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河南文化“贵漂”扎根梨园沃土
国粹京剧   2020-12-08 09:52:07 作者: 向秋樾 来源:贵州日报 文字大小:[][][]

文化“贵漂”扎根梨园沃土 

        从戏曲大省河南到贵州来唱京剧,一唱就是14年,京剧演员杨炳旭自己都觉得意外。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怎会衍生出京剧的大好市场?2006年,年仅16岁的杨炳旭来不及思考这些问题,作为初出茅庐的京剧演员,他只希望有戏可唱,有台可上。“当时,全国的戏曲文化都面临着转型问题,许多剧团都已经处于萧条之中。正当我们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侯丹梅院长恰好邀请我们来贵州看看。”

        杨炳旭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贵州发展,却没想到收获了意外惊喜,而他和那些一同从河南远道而来的演员们,也成为扎根此地的“新贵州人”。

    逆流而上储备人才

        在一级演员、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看来,人才是文艺繁荣的基础。京剧是综合艺术,唱不了独角戏,京剧艺术的生产与演出,离不开大批优秀的演艺人才。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发展人才成为剧院的常规工作之一。

        培育人才是贵州京剧院改革之初的“变法手段”之一。2006年刚上任贵阳市京剧院院长的侯丹梅开始主抓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从河南京剧院引进了一批优秀演员,现任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就是当时引进人才之一。此外还有如今已在全国知名的范玉、杨炳旭、李文博等也都是那时引进的。如今,这些人才都已成为贵州京剧界的中坚力量。

        在积累优质人才资源的同时,贵州京剧院不断探索剧团体制、机制改革,2011年底,贵州京剧院在全国率先转企改制。转企后,侯丹梅院长带领贵州京剧院砥砺奋进,通过制度管理推进剧院高效运转的同时,苦练功,勤排戏,走市场,创品牌。在剧院建设、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发扬国粹等方面屡见佳绩,在不断引入人才、创排剧目、全国巡演过程中,重新成为国内知名京剧院团。

        杨炳旭在贵州京剧院生活14年,从无名小角,到参演《白水滩》《蜈蚣岭》《三岔口》等剧目,成功扮演了十一郎、武松、林冲等角色,如今已成长为知名武生。

    一年演出300场

        马红光也来自河南,与杨炳旭同年加入贵州京剧院,主攻武净。马红光今年34岁,曾演出过《白水滩》《芦花荡》等经典名戏,已是武角中的资深演员。在他看来,贵州京剧院温暖如家的氛围、培育人才的政策,贵州大势向好的京剧发展市场,以及源源不断的创作选题等,都是吸引他们留在贵州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每天都很忙,每天都有戏可唱,这是难得的现象。”

        2016年,贵州京剧院与方舟戏台达成密切合作,每年在方舟戏台至少固定演出300场。2016年方舟戏台建成后,京剧院便与之签订了驻场演出协议。一年365天,天天有戏演的传统戏台,即使放眼全国,这样的文化地标也并不多见。平台与内容完美契合为城市文化注入全新的人文艺术精神,方舟戏台也逐渐成为贵州省一个无可替代的文化标签,同时为贵州京剧院与贵州戏曲文化收获了更多受众群体。

        同样来自河南的京剧演员支志花最能感受到贵州京剧市场的变化。支志花2005年刚来贵州时,感觉相对于贵州本土的花灯戏、侗族大歌而言,京剧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什么“流量”。“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培养文化自信,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京剧演唱内容。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京剧唱法上,我们将贵州本土文化融入进去,没想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现在我们在方舟戏台的每场演出已经是一票难求。”

    守正创新作品不断

        正如支志花所言,守正创新是贵州京剧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剧团,靠戏立身。抓创作,历来是贵州京剧院的优良传统。

        早在2006年,京剧《布依女人》就作为我省重点剧目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提名奖”。近年来,贵州京剧院演出市场不断拓展,演出剧目不断更新,推出原创舞台剧目《巾帼红玉》《黔人李端棻》和京剧电影《新铁弓缘》等,多部作品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等30余项国内外大奖。

        剧院与演员的共同发力让贵州京剧院优秀作品泉涌,成为中国戏曲界中一张独特的名片。贵州京剧院业务经理王学锋说,“如今,年轻票友越来越多,他们的消费方式、观看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向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靠近,陆续引进更多优秀年轻的人才。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戏聚星期五、戏曲进高校等公益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去认知京剧,也希望有更多的新元素注入传统文化中来。”

        一晃数十载,杨炳旭、马红光、支志花早已从“客人”变为“主人”,把根深深扎在贵州这片开放的沃土之上,练好真本事、传好京剧魂依然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张佳春:京剧是我的生命​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