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发展需要民企参与和支持
国粹京剧   2015-03-04 09:07:31 作者:李晓红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字大小:[][][]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现在如何引起全社会对京剧的重视和热爱,营造京剧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这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孙国滨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孙国滨是北京太和文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中国好京剧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孙国滨认为,传统文化京剧在新时代新市场下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融合时尚,跨界综艺,从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展现出京剧的新活力、新魅力。

  传统“国粹”京剧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暂的传统戏高潮之后,逐渐走向落寞。此后,无论国家如何大力倡导民族文化、弘扬民族艺术,京剧也未能重现“梅、尚、程、荀”的辉煌。如今,京剧更是面临着“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尴尬处境,未来京剧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包括孙国滨在内的业界人士。

  多元化发展

  “从世界的潮流来看,经济和科技是趋向全球化、一体化的,但政治和文化则趋向多极化、多元化,艺术的形式要多样化发展,京剧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适应社会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必须符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国家京剧院创研部副主任池俊告诉记者。

  对于京剧的继承形式,他提出了京剧的博物馆型、市场型和实验室型等多元化发展形式。“第一,对于博物馆型的剧目,不仅要体现在舞台上,还要精益求精。为振兴传统文化,要积极组织力量,抢救一批优秀传统京剧剧目,京剧作为古老的艺术,需要从艺术结构、表演形式上开展研究和思考,达到传统与本质上的契合,与观众内心的共同与共鸣。第二,市场型,即具有票房价值的营业剧目为主。京剧要与社会、科技、文化、经济产生互动,去发掘和发展未来的京剧,要以前瞻性的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创造力,开展不同程度的创新,才能做得精致、精到,具有时代感。让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本土与国际融为一体,与这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复兴来彰显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促成艺术观念的回归,创作出受人民喜爱,能够传之久远的艺术精品。第三,实验室型剧目。重在反思京剧本身,探索艺术的本质,寻找和拓展京剧在舞台呈现上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京剧的表现功能,达到思想观念上一个新的高度后反馈到京剧上进行重新审视,会对京剧有更新的认识。

  戏曲研究所专家张关正则指出,京剧要弘扬,已经是喊了多年的口号,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人才、剧目和市场。“中国好京剧项目借助"中国好声音"这种能吸引青年人的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栏目),吸引更多人才,创造出更多好戏,才会有更多的观众和市场,才能把京剧的弘扬由口号变为现实。”

  池俊认为,京剧从少年到壮年,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滋养其他戏曲,将其影响力播撒至其它艺术中,既保持了自我的独立和完整,又有足够的生命力让其渗透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带有京剧的独特韵味,从剧目的立意核心价值导向,文化内涵,美学精神出发,创造当代故事,使其受众产生穿越古今的共鸣。

  市场化运作

  “通过市场的力量推广京剧,为京剧发展插上翅膀,可以有力地推动京剧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京剧剧目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京剧人才的蓬勃成长。”戏曲研究所专家赵景勃表示。

  “现在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提到京剧就感觉很老很土,所以,我们借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传播手段,用线上和线下链接去宣传中国京剧,把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进行推广和传播,让更多的80后、90后了解京剧艺术。”孙国滨告诉记者。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剧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支持,将来会有很多混合所有制和民营剧团的诞生。国有剧团、混合所有制剧团和民营剧团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形成多元化的京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的局面。因此,在市场运作方面,民营企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把京剧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当代京剧面临“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奇特处境,王治国表示,过去动员全社会资源还不够,基本上是中央一级国家包办的剧团,因此,市场化的能力相对弱一点。民营企业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介入,必将产出更多市场化的剧目。

  对此,王治国建议,一是民营企业家自觉自愿,要有主动参与性;二是需要扶持和关照;三是需要社会舆论给予大力支持。“中国民营经济进入文化领域,京剧原有的DNA、基因不会变,原来传统优秀的东西不会丢,只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