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莫让晚会模式糟蹋了戏曲
国粹京剧   2016-08-11 09:38:06 作者:和璐璐 来源: 北京晨报 文字大小:[][][]

        关注事件:纪念梅葆玖京剧交响音乐会

        核心观点:影视这样的大众传媒通过拉低京剧门槛而误导了更多的观众,这真是让人难过。

        要说这老艺术家讲话就是一语中的,这两天分别在两个有关京剧的发布会上听到叶少兰和谭孝曾的发言。叶少兰先生在京剧电影《谢瑶环》上要求大家做到“京剧的处处讲究”,他还特意强调了“处处”两个字;昨天谭孝曾在台上讲了一个颇让人感慨的小故事:“有一次在晚会上候场,我父亲谭元寿和梅葆玖老师一起在一个十几个人的大化妆间等候,而那些特别年轻的小明星都有电视台专门安排的单人化妆间,我当时非常奇怪,想问京剧这是怎么了?想当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主席才挣400多元,马连良先生的工资是1700元,那时候京剧演员是何等风光?可是这些年我们没有懈怠啊,每次跟歌星、影视明星在一起的时候,京剧演员就好像短了一截?”

        两位京剧界的前辈发出的感慨非常简单平实,却又令人深思。上周,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梅葆玖先生百日祭奠的京剧交响音乐会,云集了30多位梅派弟子和朱强、黄德华等名家,交响乐伴奏的形式虽然不是梅葆玖老师的首创,但他的《大唐贵妃》却是将这种表演形式推向成熟的一部作品。可惜,当晚艺术家的精湛演出因为要被北京电视台录播,选派了一位电视晚会的导演而完全失色,还好梅夫人不在演出现场。

        首先,这样一场带有追思意味的交响音乐会完全没有一点点怀念梅葆玖老师的温情,舞台上坐的满满当当交响乐队乐手的脑袋上面悬挂着几块显示屏,怯粉色的桃花、嫩绿的颜色和演员华丽的演出服让人视觉上极其混乱,毫无章法,使得戏曲所讲究的雅致被乱糟糟的颜色搅个荡然无存,尽显电视晚会所一向引导的低俗审美。再说音响,为了让晚会显得热闹而特意调大的音响,整场演出都好像是演员用肉嗓和交响乐队的抗衡狂飚,完全体会不到京剧的音律之美,音响之刺耳,让人在眼睛丧失审美趣味的同时,再探耳朵承受力的极限。

        整台晚会,主持人在朗读那些怀念梅葆玖老师的文字时都是拿着手卡在背词,毫无动人之处,和那些怪诞的混乱的低端的电视晚会无差。如果还是带着一颗怀念梅老师的心来观看这台音乐会的话真心失望。为什么编导对于所有电视晚会都当成一个行活儿来完成,内心毫无尊重,就是因为他的主导使得所有京剧人的努力功亏一篑,电视台的一个“不讲究”使得戏曲呈现整体“不讲究”,“把那点意思变成了没意思”,难怪叶少兰先生说要“处处讲究”。京剧这门艺术近些年来式微,一部分原因也是京剧的曲高和寡,高端到影视编导不学习就任性糟蹋的程度,而影视这样的大众传媒通过拉低京剧门槛而误导了更多的观众,这真是让人难过,尤其是以梅葆玖先生的名义。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