(馆)、俱乐部、机关、学校组办的。另一舰分则是京剧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口其中规模最大、活动最正规的是“黄浦京昆之友社”,该社有一百余人,俞振飞为名替社长,经常举办京昆知识讲座.星期京剧演唱会、京昆沙龙等活动。1}?9年以后上海还先后成立了麒派、盖派、梅派、程派、荀派研究小组,进行理论研讨,记谱著书。《梅兰芳唱腔集》、《程砚秋唱腔集》、《周信芳演出剧本唱腔集》、《余派老生唱腔集》、《小生旧闻录》、《京剧音韵概说》都出自.上海业余研究人员之手。

        此外,组织业余京剧团坚持业余排戏演出;大江京剧研究社除了组织清唱或演出外,还协助《上海戏剧》杂志编辑有关京剧的版面。业余京剧活动呈现蓬勃景象。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