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中国戏曲电影的新高峰
国粹京剧   2017-05-23 09:43:22 作者:崔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字大小:[][][]

  伴随着我国高度重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把“文化自信”列入“四个自信”的历史机遇,京剧电影工程无论是创作主导层面的国家性、影剧合作的精英性、工程规模的延续性,还是完成影片的艺术水平、风格样式、民族化探索、新技术应用,都使有着百年历史的京剧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新成果、新高度,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中国京剧电影史上的新高峰,即第三次辉煌!

  在中国电影迅猛发展之际,人们却对中国电影民族内涵、精神价值的缺失发出越来越多的惋叹,此时,中国京剧电影工程以整体的规模和耀人的成果,凭借京剧这种最具民族个性的艺术资源和电影这种最具当代性的艺术形式的整合发力,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成果。这无疑使中国电影更浓重地发散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也使电影表现的中国故事从以往更多的现实讲述升华为具有更深沉历史渊源、更本质民族精神、更生动民间情感、更独特华夏审美的中国神韵与中国精神。我感到京剧电影工程第一期十部影片的成功奉献,使中国戏曲电影艺术形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三次辉煌,也铸就了一座新的高峰。

  京剧与中国电影的血肉关系尽人皆知。百年来京剧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流行艺术形式,舶来的电影没有理由不把拍摄京剧作为重要的内容资源。这种京剧与电影的结缘既有着电影生存和京剧传播的需要,也有着时代文化环境与生活政治环境的催生。这大体呈现出两个重要的阶段和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品格,也可以说形成过两次辉煌。

  第一次辉煌以《定军山》 (1905年出品)拉开中国电影帷幕和开京剧电影先河为肇始,立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系列中外电影公司拍摄的诸多名伶京剧演出为规模优势,以那时观众对京剧的欣赏推崇为市场需求,奠定了京剧电影的基础。但那时诸多的早期京剧影片受技术限制多为片段,受创造理念限制多为舞台记录。尽管也有1937年上海联华出品《麒麟乐府》这样试图将京剧做电影化讲述的尝试,但在费穆的《生死恨》 (1948年出品)之前,中国京剧电影的发展从电影创造角度看始终是被动和不成熟的。

  第二次辉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的一系列京剧影片,无论从内容的时代性和影片的艺术性上看,因为有了《野猪林》《杨门女将》 《梅兰芳舞台艺术》 《群英会·借东风》 《宋士杰》等电影化创造程度高、民族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大的影片问世,以及不能不看到的国家体制的创造优势,因此中国京剧与电影的独特组合又产生了第二次辉煌。但是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京剧文化一度面临的低谷,京剧影片在上世纪80年代后20多年一蹶不振,规模、质量、影响都滑入低谷。

  伴随着我国高度重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把“文化自信”列入“四个自信”的历史机遇,京剧电影工程自2011年7月立项并实施,经过5年的辛勤劳动,圆满完成第一期十部高质量的京剧影片,并三次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无论是创作主导层面的国家性、影剧合作的精英性、工程规模的延续性,还是完成影片的艺术水平、风格样式、民族化探索、新技术应用,都使百年历史的京剧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新成果、新高度,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中国京剧电影史上的新高峰,即第三次辉煌!

  京剧电影工程之所以堪称中国京剧电影史上的第三次辉煌和新高峰并非偶然。它的提出和倡导应和了国家对文化艺术、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与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把提高和树立“文化自信”上升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体现中国气派的重要倡导密不可分,充分体现了“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历史规律。

  从第一期京剧电影工程十部影片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看,这个工程的辉煌效果与历史意义更是令人心悦诚服。

  首先,京剧电影工程作为一项国家工程、历史工程、徳艺双馨工程的追求与定位,使得其呈现出的工程意义、作品品格、影片水平、京剧文化都焕发出当下我国文化创造的第一流水平。十部京剧剧目的选择,在浩如烟海的传统剧目中最能表现中华文化思想之魂、表演精华,最能体现弘扬正能量,故事性强,好听、好看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的高度统一,展现出历史价值与时代需求结合的目标追求。这使得它不同于一般创作主体的目标与艺术站位,而是在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的践行中,担当起了以往制作拍摄单位所发挥不了的责任心、引领力、示范性和规模效应,名副其实地发挥了工程应有的风范与带动作用。

  第二,京剧电影工程通过完成影片内容、演员阵容和电影创造风格与技术的整体高质量,用民族艺术风范和民族题材的蕴藉深沉,形成了我国百年京剧电影历史创造的新飞跃,艺术的新高度,时代的新面貌。第一期的十部影片,既有京剧历史上的骨子老戏,如《龙凤呈祥》 《秦香莲》 《霸王别姬》 《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也有新中国创造的具有浓郁民族性、历史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强时代性的新经典,如《赵氏孤儿》 《谢瑶环》 《状元媒》 《穆桂英挂帅》等。这些作品许多是第一次搬上银幕,因此在题材意义上就更使得工程既有对传统优秀精华的追寻,又有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践行,使得工程的影片在审美价值基础上焕发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达了古典艺术同样要以古喻今的现实意义和独特魅力。这使得京剧电影工程尽管聚焦记录传统文化,但更追求通过对传统戏曲中深厚、独特的家国情怀、善良品格、英雄义举、仰正祛邪的开掘弘扬,昭示世人,烛照当下。

  第三,京剧电影工程的创造机制和京剧、电影人才优势的强强联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量效果,既是京剧深沉的历史记录,也是电影鲜活的时代奉献。京剧电影工程的影片更好地探索了京剧与电影如何更好结合、相得益彰的久远课题。京剧电影京剧是基础,电影是载体,京剧的精彩呈现是电影精彩焕发的根本保证。历史上因为所有影片都是一团一地剧团与影厂的合作,在表演资源优化选择和表演完善的智力把控上都是有限的;同时电影方面的导演、制作选择也就不能不受到局限。而作为国家工程,京剧电影工程在实施机制上以“两组”(即:“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保障和“艺术指导小组”的艺术论证把关程序)作为保障,第一是参演名角名团间的强强联合,第二是一些历史上没有的诸多流派的精当组合,第三是京剧音乐效果的强化、优化,第四是配演阵容的完美构成,以及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戏曲素养和电影导演造诣的相得益彰,以及充分发挥导演创造性、鼓励导演对京剧审美本质的精当把握。如《谢瑶环》 《霸王别姬》 《秦香莲》等影片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从电影艺术呈现上看,不仅继承了百年中国京剧影片的传统经验,而且在表现方式和呈现效果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十部影片各有风格、优势、特点,大多都体现并升华了京剧的本质美,上升为令人满意的电影美。

  第四,京剧电影工程第一期十部影片的面世,一定意义上会增强当下电影的传统审美、民族审美特色,让当代观众发现原来中华民族审美家园也极为值得我们珍视与驻足欣赏,从而丰富当下中国电影所相对缺乏的传统精神、民族精神、历史精神,提升题材与故事的深刻性。

  尽管京剧电影绝不可能在当下文化中重获半世纪前雄踞审美重要一极的地位,但随着国家文化政策倡导和观众审美民族口味的呼唤,京剧以及它在中国电影发展和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重要价值,及其所蕴涵的中华文明与思想、独特的中华美学气质,不但不会过时,而且会越来越被重视,京剧与电影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密切。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