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专访梅葆玖最年轻弟子王艺臻
国粹京剧   2018-06-01 10:10:20 作者:文/王敬怡 摄/姜晓龙 来源:津城图事 文字大小:[][][]

臻溢梅香——专访梅葆玖最年轻弟子王艺臻

        “谢瑶环深宫九年整,只道是深锁红墙葬此身。都只为太湖之事有争论,圣上命我到吴门……这也是姻缘前生定,袁郎啊!莫负今宵海山盟。”唱罢,引来台下阵阵喝彩。舞台上表演者的神韵、唱腔不禁让人想到距今已故去两年之久的京剧艺术家梅葆玖。而谢瑶环的扮演者正是梅葆玖先生最小的徒弟,年仅十九岁的王艺臻。

        初见王艺臻,素面朝天休闲装扮,再随意不过的一位90后女生。如何能想到的是,年纪颇轻的她,是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的徒弟。在浓香古墨的大戏台裹上戏服就成了“角儿”,台上妆好是青衣,转眼照样也能演小生。

        对于王艺臻,戏迷观众也许并不陌生,在2014年央视“学京赛”上,当时来自天津职业戏曲学院16岁的王艺臻,分别以《白蛇传?断桥》和《太真外传》选段参赛,获大学组的银奖及新媒体人气之星。

        凭借她出色表演,她参加了梅派艺术青年人才培训班,跟随梅葆玖及其弟子胡文阁学习了梅派经典剧目《西施》全本,王艺臻的表演唱念也因此得到了梅葆玖的认可,得以拜师梅门。

        是按部就班的上小学,还是报考天津艺术学校学京剧,这是王艺臻在9岁那年面临一个选择。一次家庭会议之后,王艺臻决定投身梨园行。外婆是刀马旦名家,母亲是大提琴演奏家,出生在天津艺术世家的王艺臻,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被录取。

        现在回想起来,9岁到18岁这9年的科班经历是王艺臻最难忘的,也是最重要、最痛苦,也最美好的7年,“刚进学校时,我是班里94个学生中最小的一个,每天不仅要练功,还要补习文化课,压力很大。”回忆起刚刚踏入京剧路的过程,王艺臻侃侃而谈,无论哪一个行当,在舞台上行云流水表演背后,都有着京剧演员的艰辛努力。

        这是一门需要童子功的艺术,因此,一群热爱京剧的孩子,在只有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常人想象不到的艰苦练习,“我以为京剧班上来就能学戏,但现实却是每天都要练基本功,太苦了。” 每天清晨6点就要起床练习,跑圆场、压腿、踢腿、拿顶、吊嗓等等,京剧表演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基本功就是第一道必过的门坎儿。单说“拿顶”,不是累了就能停,必须“耗”够了老师规定的时间。王艺臻说,“平时看着十分钟不多,聊聊天就过去了,但你想想,倒立啊,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胳膊上,我们‘耗’的时候,胳膊哆嗦,鼻涕、眼泪、汗珠子嘀嗒嘀嗒的掉。”

        一个动作重复几百遍练习的那种枯燥劲儿,普通学生很难体会,“比如台上需要走一个翻身:蹲下去,转身;再蹲下去,再转身……那么台下可能就得练二十个、四十个,每个分解动作停留十分钟,腿特酸。因为一次次苦练,才能保证台上那一次能顺利完成。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就知道了。”京剧演员之所以能在舞台上风光亮相,是因为背后付出过无数汗水、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现在发现,虽然练功时苦,但演出时酣畅淋漓的感觉,真好。”

        由于王艺臻嗓音条件突出,小嗓高的得能上去,低的得能下来,同时又不失圆润明亮,在入学第二年,她跟随孟宪荣老师主攻青衣行当。“虽然刚开始不太喜欢这行,但后来想着很多人没什么优势,都努力十遍二十遍的练,我绝不能坐享其成,更不能辜负老师们在我身上下的功夫。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小,行动稳。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不停练习曲折转合的那种曲调和韵味。”

        之后,她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同她一起参加梅派艺术青年人才培训班的学员里,大多是已经潜心研艺多年的“角儿”,而王艺臻作为唯一一个还在学校上学的学生只有加倍努力,才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戏曲演员不仅要扮相好、身段好、嗓子好,还要有极强领悟力和对角色嵌入内心的理解力。那时下了课,我总是自己在练功房琢磨老师教过的每个字的念法,以及每个细小的动作、每个动作衔接的处理。”两个月的时间,她每天练到九十点才回去休息。

        按照惯例,学成返校应进行审查表演,在精彩的舞绫表演后梅葆玖先生起身为王艺臻鼓掌。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聪慧的天资得以拜师梅门,成为梅葆玖的第45位弟子,也是所有弟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提及初见师父,“第一次见到梅老师时,脑子一片空白,很难想象我能和众人敬仰的京剧名家站在一起,这种感觉太神奇了。”王艺臻说道,接触梅葆玖先生时间久了,谦逊、优雅、洒脱、幽默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致尽,“师父挺与时俱进的,2015年6月27日那天正式拜师,磕头是曲艺行当拜师仪式的必经环节,师傅当时说用鞠躬代替磕头就行了,新事新办。” 当时年仅17岁的王艺臻拜在梅葆玖门下,成为他最年轻的入室弟子。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梅葆玖先生猝然长逝,令梨园痛失巨擘。提起这段往事,王艺臻红了眼眶,“师父为人非常和善,每次见到他总是笑呵呵的。他是‘温良恭俭让’的代表,我一直非常敬重他的为人。他去世之后我一度打不起精神,一闭上眼都是他的音容笑貌。”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一个月,王艺臻意识到师父一辈子都在为传承梅派而努力,“师父没能做完的,我替他传承下去,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梅派艺术。”

        朋友眼中的王艺臻是个绝对正能量的人,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喜欢唱歌跳舞、常去看演出,有空还会看看悬疑小说,把自己的业余生活排得满满当当。王艺臻说自己是个凡事挺想得开的性子,说话直,是个性情中人,只要身边有零食,多大的事儿都能看得过去。

        王艺臻台下和台上判若两人,一听到锣鼓点,听到京胡一响,精神头儿立马就来了。这不仅仅是职业素养,更是骨子里的热爱,一种习以为常的热爱。

        每次上台前,王艺臻亲自提笔上妆,描眉,画油彩,勾眼角,镜子里的她就是众人眼里一副画。

        接着贴发片、用布条和胶带提头、带发套、头面,将各种精致的发钗有序的装饰在头面上,最后穿戏服。惊艳的妆容,一步一颤的钻佩,亮闪闪的珠缀,布满手工刺绣的戏服,把个她衬托得雍容华贵光彩照人,轻挽水袖,一颦一笑都是戏。

        如今的王艺臻,身上散发着同龄人少有的散发着梅派家风的沉稳大气,“其实人需要打击的,特别是在我最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害怕自己的名声大过实力,如果名气远远超过实力,必定会有露馅的那一天。只有现在不断练功,等到有一天足够能让观众注意到我,这样我心里才是踏实的。”她说道。

        今天的大多数人喜欢看电影电视剧,每天上班,大家都会讨论一下电视剧情、明星八卦。几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讨论京剧的剧情、唱腔、角儿,跟今天是一样的。谈及到这个话题,王艺臻表示,京剧艺术的传承不仅需要培养接班人,更要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京剧里角儿的魅力,不是我们坐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就能感受到的,走进剧场,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舞台艺术的感染力,“有空的时候我常常去看小剧场京剧作品,节奏紧凑,形式多样,很适合年轻人。”她说,当你在现场感受到演员带给你最真实的情感时,你会爱上这门艺术。

        面对舞台,王艺臻从不敢掉以轻心,只有尊重舞台,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回报。在她看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京剧演员,除了下苦功,有悟性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我希望传统艺术可以发扬光大,我会去做更多的学习和充电,完善自我,再倾尽全力传承梅派京剧精髓。”

        拜师那天梅葆玖寄语王艺臻三句话:“演员应该有的是,职业的道德,艺术的美德,和社会的公德。”她说,“随着阅历的累积,当我完全做到师父要求的这三句话,就是握住了王牌,这是对梅派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为自己艺术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陈旭慧 艺术的传承要培养社会基
魏海敏:“梅”开两岸星火传​
李哲、郑钰:京剧舞台“神仙侠侣”
孙卫安:学无止境,不断攀登​
张慧芳:梨园芳菲 香自苦寒
王蓉蓉谈传承:要保持住京剧该有的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