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记魔都观瑜老板京剧清音会有感
国粹京剧   2017-12-21 10:22:42 作者:李志巧 来源:央广网 文字大小:[][][]

      李志巧|瑜音绕梁、不绝于耳——记魔都观瑜老板京剧清音会有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我们的京剧戏迷心中王珮瑜是一位颇具艺术才华,气质绝佳的京剧大师,纯美又冰清的江南水乡女子。

  王珮瑜,苏州人氏。70年代末诞生于江南普通人家,受母亲影响,接触文艺,被喜欢国粹的舅舅领进京剧票友圈,由唱评弹改学京剧,又从老旦改唱坤生。

  经历岁月的沉淀,不断扎实艺术功底,获京剧名流指导,认真努力学习,师从王思及,宗余派,又受谭元寿,梅葆玖先生等名家亲授提携,可谓早年成名,生正逢时。瑜老板的扮相俊秀,唱法古朴隽永,在京剧圈内被称为“当今坤生第一人”。

  在我们戏迷的心中,大家亲切的称她为“瑜老板”或者“三岁瑜”。人们甚是喜欢这样一位干净,认真的女老生。瑜老板用清音会,参加娱乐节目,高校巡回演讲等现代方式为年轻戏迷演绎中国最传统的艺术,在年轻人的心中,年轻帅气的老板身上有着一股极其儒雅的气息,淡定风趣,波澜不惊,沉稳认真,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吸引着黑发人走进剧场去看瑜老板,去看传统骨子老戏展。这对于现代娱乐盛行的今天来说,是一餐盛宴,这对于即将落寞远去的国粹京剧艺术来说,可谓之为幸事矣!

  当今这个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改革与创新,京剧代表的传统文化该如何去改革,之后又如何保留与传播,它作为文化载体需要观众去接受,欣赏品味。“当剧场开始空了,当前辈们一个个地走了,当观众越来越少了,京剧的未来始终要有人来扛,场子要有人 来撑。”或许在这个既是最好又是最坏的时代里,历史会降大任于瑜老板,颇具英雄主义情怀的须生,在京剧传承与传播这条路上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瑜老板曾在电视节目里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听京剧,还有一种人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多么冷静而富有逻辑哲理的表述!这是一个足够开放又多元包容的时代,人们渐渐接受陌生的事物个性化的装扮。其实一个人能够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何尝不是幸运的。有人说道,你可以不喜欢京剧,但你可以喜欢王珮瑜,因为王珮瑜会让你喜欢并爱上京剧,爱上中国的国粹艺术——京剧。

  这一年已然成了一个三十而立的青年女性,也早已过了青春叛逆的肆意妄为,没心没肺的时期,只是喜欢冒险的脾性在我的身上丝毫没有改变或者减退。

  最难忘的是在辉煌的音乐厅里,瑜老板和她的团队将古老与现代,传承与传播解释演绎的那般通透,流畅,成功地把京剧这一难懂,节奏缓慢,仿佛只有老人才听的艺术逐渐过渡到不可能的现代繁荣时尚的彼岸,她演绎地竟是那般自如,才情,儒雅,洒脱和道法自然。

  幽默风趣的京剧大师在艺术的舞台上,在聚焦的灯光下,惟妙惟肖,游刃有余,可见得她超高的专业修养与超高的号召力,俯身望见这满坑满谷的观众,喜悦幸福洋溢在脸上,珮瑜先生应享有这荣誉与掌声,这是秋天的收货。可是这背后辛酸岂是我们常人能触摸得了?!

  瑜老板在《如是》节目中所说:“我现在所有做的努力,有人说装逼,我有一个理想,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更有才华,有才情的京剧演员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分内事,那就需要我这样的人开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也!单薄而又极具正能量的身影奔波在传播传统艺术文化的道路上与生活琐事中间,小我升华至大我,小善变成了大善,大善化整为零,播撒在人间。

  人的一生中难得的最宝贵的品质,其实不在于争取和满足,而是在于争取满足之后再谦让出去,这需要足够明理大度,博爱,以及经历了各种挫折,成功之后真正的乐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与无,痛苦与快乐,才有了舞台上的风华绝代,我见犹怜,呈现传播与变革的磅礴大气之势!

  手机里循环播放着演音会现场录制的长达两个小时的录音,仔细聆听感悟,仿佛再次置身剧场。《蒹葭》、《鱼藏剑》、《朱砂痣》、《牧羊人》、《洪洋洞》,等著名唱段一一呈现,西皮流水,二黄散板,念白唱腔,赢得满堂喝彩。实乃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车追赶着夜色由东部沿海驶向广袤辽远的西北,风景与声音随着时间一帧又一帧。手中捧着迟子建老师的散文集,恰巧阅读《窗里窗外的世界》伴着录音趣味正酣。

  领悟源自生活,好的作品来自于百姓生活,好的上乘的作品,高雅的艺术,从来不缺乏闲适优雅的气息。窗里窗外的世界与生活都不可或缺!

  当我此次以文化的视觉阅读这座城池的时候,它也在一隅默默地阅读着我,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喜怒哀乐,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相互包容着。

  打开古长安文学这扇窗,步至魔都,我仿佛看见了上海文学的历史,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上海,在中国乃至世界日益繁荣昌盛的未来。在上海,我再次与小说文字里的张爱玲谋面,细读王安忆弄堂里的上海,直到亲历瑜老板演音会氛围,感受她独特的京剧人魅力,希望以后有机会走进剧场,现场听京剧演员们唱戏。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