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很热闹 成才依然难
国粹京剧   2014-01-02 10:31:28 作者:田超 来源:京华时报 文字大小:[][][]

央视纪录片《京剧》剧照。剧组供图

        2013年的京剧界热闹非凡,大导演张艺谋蛰伏两年后的第一部新作竟然是京剧《天下归心》,纪录片《京剧》播出后引来观众一片热议,少儿京剧大赛堪称京剧界的《爸爸去哪儿》……在当下新编戏相对乏力的状况下,王珮瑜、张建峰、凌珂则把视线对准了传统骨子老戏,寻找着传承和市场之间的路。另外,李阳鸣的英年早逝令太多人感到惋惜,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京剧成才难的现实。

    □跨界

    名导名角敢于尝试

        张艺谋导完《金陵十三钗》后复出的新作不是电影、歌剧,而是跨界执导的一部京剧《天下归心》。这部大戏集结了尚长荣、孟广禄、安平、陈少云、杨乃彭、李鸣岩、袁慧琴、史依弘等名家。在国粹京剧面前,张艺谋显得谦虚谨慎,多次强调“尊重传统,向京剧致敬”,这种态度对挑剔的戏迷十分受用。从实际演出效果来看,张艺谋给京剧带来的新意更多的是在舞美设计上,整部戏紧跟当下潮流,摒弃奢华的舞台之风,强调简洁和写意。遗憾的是,这部大戏演出后的反馈不足。

        2013年的开年大戏,是史依弘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文武昆乱”系列演出,《白蛇传》《牡丹亭》《穆桂英》《贩马记》《玉堂春》连演。在流派、行当分明的京剧界,史依弘主要演出梅派剧目,这两年还曾唱过程派的《锁麟囊》,与张军合作过昆曲《牡丹亭》,都引来颇多争议。

        史依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些年在戏曲学习和创新之路上,来自梨园行内的压力和质疑比观众给的大得多。现在的状况并不鼓励演员学习多种流派,而梨园行多年形成的严格的师承制度又限制了演员的发展。很多演员觉得只要拜了某个老师就拿到了金饭碗,而有些老师之间也互相不服气。本来戏曲已经边缘化了,这样的懈怠和内耗更加阻碍戏曲的发展。”

    □传播

    电视热播电影开拍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上对纪录片《京剧》的推介曾被转发了20000多次,但该片播出后引来争议,特别是前几集中的一些硬伤,成为观众讨论的热点。戏曲理论家傅瑾的点评颇为中肯,“纪录片《京剧》的播出可以看作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主流媒体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传统京剧艺术上,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要避免猎奇的心态来看待京剧,京剧本身的元素也能打动人”。之后不久,总导演蒋樾坦承片中的常识性错误,并作出了修改。

        今年开机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包括了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10部传统大戏。首批两大剧目也格外引人关注,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聚集了李维康等名家,而尚长荣和史依弘主演的《霸王别姬》则将成为中国第一部3D戏曲影片。

        6月开播的央视少儿京剧大赛,堪称京剧界的《爸爸去哪儿》。五六岁的小选手们有模有样的唱腔,吸引了很多外行人的眼球,也塑造了“褚小辫”等大批少儿京剧明星。累计过亿人次的收视率,则创下了戏曲频道近年来的新高。当节目组公布四年举办一届的预期时,也引起了“公愤”,很多观众直呼“时间用太久了。”

    □传承

    晚辈努力前辈热心

        当红女老生王珮瑜2013年推出了“余脉相传”骨子老戏专场演出。截止到12月28日下午演出的《芦花河》,“余脉相传”今年已经完成9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超过90%,更有近半数达到95%以上,而代表零售购买力的门售比例也超过了85%。在北京,奚派京剧老生张建峰从4月开始,连续推出《焚绵山》《范进中举》等10台奚派经典大戏。在天津,青年老生凌珂创办的“元声京戏坊”,坚持用原声的方式演绎多场骨子老戏。

        北京京剧院今年推出的“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全球巡演”十分隆重,梅葆玖率李胜素等梅派弟子登台,重走梅兰芳之路。梅葆玖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多次说过,父亲梅兰芳不是一个保守的人,在当下这个远离京剧辉煌期的时代,如何去理解和传承梅兰芳的精神弥足珍贵。

    □惋惜

    李阳鸣早逝一片惜才声

        今年6月22日,本报发布李阳鸣去世的消息后,一位热心的戏迷专门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这条新闻的真实性。得到确定后,这位戏迷连呼“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李阳鸣出身京剧世家,技艺全面,热爱舞台。他去世后,博客中的几篇文章曾广为流传,令许多人落泪。刘长瑜等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曾表示,“现在年轻京剧演员的舞台实践机会,别说跟梅兰芳那个时代相比,就跟他们这代人相比也少得可怜,一位青年京剧演员成长为京剧名家要经历更多磨炼”。各界对李阳鸣英年早逝的惋惜,折射出的是京剧成才难的现实。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