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当前京剧发展的桎梏与突围
国粹京剧   2014-06-30 10:29:31 作者: 来源:河北日报 文字大小:[][][]

        当下,京剧的受众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极少,社会影响力每况愈下。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京剧,如何跟上新时期改革创新的步伐,焕发新的风采,进而实现自身的振兴,一直是文化界所苦苦思考的重大课题。如何让新一代年轻人了解、认识、喜欢京剧,并通过他们把京剧国粹传承下去,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重大课题。改革与创新,是新时期包括京剧在内的各个艺术领域的总要求,然而京剧艺术如何改革创新,这不仅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也是每个热爱京剧艺术的人的分内事。

        如今,活跃在京剧舞台的剧目仍以传统戏为主,这当然是维持京剧影响力较稳妥的方式。但要吸引一批新观众,让老观众感受到新意,就应在创新上狠下功夫。有人提出,可考虑向影视剧借题材。影视剧题材里结构、人物、冲突多已成熟,改编难度小。笔者以为,改编影视剧应学会浓缩精华,把最精彩部分在最短时间内展现出来,加快节奏处理,加深观众印象,这或可迎合新观众的欣赏需求。有人提出,要敢于拍摄京剧影片。虽然《七品芝麻官》、《野猪林》等开了戏剧电影作品成功之先河,但此后鲜有京剧影片问世。这一创新意见受到某些人的抵制。他们认为,京剧乃舞台艺术、剧场艺术,京剧若离开剧场会成为上岸的鱼,活不了多长时间。其实,这是杞人忧天。

        京剧要保持活力传承久远,完全可以尝试与流行歌曲结缘,与影视结缘。那种以京剧是高雅艺术、曲高和寡为借口,画地为牢地将她锁进深宅大院的做法,不是爱护京剧,而是扼杀京剧。京剧的服务对象应是寻常百姓、市井众生。老百姓不买账、不爱看,京剧的生命力何在?京剧的市场票房又何在?因此,京剧应该从现代生活中找寻题材,可以单幕剧形式表现现实生活题材,让京剧真正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使他们不再觉得彼此间距离遥远。京剧艺术家们应真正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多编现代戏、时代戏,多反映民生热点问题,讽刺那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等。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其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京剧唱段都将入选,相关的教材编写和光盘研制工作亦已启动。京剧经典唱段进入中小学课堂,有利于振兴民族文化,推进京剧艺术的代代传承。尤其是80后、90后和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问题,甚至不知京剧为何物。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价值,作为中国特有的东方戏剧艺术,京剧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全球,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有京剧爱好者。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愫,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纽带。京剧不独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且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最富民族性,也极具世界性,很有传承价值。

        京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京剧的出路也只有创新和改革。笔者以为,一、京剧不能仅限于古代题材,应大力拓宽范围: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均应纳入京剧表现的视野。尤其是要拓展现代题材,让青少年观众看得懂、喜欢看。二、大力加强京剧剧本创作。剧本,乃一剧之本。京剧的“唱、念、做、打”四个艺术构成要素中,与语言关系密切的占一半。一部优秀的京剧作品,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可惜在报纸杂志上很少看到京剧剧本发表,也极少有人创作京剧剧本。这种状况,是导致京剧新作严重匮乏的根本原因。三、要大力做好普及工作。把培养京剧观众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可以通过制作唱片、光盘、磁带,以及专业京剧团体下基层演出等渠道,逐渐培养起一个庞大的京剧受众市场。四、加强京剧评论工作。应培养一批有志于京剧评论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对京剧创作的扶持、引导作用。对受人民群众喜爱、欢迎、上座率较高的京剧剧作,组织有关评论文章,总结创作得失,推广经验,扩大影响,使京剧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熠熠生辉!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