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二次大型专家研讨会发言摘要
国粹京剧   2014-11-30 09:26:39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11月10日至22日,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行。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京剧节剧目展演期间,除采取“一剧一评”的方式对参演剧目进行适时点评外,还召开大型专家研讨会,围绕京剧艺术与“中国梦”主题创作、京剧创作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传播、新时代如何打造京剧精品和成就京剧大师、创作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等京剧发展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本期刊录的是11月20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二次专家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要点。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主持会议并做总结发言。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吕育忠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习总书记不仅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也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途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是我国文艺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努力繁荣我国社会主义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因为艺术家只有真正投身于生活的第一线,和第一线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时代凝聚大众心声的最强音。而每一次深入生活,也是艺术家进行国情知识“充电”,扎根沃土、承接地气,不断开阔艺术视野、精深思想蕴含、丰富艺术想象、锤炼艺术功力的重要艺术实践。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仅是现实题材创作的必然要求,历史题材的创作也有深入生活的问题。艺术家不是历史学家,再现历史并不是纯粹再现真实,而应该是出于一种完全不同的更高的意图,这种意图是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之上,丰富历史细节,光大历史精神,并赋予历史人物以崭新的生命和时代质感,写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历史哲学意味。显然,要写出思想性、艺术性、人民性都具有一定高度的优秀艺术作品,光凭一人的积累、一人的经验、一人的才情,在书斋里或宾馆里闭门造车、冥思苦想,是很难达到的。为此,艺术家必须带着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生活,带着学习的态度和优良的作风深入生活,去感受最新鲜、最直接、最可贵的创作素材,激发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创作出既注重艺术性和真感情,又具有多样化和新视野,充分反映伟大时代、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在具体做法上,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以制度化的形式,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重大典型,组织艺术家到基层挂职,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深入第一线,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去发现新题材、新人物、新情感和新精神,形成创作构思和创作意向。二、艺术家还应到基层戏剧院团挂职,目前有相当一批青年才俊立志舞台艺术创作,他们大都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有一定的文学根基和很强的文字能力,但缺少舞台感,导致写出来的作品大都只能成为案头剧,到二度创作人员手中难以作曲、没法排演。到基层戏剧院团挂职可以让他们和演职人员打成一片,共同生活、共同排练、共同演出,尽早领悟“舞台”这两个字的内涵真谛。三、无论是成名或即将成名的艺术家,他所拥有知识的广度、深度,或者对生活的认知、感知,以及个人具备的才气和才情都有局限性,因此要组织专门的艺术智囊团队或艺术咨询小组,从艺术家最初的创意提纲开始介入,综合多人的生活阅历、人生感悟、社会感知,集思广益,集中智慧,为艺术家的创作把脉开药方。四、鼓励和支持艺术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主动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在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资助,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制定艺术家下基层挂职锻炼的管理办法,不论挂职年限长与短,都要确保他们回到原单位的工作岗位,同时还要把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所取得的创作成果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挂钩,为他们的采风和创作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五、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对那些长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家,以及创作出接地气、具有时代质感和展现当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认同感,引领我国的艺术创作和舞台实践。

    京剧振兴繁荣也是中国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毛时安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行,是中国京剧界的大事,也是中国文艺界的大事。整个中国京剧艺术节真是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各种流派、新编剧目、文唱武打、生旦净丑,争奇斗妍,把深秋的津门舞台装点得煞是好看。事实再次证明,京剧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基础深厚,尤为可喜的是,一批具有极好深度加工基础的剧目已经破土而出,可以期待不久会有一批新的优秀京剧剧目诞生,一批年轻的优秀京剧演员也如小荷初露。这一切都足以让人们看到中国京剧未来的发展前途。

        京剧,作为中国舞台艺术的集大成者,不仅集中了中国表演艺术历代积累的精粹,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乃至审美趣味传播和培养的神圣使命。比如在裴艳玲先生主演的《赵佗》中,我们可以窥见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的风采。所以,京剧的振兴和繁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剧种振兴和繁荣,而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艺术、民族文化的振兴繁荣,我们的中国梦会是个不完整甚至有所缺憾的梦。

        2004年,我在《中国戏剧》的佛山研讨会上曾尖锐指出,中国戏曲正面临着全面的深层次的行业性危机。10年来,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一危机有所缓解,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民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京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京剧的振兴和繁荣上达成它是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共识。

        京剧的振兴繁荣,首先需要各京剧院团的强大自立自强,以全身心的挚爱和投入去从事、去经营我们手里的这份事业,以饱满充沛的精气神保留、光大这份民族文化的精魂血脉,使每一次进剧场的观众都能充分领略京剧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不断地加深他们对京剧的热爱。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京剧的振兴繁荣,仅靠京剧界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依赖于各级政府、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努力。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开展京剧艺术教育等实质性、长效性的推广,为京剧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院团在市场化、产业化的浪潮中受到严重的冲击,他们的艺术生产捉襟见肘,为排一出新戏甚至需要向演员们筹资。我们期待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后,这种状况能得到扭转和改变。时至今日,我们格外期待京剧艺术大家,尤其是在唱腔和音乐设计上有新一代大师级的艺术家横空出世,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迎来中国京剧又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文艺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王蕴明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创造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讲话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是内行之言,是科学之言。文艺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是方针政策和领导,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要求它必须受党的领导,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党提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三并举”政策,经实践证明是正确并行之有效的。有了方针政策还要有领导体系和具体举措,各级宣传文化部门、人民团体以及学术机构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举办各类艺术节,进行评奖开展评论,促进了文艺的发展、发挥了文艺的作用。

        第二是队伍建设,主要是编、导、演的人才培养,主体在院团。现在的某些现象给京剧院团人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阻碍了当地表演人才的培养,还造成剧种剧目的失衡与趋同,艺术院团如何改革,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建议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走向全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以便建立更好的管理体系。 第三是剧目建设。首先是艺术理念上要准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落实整理改革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剧目政策;其次,要发挥四个积极性,即发挥文化部、各省市及自治区文化厅局特别是院团和个人的积极性。 第四是既要重视新剧目创作的数量,更要重视剧目质量。一要重点打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剧目,形成规模;二要做到措施与人财物到位;三是要搞好评论,组织起一支有水准、有实力的评论队伍,评论要多样化,文字和口头的都要有,评论要讲真话,要敢于批评,也要与人为善。文艺工作者也要经得起批评,要从善如流,批评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希望媒体多发表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分析文章,助推创作繁荣。

    把握良好势头,深入挖掘文学的思想力量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傅 谨

        评奖本是激励剧团的重要举措,但剧团越来越依赖评奖,就导致一些不良现象逐渐滋生,剧团开始趋于揣摩少数评奖专家的美学趣味,和大众距离越来越远。评奖逐渐变味,以至于我们每年尽管会出很多剧目,却无法实现推动演出市场发展的初衷。文化部这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消评奖,将对整个戏剧事业产生良性效应,引导剧团更多把创作的主要目标转向观众、转向演出、转向市场,对京剧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京剧事业目前出现了回归艺术本体的良好势头。首先,在本届京剧节上很少看到大制作作品,以往的大制作淹没了演员,既严重违背戏曲艺术规律,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减少盲目的大制作不仅让表演艺术家有奔头,让院团有前进方向,让观众欣赏到他们喜欢的艺术演出,也让戏剧界风气更加健康。其次,本届京剧节上许多剧目充分尊重表演艺术的中心地位,某些剧目在故事性、结构、人物的把握上未见得有很高水平,然而只要演员的表演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在剧场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说明京剧艺术的形式美有时可以超越内容,另一方面说明观众首先需要看到的是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不过,强调要以表演艺术为中心,不能忘记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成长和绽放光彩需要有优秀剧目和文学思想的支撑,戏剧界与中国文化的主体缺乏联系,妨碍了戏剧的发展,封闭性越来越强,成为一个小群体,自弹自唱,非常令人担忧。第三,多数剧目的音乐唱腔设计都能扎根艺术传统,充分发挥京剧唱腔本身的魅力,做到了既是京剧的唱腔又有变化。京剧音乐、表演领域要处理好守和变的关系,这既是本届京剧节给我们的惊喜,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关于题材问题,本届京剧节上为一时一地的事件和英雄人物而作的作品相对比较少,这是好现象,应该有超越一时一地政策的需求,拥有广阔胸怀视野的创作,艺术作品的题材才能真正多元化。

    让精品成为文化意义上的积累

    福建省剧协秘书长  吴新斌

        围绕精品创作我有4点感受:一是精品必须优质。优质的戏一定属于一度、二度整体上达到一定艺术高度的作品,在经典剧目中,编、导、演、音乐、舞美不会出现任何一块短板。剧本不但是一剧之本,同时也是一部戏最终能否冲刺高峰、入列精品之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在好的剧本奇缺,我希望有关部门今后能继续重视剧本创作。二是精品的诞生需要政策导向和保障机制做后盾,需要有重大活动、赛事、项目的引领。应该正确看待办节评奖的意义、作用,消除办节评奖的负面因素,把正能量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积累意识要增强。京剧作为国粹,作为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本身有开放性,但它的发展创新主要靠积累中渐进,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创作需要摈弃浮躁心态。对于戏剧院团,其艺术风格、剧目和人才的影响、社会评价也要靠日积月累。四是打造精品与培养人才、造就大师要高度结合。打造精品剧目和培养大师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精品剧目需要借助优秀的、杰出的表演人才做支撑,优秀的、杰出的表演人才也需要精品剧目做依托,假如一名表演艺术家没有成就一部部精品剧目,没有代表作,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大师。

    不“换形”还要“移步”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刘连群

        我对“新时代如何打造京剧精品成就京剧大师”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首先,不是某一个方面好就能成为京剧精品,这是由京剧艺术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新时期以来的精品剧目遭遇了一个尴尬,新编剧目中难以找到可以独立流传让观众反复欣赏、品味的经典化章节,每逢庆典晚会上演唱的往往还是传统戏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编剧目的唱段和表演。梅兰芳先生强调传承和创新要“移步而不换形”,而我们在表演上缺少成功的“移步”,唱、念、做多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其创造力明显不足,这样就唱腔而言很难形成新的经典,这里面有设计、表演等方面的功力问题,也与对新剧目创作中表演艺术上的“移步”问题重视不够有关。 第二是成就京剧大师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时代定位,传统艺术进入了一个“后大师”时代,现在的京剧优秀表演艺术家和原来的大师级表演艺术家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还是需要努力,不要让青年人才输在起跑线上。首先是师资问题,现在很难再有青年团培训时张君秋那一代老师,师资水准需要提高,因为师资的水准决定着教学的水平。其次,专业人才学戏少,艺术储备严重不足。从中专到大学再到研究生班,甚至40多岁了还在学戏,这样不利于新人成长,四大名旦在30岁左右已经掌握了上百出戏,有丰厚的积累,才有可能走向大师的境界。 第三是实践机会太少,过去的大师每年要演四五百场戏,虽然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市场和过去不同,但是如果没有相当多的实践机会,是很难造就舞台上的大师的。希望重视教育机制的改革,在中专期间给学生更多学戏和演戏的机会,打好基础,在大学时提高,到研究生时真能步入研究阶段。从基础抓起,并且抓好人才配套,这是新时代成就大师不可缺失的重要条件。

    深刻反思现状,认真面对未来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秘书长  陈迎宪

        这次盛会让我感受到当前京剧舞台的异彩纷呈,京剧创新的可喜态势,以及艺术家戏比天大、顶天立地的拼搏和创造精神。京剧节也让我反思:第一,艺术大师的产生是有客观规律的,需深入研究。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演员要演满2000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好角儿。但现在的优秀表演艺术家演出场次、新创作的剧目都很有限,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人才培养问题。现在的京剧人才培养情况十分严峻,京剧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大,淘汰率高、成材率低,是一门特殊的人才教育学科,有其自身规律,如今缺乏对这一规律的认真梳理和研究。现在一个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所掌握的剧目不及老艺术家的一半,造成大量剧目的流失,绝活、绝技的失传。京剧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又给吸引更多青少年从事京剧事业造成了负面影响,招生数量下降,京剧人才培养从源头上就受到了影响。目前,各地师资力量青黄不接,很多青年教师在舞台上没有发展才转到教师行列,缺乏舞台经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些问题需要正视。

    扎根生活,精益求精搞创作

    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孙德民

        我以一个普通编剧的身份围绕“扎根生活,精益求精搞创作”,结合深入生活的一些感受,谈一点进一步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会。 作为创作实践者,我深深地感到无论是抄袭、模仿、千篇一律,还是发生偏差、迷失方向,甚至出现低俗、铜臭气的创作倾向,关键是创作离开了“人民”这个中心,离开了“生活”这个源泉。多年扎根群众、取材农民生活的经验让我认识到,只有真正生活在群众当中,真正把群众放在自己心中,才能寻找、探求和发现各式各样人物的命运过程。如何去了解和表现一个处在转型时期新农村的农民形象,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生活和创作的实践告诉我,最典型的命运纠葛,最深刻的心灵冲突,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深埋在生活沃土中。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中国精神”,不扎根人民、不扎根生活,就不可能有戏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也不可能表现出人物深刻的思想境界。 希望基层院团能得到扶持,因为他们是常年与农民接触的表演团体,是直接丰富农民精神和文化的前沿剧团,应当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群众,到群众中演出,也让基层院团的创作人员了解生活,深入群众,写出更加真实、贴近人心的好作品。

    委约化创作是把双刃剑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评章

        当前较好的剧作家的创作基本被院团委约化了。委约化的好处是院团可以得到有质量保证的剧本,好演员有好本子演,剧作家写的剧本没人排的顾虑没有了,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有的剧作家创作甚至出现“井喷”状态,应接不暇,其中也不乏上乘之作,如《傅山进京》,呈现出几十年未有的剧作家与剧团创作双赢的局面,几十年未有的艺术创作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这个好现象也含有一点隐忧,从剧团甚至剧种角度说,可以不养自己的编剧,不养熟悉自己剧种熟悉到骨子里的编剧——“基因”式编剧,剧团和编剧的血肉关系、生命关系乃至是唯一关系被削弱甚至断裂了。这种委约与过去稳定的“打本子”不同,那是对象固定、有长期生命交流、相知相生的关系。从编剧角度说,也许委约的问题还不在剧种、剧团、演员熟悉与否,主要在于委约创作绝大多数是给定题材人物的,这虽然也可以发挥编剧的才华和潜能,但是编剧最宝贵最个性化的积累、经验、才华、特殊禀赋能不能都得到最极致、最没有损耗的完全燃烧?过多的委约创作,题材、主题、人物的多样多变,对于剧作家形成自己的主题、风格是不是有所损失?真正的高峰之作而非高原之作,一定是与剧作家独特的生活、思考、角度、主题、风格甚至题材的极致发挥相关的,大师的形成也是与此相关的。 所以,过度委约化是对他们创作的解放,但也可能是对他们生命中最天才部分的浪费,他们一生中最该写、最值得写、最高峰的作品也许会被耽误。希望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更高的自觉,充分珍惜、认识创作自由的重要性,至少要清醒保持好二者的平衡,因为高峰之作必定是个性、生命、才华、激情的自由表达。

    一名观察员在京剧节上的思考

    《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   赵  忱

        我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与其说是一个评论专家,不如说是一名观察员,在京剧节上我看见了中国京剧在当下的概貌。本届京剧节是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艺术节,不评奖是本届京剧节的特点,董伟副部长在11月10日给评论专家颁发证书时非常精准地阐述了评奖与评论的关系。所以,我觉得不评奖是起点,不是终点。本次不评奖,既是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强文艺评论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更是让往常评得过了头的奖沉淀一下的好办法。我觉得做评论专家比做评委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看戏、评论、观察、思考,很累很充实。

        身为评论专家和观察员,我的思考如下:

        关于创作。京剧艺术的确是给中国塑像、给中国人塑像的伟大艺术,让人们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在大江南北都要发展京剧。而眼下的创作,不外乎继承与创新两个话题,无论志向在继承还是创新,都需要有过硬的传统功力和创新能力。在本次京剧节上我看见了两个样本,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坚守,那就是重庆的《金锁记》和裴艳玲的《赵佗》。京剧的发展必须是多样化的,就像国字脸是中国人,瓜子脸也是中国人,就目前情况看,有些剧目已经快到高原了,个别作品甚至快到高峰了,而大部分剧目还在平地甚至谷底。

        关于人才。身为京剧节B组专家,我看了京剧节上一半的戏,好像已经看清了全局。全局的特点就是不平衡,看到了富养与穷养的差异,剧目的品相和院团的状态都非常不同。我赞同马博敏等专家的意见,合理的人才交流计划或许是扭转机会不均等局面的妙方,但是,人性化的政策必须配备更加人性的措施,这措施既要能敦促年轻人的事业发展还要能保障他们的生活节奏。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凡事都是相对的,繁荣也是。我们说大发展大繁荣已经说得太久了,我们缺的是质量不是数量,是剧目的含金量不是烦乱的茂盛。总之,高峰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造就的,艺术世界从来都是这番景象: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重新评估全国重点京剧院团

    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杂志主编  赓续华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题材样式多样,体现了“三并举”。像《金锁记》这样原本容易因题材而落选的作品也进入京剧节并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肯定。 关于京剧发展,我有几点感受:首先是“养水”问题。所谓“水”就是当代中国京剧院团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营造修补。修补可以有很多方法,办节很重要,它可以凝结力量,检验成果。第二是评奖,评奖机制曾推动了京剧艺术的繁荣。评奖有利有弊,“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不要把评奖看得过于负面,之前许多优秀剧目如《成败萧何》、《将军道》等,都是艺术节、精品工程推出来的。评奖机制可以不断完善,关键是把标准定得透明,方能公平公正,文化部主办的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就很成功。第三,关于京剧大师。当代有京剧大师,如南尚(长荣)北裴(艳玲),得到戏剧界同仁的肯定和赞扬。我觉得中国当代京剧艺术总体上超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包括五六十年代,艺术的完整性与观赏性超越过去。我对京剧大师的定义是,要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德艺双馨、矢志不移地忠诚于京剧事业。第四,关于京剧重点院团的评估问题。2005年评估出11个全国重点京剧院团,10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未达标的非重点院团已经赶了上来,如吉林省京剧团、重庆市京剧团、福建京剧院、武汉京剧院等,在近几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都有上佳表现,创作出《牛子厚》、《杨靖宇》、《金锁记》等优秀作品。根据现实状况应该做一次重新评估,将这些年积极进取、成绩突出的院团纳入重点京剧院团的行列,而对于一些停滞退步、作品寥寥的院团也要进行重新定位。此外,院团中存在着资源不平等,有些院团人才积压,有些院团缺少人才,这种不均等阻碍了京剧的发展,期待予以改观。

    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京剧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   周 龙

        京剧节给我的感受:一是包容性。从观众角度来看,天津观众很热情,对不同方式和题材的演出都给予了很大的包容,尤其在天津这个大码头,观众的包容让京剧呈现得更加丰富。创作方面也存在着包容性,新的作品在创作和排练的过程中都是谨慎的,院团对于创作者有着极大的包容。我们的专家对这次京剧节也存在着包容性,无论是创新还是传统,专家团队都给予作品充分的肯定,也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二是时代性。这次京剧节上呈现的剧目题材多样,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但每一部作品都具有时代感。哪怕是历史题材,也被赋予了一种现实性,体现了艺术家们高度的创作自觉性。三是多元性。在题材的选择、故事情节的视角、表演的方式、创作的理念和技术的手段等方面都是一种多元的呈现。无论是尊重传统还是创新发展,或者探索实验,其创作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历史规律,掌握创作法则,符合艺术审美特征。只有遵循这些,京剧才会发展得更好。

    传承古典美,创造现代美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   龚和德

        “文革”以后,京剧基本上进入了“后大师时代”。成为大师,必须有3个基本条件:有若干独创性作品,为京剧这棵生命之树增添新的果实,丰富京剧艺术的积累;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鲜明风格能有序地传承下去,继续活在今后的舞台上;要有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经验总结,融入京剧艺术的精神传统,增强新的活力。

        我有3点希望:一要把传承古典美和创造现代美作为京剧艺术建设的基本方针,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真正的经典乃是现代艺术家对传统戏的精心选择、加工、提升,有了古典美的传承,京剧现代美的创造就会从中汲取本原信息,有利于避免异化,并与之并存、媲美。二要把政策扶持工作做深做细,尤其要帮助院团克服在困难条件下容易产生的浮躁情绪。京剧的艺术建设要突出抓住两个重点:艺术创作的起点,就是文本;艺术创作的终端,就是演员,就是表演艺术。三要深入开展京剧的理论研究。真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评论就是运用基本原理对具体作品的一种审美判断,加强评论与深入研究基本原理可以相得益彰。我们要通过自由、民主的学术讨论,结合艺术实践,逐步正本清源,加强了理论建设,也有利于京剧的健康发展。

        关于京剧现代化问题,有许多误解,亟须澄清:

        1.现代化不是一个题材概念,不能等同于提倡表现现代生活。对于京剧来说,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题材,都可以表现。现代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和预设,其目标是丰富和提高当代人的心灵建设。

        2.现代化不是要把民族艺术西方化。西方戏剧经验可以借鉴,借鉴是为了丰富,而不是简单的拼接,更不是替代和消解民族艺术内在的美学精神。

        3.现代化也不是对不同的戏曲剧种和不同的戏曲作品的统一要求。一定要从具体条件出发,反对简单化、一刀切,对公认的传统经典要高水平传承;有些基础好的还有这样那样不足之处的,可以审慎地“移步不换形”地加以改进,争取经典化;有些传统剧目可以与新创作并存媲美;有些则是全新的原创之作。所有这些不同审美形态的京剧作品,都是京剧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下有不少地方文化部门热衷提倡开发利用地域性文化资源,往往采取命题作文的办法,虽然方法上有缺点,但这种要求有合理性,有利于丰富京剧艺术,有利于京剧现代化中的多样化,有利于京剧与各地人文的深度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有文化意义的不一定有戏剧价值,要想办法让戏剧价值与文化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是看能否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京剧的本体艺术手段,演绎出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

    艺术要植根于人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本届京剧节是京剧人、京剧理论工作者和京剧观众共同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个共同成果。京剧作为代表着中华美学精神的主要戏曲形式、国粹艺术,蕴含着代表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本届京剧节除了剧目评点与观众交流、惠民等亮点之外,裴艳玲研讨会也是京剧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亮点。我们的任务不仅要把作品推向高原,还要助推已经在高原上的作品攀上高峰,同时要重视通过仪式性、学术性的活动,把优秀艺术家推向社会,获得全社会认可,既培养新人又推出大师,让大师登上民族艺术宝塔的塔尖。

        大师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一定要有代表性作品,这些代表性作品要丰富中国京剧剧目宝库,比如裴艳玲的代表作《逼上梁山》、《武松打店》、《钟馗》、《响九霄》等。二是要创造流派,要成为流派的代表人物,流派要有传人。三是要有一支理论评论队伍,总结、概括艺术创作的独特贡献、风格与美学特色。四是必须有其观众群体。

        本次京剧节是在充分肯定评奖作用的前提下,乘着习总书记讲话的东风,不失时机地突出了评论的作用,利用办节推动京剧艺术健康发展,做法很好。中华民族文化重在养心,就是提高每个人的精神素养、心灵境界。本届京剧节上的评论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创造了好的风气,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好,创作单位都广为受益,营造了良好的文艺和京剧生态环境,有效地对当下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的某些失衡进行了调控。 此外,京剧节突出和创造性地把惠民落在了实处,不但满足了观众观剧的需求,还提高了观众素养,本届京剧节在培养造就京剧表演艺术人才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懂得欣赏京剧艺术、具有相当审美修养的观众,他们以热爱民族艺术的包容、宽容的心态欣赏京剧艺术,为京剧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届京剧节创新了办节机制,通过京剧戏曲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李瑞环同志倡导的音配像和丁关根同志倡议举办的京剧研究生班,告诉我们怎么出人出戏走正路。如果不让我们的下一代懂得并珍视和欣赏自己的民族戏曲艺术,将来他们的审美经验会残缺,因为京剧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诸般要素。 艺术植根于人民,京剧属于人民,人民需要京剧。这次京剧节,真正实现了“京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