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戏曲当代问题
国粹京剧   2015-11-30 09:27:08 作者:傅谨 来源:光明日报 文字大小:[][][]

        中国戏曲学院开设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研班”)始于1996年,是在已故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倡导并具体指导下创办的,从第二届开始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第六届“青研班”于2014年3月开学,今年11月9日至13日,第六届“青研班”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首次公演,来自15家京剧院团的43位学员,为观众献上五台传统京剧经典剧目演出,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青研班”开办以来,前五届共培养了179名学员,其中有79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8人获“二度梅”,1人获“梅花大奖”,足以说明“青研班”培养的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在戏剧界得到极高评价。中国戏曲学院以“青研班”为核心内容的《高端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项目,于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说明“青研班”的办学模式及成绩,最终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专家的认可。

        然而,这些数据和荣誉远远不能充分体现“青研班”所取得的成就。“青研班”更骄人的业绩在舞台上,近年来,各京剧院团担纲主演的演员,用京剧界的行话说,那些“站在中间”的“角儿”,几乎全是“青研班”的毕业生。“青研班”学员无可争辩地成为当代京剧表演领域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京剧当代传承的核心团队。正是因为有历届“青研班”学员的成就与努力,京剧在当代戏曲领域依然保持着晚清民国以来的领先地位,京剧仍然无愧于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表演艺术样式的荣誉。如果将京剧放在戏曲乃至各门类民族艺术的整体背景下,它相对于其他大剧种和艺术样式,传承发展的优势明显,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阶段性萎缩,京剧的复苏与发展相对比其他剧种更快,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青研班”使京剧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相对其他剧种采取了更有效的措施,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青研班”的学员虽然也名为“研究生”,但是与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研究生有明显区别。首先,“青研班”正如其名,招生对象都是目前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优秀演员;其次,“青研班”的导师远远不限于中国戏曲学院现有的师资,而是京剧界有名望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再次,“青研班”学员的主课就是京剧经典剧目,课程主要学习方式,就是由担任导师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一招一式地传授,而毕业考核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学剧目汇报演出。如果从注重实践的角度看,“青研班”与近年来教育部授权多家高等院校开展的在职攻读创作表演类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非常相似,但“青研班”的创办比MFA早了近十年。而且它有确保优质生源的严格遴选程序,有几乎所有院校的MFA无可比拟的优质导师群体,集中了国内京剧领域最卓越的名家。

        “青研班”开办伊始,普通高校还只能招收学术型研究生,“青研班”之所以采用特殊的、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模式,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有其特殊规律,套用公共教育的模式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京剧演员。所以,京剧表演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京剧教育的特殊规律,必须突破公共教育体系的束缚。在当时开办这个以剧目教学与演出实践为核心课程的研究生班,无疑是破天荒的创举。所幸“青研班”一直坚信特殊人才的培养需要特殊性,从招收到毕业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突破了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重重障碍。从结果看,“青研班”在京剧人才培养领域的制度创新结出的丰硕果实,足以回应所有相关的疑虑。

        当然,“青研班”的制度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青研班”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京剧传统人才培养机制在新时代的再生,说这是“再生”,是由于它基于京剧的伟大传统,而这个传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几十年里曾经中断。

        京剧历史上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机制既源于昆曲,与戏曲其他剧种有相通之处,同时又有独特性。众所周知,京剧在诞生后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就一跃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剧种,而京剧迅速崛起的秘密之一,就是它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其他剧种所不具备的独特机制。戏曲演员幼年进入科班学艺,数年出科后即开启职业演员生涯,科班是培养戏曲表演人才最常见的教育机构。唯独京剧界有演员出科后再度拜师学艺的现象,业内人士称之为重新“下挂”。有不在少数的成熟演员,甚至成为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名演员之后,仍然为继续提升自我而遍访名师求艺。梅兰芳初次赴上海演出引起轰动后回到北京,随乔荩臣等名家学习昆曲且拜“青衣泰斗”陈德霖为师;李少春多年演出声名大震且独自挑班后,终得以拜余叔岩为师,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例子。如果说科班完成了戏曲演员的基础教育,那么,京剧演员出科后重新拜名家为师,就可以由名家为其制定符合演员个人特点的特定课程,通过个性化教育造就更为优质的人才。在某种意义上,京剧界这一演员出科后再度拜师的做法,不啻为演员的成长道路来一次“空中加油”,有效地助推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京剧的辉煌固然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不过既然诸多名家都非常强调成名后重新拜师的关键性作用,说明这一人才培养特殊模式确实不可忽视。

        京剧历史上虽有演员接受继续教育的传统,但“青研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这一传统的机械搬用,毕竟京剧的生存发展环境在这数十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青研班”的教育理念,既是京剧特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当代传承与升华,同时又为了应对京剧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做了重要调整。这里所说的“现实境遇”,毋庸讳言,是京剧界有史以来第一次遇到严重的人才断层。由于在“文革”期间传统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戏曲教育机构纷纷被撤销,逐渐恢复后也未能接续原有的培养模式,“文革”结束之后,虽然传统戏曲重归舞台,表演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却严重阻滞了戏曲事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各级戏曲教育机构逐渐恢复,演出市场滑坡却加剧了人才流失,也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直接间接导致了学生质量的整体下降。戏曲院校毕业的学生和当年科班培养的人才很难相提并论,在剧团里的演出实践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因此,“青研班”的学员们虽然在年龄上接近于晚清民国年间那些重新拜师的“角儿”,但是技术基础和艺术积累却相距甚远。而要重振京剧艺术,让观众重新回到剧场,演员,尤其是主要演员亟须经过强化训练。所以,“青研班”的导师和学员们面临的学习任务比当年的“角儿”们更繁重,更需要强化剧目教学和演出实践这两个重要环节,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学员更艰辛的努力,尤其是面临京剧艺术传承日益紧迫的危机,“青研班”通过传统经验的有机转换,找到了成功应对当下难题的方案。由于有各级党政领导悉心推动,“青研班”动用了丰沛的政府资源,举全国之力,促使分布在各地的京剧名家齐心协办,对学员们倾囊相授。学员所在的剧团均全力以赴,给予超常规的支持,如此才有可能让“青研班”在短短十多年里取得丰厚成果。

        “青研班”为有效地缓解京剧界的人才荒提供了理想路径,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较好地解决了传承民族传统艺术这一难题。“青研班”是运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戏曲当代问题的范例,同时它也十分切合强调终身教育的现代理念。戏曲各剧种都可以且应该复制“青研班”模式,其他门类的民族传统艺术高端人才培养,也不妨以“青研班”为借鉴,努力探索与寻找符合该门类艺术特点的有异于公共教育的道路,如此,民族艺术的整体复苏才有希望。因此,“青研班”的成功具有远远超越京剧领域的意义与价值,它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固然可以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但是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经验中,找到最切合中国实际的答案,才是最佳的选择。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