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魅力春天”别开生面
国粹京剧   2011-08-27 10:28:56 作者:张德林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大小:[][][]

        北京京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2011“魅力春天”全国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可谓京剧界的一大盛事,也是振兴京剧的大手笔。

        我们知道,一件事情从创意到实施,若想成功,必具备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人和。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弘扬的主题是:真、善、美;批判的是假、恶、丑,京剧当然也不例外,如人们熟知的《赵氏孤儿》、《秦香莲》、《西厢记》等。

        十年浩劫的最大危害,是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信仰危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仁义礼智信等真善美的东西遭到践踏,假恶丑乘虚而入。而今,举国从上至下,发出共同心声:振兴中华,弘扬主旋律!此乃振兴京剧,弘扬民族艺术之天时也。

        外国朋友把京剧翻译为“北京歌剧”是不确切的,使人误以为京剧只是一种重视唱的戏剧。京剧当然有唱,然而它的唱是结合许多美妙绝伦的形体动作,以及细致入微的表演的,如《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京剧是一门非常完美、复杂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声韵学、美术、武打、舞蹈、灯光、服饰等。

        清光绪年间,著名画师沈蓉圃运用色彩,绘制巨幅同光年间十三名昆曲、京剧名伶的剧装画像。既是工笔,又是写意,是一幅极为难得、生动、史诗般的画作。被后人尊称为“同光十三绝”,这十三位名伶是京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史料告诉我们,在大约200年前,徽、汉两班进京,汉调的演员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与徽班演员合作演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学习、融会又吸收了昆曲、秦腔精华,在艺人的实践中,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定名为“乱弹”。我们常说某京剧演员戏路广,为“昆乱不挡”,其中的“乱”就是京剧原始称谓。这个称谓似乎没有用多长时间,因其不雅,又改称为“二簧”、“皮簧”、“大戏”、“平剧”。记得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曾给延安平剧院写过一封信,笔者当年还纳闷,为什么京剧称为平剧呢?原来京剧问世时,京都的称谓是北平,所以才有平剧的称呼。后经文人根据史料论证,京剧是集国家各个地方多个剧种之长,由艺人创新后,又迅速普及到全国的新剧种,定名为国剧,宝岛台湾至今还沿用这个称谓。

        京剧诞生不久,就被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代表人物西太后所看中,力排众议,把京剧引进宫廷。她真的懂京剧,绝非附庸风雅,她会唱,尚能编写剧本。她深知京剧所弘扬的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忠孝节。而她所选择的剧目是教育她的臣子们如何对她尽忠报效。这对于巩固她的统治是大为有利的。鲁迅先生借用他人的话讲过“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为了宣传”,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纯娱乐、纯搞笑的文艺形式其实是不存在的。文艺确实存在雅俗之分,然而雅俗只是表象,其内核还是告诉欣赏它的人们某种理念。

        京剧曾有宫廷艺术的光环,近又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此时由北京京剧院首创全国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真可谓大得地利之势。我们知道,北京京剧院曾有过光辉的以往,四大须生领衔的两位先生马连良、谭富英;裘派的创始人裘盛戎;旦角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当年都是北京京剧院演员,说他们是京剧界的领军人物当不为过。而今,北京京剧院又全力以赴地举办这次擂台赛,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四大须生、优秀的四大青衣、光彩夺目的净角、丑角、老旦等行当新秀脱颖而出。

        京剧在清末是宫廷艺术,受到当时达官贵人的热捧。民国时期一些朝野重臣、著名将领等都是京剧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京剧也是高度重视,京剧拥有广泛的观众。贺龙元帅在一次中南海京剧晚会上,曾开玩笑说:“听京剧来的人,比来参加国务会议的还要齐全”。

        如今,民族艺术适逢发展大好时期,国家重视传统文化、重视京剧建设,不光物力财力舍得投入,人才队伍培养同样抓得很紧,并卓有成效。眼下,全国好多省份至今还保留有京剧团体,这是京剧振兴发展的基础和希望。此次,北京京剧院的“魅力春天”全国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对全国的青年演员将是一次检阅,是一种激励,青年演员不仅可以通过擂台赛,展现他们的所学,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艺品,坚定他们的理想和信念。京剧演员和舞台实践犹如鱼和水的关系,须臾不能分离,此举深得民意,可谓人和矣!

        笔者闻之,为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北京京剧院还有许多举措,将一一付诸实施,我们翘首以待,期待京剧充满活力的未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