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吉林日报的京剧“像音像”
国粹京剧   2018-02-01 09:24:53 作者:裴雨虹 来源:吉林日报 文字大小:[][][]

        京剧“像音像”:功在当代利千秋

        熟悉京剧的人对“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一定不会陌生,京剧流派众多,各流派、行当都有属于自己的“骨子老戏”,通过后代青年演员对前辈京剧艺术家的演唱录音进行配像这一形式,保留下了一批濒临失传的京剧经典剧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百姓文化需求的日渐增加,人们想要看到更多完整的、有代表性的经典京剧剧目演出,而将国粹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完好地保存、传承下去,也是当代艺术家所肩负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于是,“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以下简称“像音像”)工程应运而生,不仅可以用于资料保存和群众观赏,还可为广大戏曲爱好者和青年学生提供直观精准的戏曲传习教材,对促进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日常的演出中,主演、配演,乐队的表现和配合,剧场设施、音响、灯光运用以及现场氛围,无不影响着艺术的整体呈现,舞台演出很难达到完全理想的程度,而“像音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反复加工、提高,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从最初的口传心授,到两代艺术家共同完成的“音配像”,再到如今保存完整、受益群众广泛的“像音像”,戏曲传承方式的不断变更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也是人们自觉延续、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

        对于亲身参与“像音像”工程的艺术家来说,“像音像”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他们带着敬畏之心与传统艺术的一次深入对话。“虽然是十分熟悉的戏,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唱腔、认真表演,全身心投入到剧目当中,再度体会其中的精华所在,才能真正为人民留下能够代代相传的戏曲精品。”《斩黄袍》录制结束后,省戏曲剧院院长倪茂才说。

        “像音像”工程源自历史、立足当代、着眼未来,推出、保留了一批高水准的剧目,通过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电视技术的完美结合,扩大了戏曲艺术的影响,吸收了更多观众,同时锻炼了演出队伍,提高了传承水平。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每个环节的环环相扣,推动着戏曲事业不断发展前行,也让戏曲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深入人心并惠及子孙后代。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