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长安大戏院市场突围记
国粹京剧   2017-03-21 09:50:39 作者:张学军 来源:北京商报 文字大小:[][][]

  无论是对于京城的戏迷,还是中国的京剧事业来说,位于长安街边上的长安大戏院都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长安大戏院建于1937年,风风雨雨中走过了80年。有无数的名家名角都在这里登台献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也是京剧名家的摇篮,也是戏迷们的乐园。今年,对于长安大戏院来说,意义非常。从1937年建成,到今年整整80年。

  在长安大戏院总经理赵洪涛看来,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老长安”市场化转型要敢于主动出击。

  “老长安”谋新定位

  “80年间,不管是新长安还是老长安对京剧以及其他戏曲剧种有着突出的贡献,梅尚程荀等各派艺术家都在这里演出。应该说,成就了一批艺术家,也成就了评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地方戏的演员。”赵洪涛回忆说,老长安大戏院80年代在繁华的西单路口,这个剧院甚至旁边的庆丰包子铺也都给戏迷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9年随着市政建设以及剧场老化,老长安消失了,变成了现在的西单地铁口。好在,当时的市领导表示,长安戏院必须拆,但不会离开长安街。于是,1996年,新长安大戏院就落在了现在的位置,还在长安街的繁华地带。”赵洪涛清晰地记得一个细节,新长安开业的时候,当时作为嘉宾的京剧大师袁世海先生对他说“小子,京剧这么多年,就冲这大堂那真是造化”。

  “新长安”只设了不到800个座位,而且保留了老戏园子的“茶桌”和“茶水”,赵洪涛说,就是想让观众进来找到点儿老戏园子的概念和味道。 1999年开始,长安大戏院开始将市场定位面向北京戏迷,以传统老戏、强强联手为切入点,加深戏院和各院团之间的联姻,逐渐开拓京剧市场。“老说京剧没有市场,其实不然,京剧存在着很好的市场,关键是我们要拿出最好的文化产品去适应这个市场。一句话,如果京剧没市场,长安怎么活,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主动出击造品牌

  现在,长安大戏院每年演出280-310场,京剧占据了70%-80%。在赵洪涛看来,经营市场,不能坐等而是要主动出击。除了引进各个院团的演出,长安大戏院也根据节日、节令等打造一些长安专属的演出品牌。

  赵洪涛介绍,比如说重阳节,每年这一天都会做一台全国老艺术家专场。“起步60岁以上,年龄最高的有95岁的,晚会分花甲、古稀、耄耋三个章节,这个品牌非常受观众欢迎,至今已经坚持了11年。”除此以外,中秋节的“天涯共此时”全球华人京剧演唱会以及五四青年节的“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演唱会 ”等优质市场品牌,也都分别坚持了十余年。“走进长安戏曲之门”则是戏院和戏迷之间的亲情互动,从2011年开始每月的第一周周日9点,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坚持了60多期。

  “台上是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票友,台下是北京的戏迷朋友。不免费,10块钱进来,20块钱有杯茶喝。”赵洪涛说,一开始他担心会不会有人看,后来发现夜里一两点就有人排队买票,后来干脆一开票就是半年,而且坚持现场买票。让他兴奋的是,票友里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北大、清华的女老生和男旦唱得相当不错,他们的演出也带来了很多年轻观众。

  高人气靠服务做保障

  一个戏院,高质量的服务也是重要的生存指标。赵洪涛说:“我要求我们的员工,在和院团接触过程中,要尽心尽力地配合他们工作,保障演出提供最好的服务。而我们的场务接待观众态度非常好,我们知道凡是掏钱来这儿看戏的,都是我们的上帝。没他们,我们就没饭吃。”硬件软件的共同提高,才会吸引剧团愿意来、戏迷愿意来。

  这些年,长安的场子热了,人气足了,不管是北京和地方的京剧院团,就连很多其他剧种的地方院团也纷至沓来。“别人的戏曲舞台,我们的人生舞台。”这是长安大戏院的企业文化理念,它一直贯穿着戏院的每一代人每一个人。

  新长安,21年过去了。下一个20年,长安还会继续往下走。“我们的员工都非常热爱京剧,还有很多各界人士帮助我们,我相信长安的路会更好,京剧的传承发展也会更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