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戏曲的美在哪里?
国粹京剧   2011-09-01 11:08:11 作者:尤海波 来源:信息时报 文字大小:[][][]

  戏曲曾是几代人的主要的消遣娱乐,时至物欲横流的今日,戏曲的风光不在,甚至已经沦落到了乞讨的境地。很多时候我们走在大街上都会看见一些身穿戏服化戏妆的艺人在街头卖艺,在广州经常都会见到。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一个歌手出台唱一首歌就能获得上万的出场费。

  戏曲艺术是不知道经过多少代艺人的打磨、加工形成的精品。然而现在除了外行视其为过时品唾弃时,就连自己干戏曲的也在逐步将其唾弃。

  从1949年至今,我国的文化部门一直在做着戏曲的“改革”,提倡“传统戏、现代戏、历史新编戏”三条腿走路。在1949~1964年前我国还是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编戏、现代戏,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中国京剧院的《满江红》、《白蛇传》《三盗九龙杯》等,北京京剧院的《将相和》,上海京剧院的《智取威虎山》、《海港》等,广州京剧团的《带兵的人》,广东粤剧院的《山乡风云》、中国评剧院的《刘巧儿》等。

  到了1966年文革爆发,传统戏古装戏禁止上演,一直到1978年恢复古装戏,依然有大批的优秀新编剧目涌现。而近十年来,各大戏曲院团纷纷转向大投资、大制作,每年固定排出一出大戏,拿完奖就封箱入库。而国家为一个剧目花费几千万做的景、服装、花的人力等等全部入库。

  近年也开始邀请一些话剧导演导京戏、导粤剧、导秦腔等等,首先导戏曲必须要掌握戏曲的规律,过去梅兰芳先生提出京剧的改革要“移步不换形”,结果却被批判了一通。事实上戏曲的创新脱离了这条准则,那就是话剧加唱。很简单的例子,传统戏曲舞台的布景非常简单,一桌两椅,靠着这一桌两椅能够令舞台时空化,空间化,立体化。本身戏曲就是一个写意的艺术!就跟国画丹青一样,四个龙套就能代表着千军万马,走一圈就代表着跨越了万水千山,打一套小快枪就代表着大战几十个回合。像《秋江》《三岔口》《拾玉镯》《武松打虎》等等这些戏都是从虚拟见真实。假如演《三岔口》把全场的灯光都关了,台上只剩下一个大追光,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假如演《秋江》在舞台上摆放一只真船,那还有什么表演意义呢?

  前几日有某位演员抱怨道:“现在领导只关注新编戏,怎么拿奖。传统戏毫无兴趣,假如领导什么时候对传统戏感兴趣就意味着哪出戏要遭殃了。一定会被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此话的确不假,已经有板例了。去年我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倪超排话剧《夜迷宫》时,需要用到大量的京昆元素,倪超指出,戏曲的东西哪些不能动的,我们不能去动,反而要遵循!今年我协助广东话剧院排《金瓶外传》时,贾谊导演也希望几场的演绎希望以纯正的京剧演绎,剧中的布景只有一桌两椅,而一桌两椅的摆放在京剧舞台上也是有讲究,起初他们以话剧的摆法,桌于两把椅子中间,摆成一条直线,我提出既然要按京剧走,摆法也必须按京剧走。导演接纳我的意见,把椅子位置按京剧舞台的进行调整。

  学戏时老师教咱们旦角要轻歌曼舞含蓄优雅,老生要斯文秀气苍劲儒雅,现在的新编戏无论旦角儿还是老生在台上都似乎歇斯底里,戏曲的美在哪里?戏曲话剧化,在许多人瞧不起戏曲艺术的今天,戏曲的未来将如何走?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