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谈谈京剧市场化中的赞助
国粹京剧   2014-07-16 11:58:11 作者:萝卜戏迷 来源:复兴论坛 文字大小:[][][]

        如今,对于京剧是否需要市场化这一问题恐怕就充满了争论,作者一向主张京剧要走一条国家扶持下的市场化道路,因此,本文建立在该前提之下。

        近来京城京剧市场火爆,尤其是北京京剧院不断发力,大有京剧繁荣指日可待之态势。相比而言,对京城另一家京剧院和京剧某前领军人物更多了几分绝望。在北京京剧院的火爆之中泼点冷水,方显爱之心切。 

        笔者发现,北京院的演出上座情况悬殊很大,有一两成的、四五成,也有爆满的。好奇心起,深入研究,方知爆满的演出有赞助大力支持,自然,能有赞助的前提之一是台上戏好,引得爱戏之各界人士心甘情愿掏荷包,对京剧而言不完全是坏事。本文对任何演员均无恶意,仅为京剧之发展,就事论事,各路脑残粉自己绕行。 

        赞助之事表面看备受各方欢迎,院团赚个盆满钵满,演员赚个人气十足,部分戏迷借赞助之光,得赠票之实惠,金主得个支持传统艺术之雅名,京剧市场一片繁荣,看上去各得其所,大有值得推广、鼓励之价值。况且,京剧行业自古以来就有依靠金主的传统,从来都不缺故事。

        然笔者认为,包下所有剩余演出票这一形式的赞助,美则美矣,实有祸患。有识之士,自当警惕。 

       第一,表面繁荣扰乱了市场判断。

        票价定位是否合理、演出安排是否合理、市场推广是否足够,观众群体如何划分,在赞助掩盖的繁荣下一律变形,无从判断,自然也就无从改进,京剧在逐步市场化的道路上继续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第二,赞助带来的虚假火爆无疑会有艺术质量之外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从笔者去现场看的几场对抗赛情况来来看,有些年轻演员基本功太差,戏已不能看,对年轻演员而言,对京剧而言,当务之急是提高艺术质量,绝不是挤破头去找赞助!一时繁华,抵不过似水流年。 

        已成名家的拿到赞助也不易,还望以历史责任感为上,用到刀刃上,不断提升艺术质量,培育京剧市场(也许名家们已然这样做了,只是不事宣传而已),而不是包下票子撒出去。否则,自娱自乐,京剧再度成为权贵游戏,亡则亡矣。 

        京剧近年来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尤以大学生者众多,这些观众将逐渐成为京剧观众中坚力量, 90后们在相对自由公正的环境中成长,接受的是现代文明的教育,他们为古老的京剧注入了若干新鲜活力,他们容不得虚假,容得下的是艺术本身。 

        包下票子的赞助像京剧的强心剂,艺术质量和市场化才是根治良药,强心剂打多了死路一条。这阵子,京剧圈子流行“肥蛆”和“流氓”,十分有意思,想说一句,京剧不要自己成为“肥蛆”,丢了里子也丢了面子,谁见有过免费的午餐。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