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艺术要继承、要创新
国粹京剧   2015-09-17 11:15:14 作者:昔有三贤 来源:复兴论坛 文字大小:[][][]

  可以说,没有一种艺术是停留在某一处,或某一个阶段,而停滞不前。作为国粹之京剧,亦应当如此。

  我来论坛不久,按说没有资格说一些“专业”知识,或者涉及专业的东西。但是,在论坛上,多少也看了一些网友的文章。学到了一些以前很陌生的知识,自己陪老爸看了几次《空中剧院》的播出,也尝试写了几篇小帖子。不曾想,得到大家的认可。谢谢各位了!

  今天,想说一说大家都曾谈论的一个话题,那就是京剧的革新、发展。(这么说,话题似乎大了点)

  我的京剧知识不多,对生物学知识,倒是懂得一点。今天借用生物学上的一个观点,谈一谈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大侠指教!

  常听大家说,什么“流派”、什么“行当”,也曾看到“老生流派专场”、“旦行流派专场”什么的。我就在想,这众多的“流派”是怎样形成的?那“南麒北马关外唐”总不会是在京剧刚一形成就创就的“流派”吧!还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虽然我是听不出什么区别的。但就这种称谓,就应当具有“纷呈”的特点,就应当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那么,“流派纷呈”是怎么形成的?

  于是,我便想到了生物学上的一个现象——遗传与变异。

  众所周知,咱们人类是从近代古猿进化而来。可以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学会站立行走、使用工具等等,于是有了人。现代的人类,也如同京剧中的“流派纷呈”一样,不同地域的人,各自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域人的特点。比如,山东人的高大直爽,塞外汉子的粗犷豪放,南方人的精干灵活……。尽管这样,我们却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在生物学中,有一句话,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性状上的相对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生物的遗传。但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不会完全相同。例如,同一个麦穗上的籽粒,长成的植株在性状上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甚至一卵双生的兄弟姐妹也不可能一模一样,这种差异的表现,就是生物的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活动中的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则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没有变异,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新变化,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京剧,是不是也应当遵循这样一个规律!

  首先,要继承。如果没有继承,也就像生物没有了遗传;如果没有创新,也就像生物没有了变异。

  我不知道“四大名旦”是如何形成的,亦不知各个行当的众多流派又是怎样产生的。我想,就如同“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活动中的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一样。京剧的继承和创新,也应当在对立统一的原则下,共存共生,共同谋求京剧事业的繁荣与昌盛!切不必在要不要创新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京剧也一样!

  大家说,是吗?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