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传承创新两相连
国粹京剧   2017-04-07 08:54:22 作者: 来源:经济日报 文字大小:[][][]

        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艺术,更不是化石艺术。要想让传统文化绽放鲜活的生命力,绝不能一味追求复古,而是要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为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就传统文化创新和传承发展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和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

        记者:如何看待传统与创新?

        李恩杰:创新性发展是传统艺术的本来规律,京剧历史上任何一位大师都是通过“吸收+改变”的路径立起新一派旗帜的。如果要求现代戏曲演员一成不变地模仿创始人,那么,艺术就会失去生命力。传承应该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内化到自己的表演之中,再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再创造,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可。当面对前人创造的艺术高峰之时,今人应该想办法去跨越,去再创造,而不应该固步自封。

        记者: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李恩杰:传承最重要的是普及,关键是要有受众。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首先要让现代观众看得懂,才谈得上其他。如果认为某种艺术是高深艺术,大众就是应该看不懂,那么,这种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以京剧为例,京剧必须在市场中传承,否则就是远离受众,不仅难以诞生好戏,更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龚裕:传承,最终靠的还是人。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在京剧人才的培养上,既要注重名家、名角的打造,又要注重各行当、各方面人才的培养。

        记者:京剧传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李恩杰:京剧诞生于手工业时期,它的生产方式是手工业的。今天,我们要保留京剧,其实是要保留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根脉。京剧要想更好地传承下去,一方面,它必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充满活力;另一方面,这种手工业时代的艺术又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如何统一两者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龚裕:当下,戏曲人才的队伍面临萎缩。资金支持固然重要,但是京剧的发展更需要的是政策支持,让京剧能走得更远,让京剧人更体面。对于学校而言,京剧人才的培养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它必须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采用非常规的教育手段。因此,对于艺术高等教育而言,规律不同,相应的教育制度应该有一些弹性空间。例如在学科建设上,艺术高等教育难以适应与普通高校完全一致的评分规则,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