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青研班”何以成为一种现象
国粹京剧   2016-11-02 08:50:42 作者:罗云川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当时我们学员有一个特殊的待遇——如果你想跟哪位老师学戏,可以申请。我申请跟李金鸿老师学习昆曲《金山寺》,跟新艳秋老师学习程派剧目《鸳鸯冢》。我记着好像是放假期间,我到了南京,住在离新老师家很近的小旅馆里,新老师每天到旅馆给我说戏。跟新老师学戏的经历非常特殊,因为新老师89岁高龄,再加上《鸳鸯冢》是她50年前排演的剧目,好多细节她记不清楚,每天教一点想一点,这出戏就是靠她一点点回忆跟我说的。”程派名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火丁这样说。

        1996年至今连续举办6届,培养了来自全国约50个戏曲院团的229名学员。当今中国京剧界诸多知名中青年艺术家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它的名字叫“青研班”,全称是“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今年是“青研班”创建20年。10月9日,以《青研班现象和中国戏曲的当代发展》为题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青研班”学员代表、戏曲院团院团长、戏曲院校领导等相聚一堂,庆祝“青研班”20周岁生日,回顾历史,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成功经验:

    制度创新,符合戏曲教育规律

        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的赵景勃当年全身心投入“青研班”建设,为其奉献了半辈子。在研讨会上,他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正值京剧经历了80年代低谷而逐渐回升的历史时期,人才青黄不接,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造就跨世纪的京剧人才。“青研班”由此诞生,首届于1996年10月8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赵景勃说,“青研班”贡献之一是为青年演员的成才搭建天梯。20年的努力,形成了当前京剧舞台上以“60后”领衔,“70后”“80后”为主体,“90后”再接续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格局。“青研班”先后有63人获梅花奖,8人获二度梅,1人获梅花大奖。“青研班”贡献之二是实现了京剧艺术高标准、抢救性传承。在办班教学上,师父和导师的融合,名师和高徒的对接,学术与技术的并举,学院与剧院的对接,皆是“青研班”的创新之举。如,第一届“青研班”导师张君秋、谢虹雯对他们的学生王蓉蓉、赵秀君制定了全面的教学计划,请不同的老师教授不同旦行、流派的戏,使得以唱功为主的王蓉蓉、赵秀君不仅能演张派戏,还能演梅派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还有以做功为主的《游龙戏凤》、有繁重武打的《金山寺》。作为导师的刘长瑜把自己的学生介绍给宋长荣学《红娘》,介绍给蒲剧的王秀兰学《拷红》,打破了“同行是冤家”的旧俗,以更开放、更现代的师生关系进行新型的教学。

        研讨会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发言认为,“青研班”成功经验在于按照戏曲教育规律办学。“我记着开始办的时候,很多专家对一个学生又一个学生演的戏看录像,非常认真负责,严格审核,因材施教。”叶少兰说,“青研班”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创作、有文化的青年演员,经过学习学员提高很大,很多学员在新剧目建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有些人具备了导演才能。“青研班”为培养有技术、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的高精尖戏曲人才创造了一条新路。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青研班”之所以能成为现象,至少有三点原因。第一,它在中国戏曲发展一个关键时刻,有独到的政治远见、思想远见和艺术发现。第二,它有数量、有质量,它不独属戏曲界,为整个艺术界树立了榜样,为中国高等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第三,它能够让我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符合戏曲教育的规律,这个规律还不是先前已经存在的规律,而是在发生、发展、融合、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规律,因而显得尤为可贵。

        “‘青研班’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找到一条跟公共教育很不一样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正是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道路。”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说,人才培养不外乎两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青研班”最值得肯定的经验就是把剧目放在第一位,把主要资源放在剧目教学上,这是“青研班”出人才的关键。“怎么学”的问题即“谁来教”的问题,“青研班”不只是中国戏曲学院用自己的老师来教学员,而是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老师,突破了条条框框,取得了成功。

    学员体会:

    探索创新的勇气力量来自“青研班”

        第四届“青研班”学员、上海京剧院著名花脸演员安平在研讨会上说,通过上“青研班”,不仅跟艺术家、理论家学到很多传统的技艺、传承的东西,更多学到了是怎么继承和发展,给他体会最深的就是创作角色、把握人物,他受益匪浅。

        从上“青研班”到毕业,再到重新回到舞台,安平参演了5个戏,创作了5个新的角色。如,他跟陈少云合作《成败萧何》,其中的韩信以往都是小生,以花脸来演还是第一次。“怎么让观众、艺术家、专家认可你塑造的人物形象呢?这就需要技法。这些技法在‘青研班’跟各位老师每一堂课讲述的怎么塑造人物是分不开的。”安平说,“还有一个最近排的、公演不久的《春秋二胥》,我演伍子胥,应该老生唱的戏,又弄成花脸。我有底气,不怕挨骂,因为我们敢于创新、敢于去探索,其实这种勇气、力量都来自‘青研班’的学习经历。”

        “这个班给了我质的飞跃。”第三届“青研班”学员、现为武汉京剧院院长的刘子薇说,15年前,她从“青研班”毕业后第一个剧目《三寸金莲》是在中国戏曲学院做的,“咱们剧院没有什么钱,创作就在学院,李金鸿老师教我硬跷。”她后来回去做院长,这10年做了5出戏。“有人问我怎么又自己表演,我也是想在继承上有一点点创新。因为我在武汉,传统戏太多,好的艺术家都在前面。我一地方演员,还要带一个团,生存比较难,希望找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 刘子薇后来又做了主要讲武汉女人的3个现代戏《生活秀》《水上灯》《美丽人生》,颇感自豪。她感谢 “青研班”的诸多老师,“最感谢张关正老师,因为张老师是班主任,当时我在班排最末,张老师从来不嫌弃我,一直带着我。这个班对我特别重要,我在这个班得到成长,以后也会努力。”

    未来之路:

    能否复制推广?能否继续辉煌?

        对于中国戏曲当代发展来说,“青研班”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怎么把它办下去,继续原来的辉煌,成为业界和社会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青研班”模式能不能复制、推广?能不能对中国其他剧种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傅谨指出,目前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各个地方宣传文化部门不是不知道“青研班”很好,而是他们很难对其模式进行复制。“青研班”模式怎么推广,通过什么途径推广,这是业界面临的特别大的挑战。仅靠中国戏曲学院很难完整承担这样的任务,需要全国各地戏曲教育部门和机构共同努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