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时光倒流话戏园
国粹京剧   2018-05-13 13:56:04 作者:的灰 来源:大连晚报 文字大小:[][][]

  戏园看戏,乐在其中。

    微信公众号“宏济说戏”日前发表文章《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宏济》,历数大连宏济大舞台百年风云,内容十分丰富有趣。这座剧场可以追溯的最早京剧演出在1911年,如今仍然每周六都有大连京剧院的精彩表演,加之典雅的中式传统装潢,浓郁的东方古典气质,已经成为大连戏迷心目中的京剧圣地。

    说起戏园子的发展史,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小灰心目中,其实大连人俗称为“南山大庙”的麒麟舞台更像一个传统的戏园子,地界狭小,舞台又小又低,与观众毫无距离感,二楼还有一层小小的包厢。北京湖广会馆、正乙祠戏楼等传统戏园大致也都是这个结构,舞台小而低,被观众席紧紧包围着,整个剧场也小,豪华些的高配也不过是在二楼增加花厢、包厢等等。相比之下,如今的宏济大舞台其实比较西化,单面开台,剧场宏大,能适应歌剧、话剧等多种演出方式的需求。

    中式传统戏园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呢?因为最早的戏园其实是茶园,观众来饮茶聊天,看戏只是末节,是招徕茶客的手段。故此老戏园通常不会太大,布置得紧凑,热闹,座位通常是八仙桌式,观众要扭着头看戏。戏园里是要多嘈杂就多嘈杂,谈天的,说笑的,听到台上伶人唱得好了,便高声喊个好儿。京剧观众至今没有安静看戏的传统,讲究的就是随时高声喊好儿,要的就是这个热闹。当时还没有现代化音响技术,伶人唱戏全凭肉嗓儿,要在这样的一团喧闹中唱得响亮,打远儿,每个人都能听见,真是一桩本事。电影《霸王别姬》中比较传神地再现了这种老戏园的风情,一闪而过的戏园镜头中,可以看到观众席中不仅有看戏的,喊好儿的,还有倒茶的,卖零食的,丢手巾把儿的,甚至还有遛鸟的,玩鹰的。

    戏台上的风貌,也与现在不同。最早的京剧乐队坐在戏台后方正中,位置十分醒目,所以京剧乐队又称“场面”,后来位置渐渐移向台侧,但也仍然暴露在台上,看伴奏是看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台上没有大幕,更没有开幕闭幕这一说儿,伶人唱完戏都是直接上下穿行。戏台后方挂一面绣花背幕,称为“守旧”,两侧各开一个台帘,绣着“出将”“入相”的字样,就是伶人的上场门和下场门。

    那么唱戏中途换场景、换道具怎么办呢?检场人直接上台去搬。有些“火彩”之类的特效,亦是检场人直接登台配合表演。甚至伶人唱到一半渴了,还会停下来,由“跟包”送壶茶上去当众开喝,称为“饮场”。不但跟包、检场人来回走,还流行熟客挤在台上看戏,被视为一种身份象征,所以那时候的戏台上啊,真是人潮汹涌,川流不息,观众也不以为异。

    老戏园的重大改造大约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京剧艺术进入黄金期,看戏取代喝茶成为戏园主流,茶桌式观众席逐渐改造为横排观众席,观众不再喧哗说笑,只管鼓掌喝彩;戏台上也讲究个“文明”,不再有观众挤着,伶人也不再中途饮场,整个戏园的风气越来越趋向于严肃的艺术呈现与认真的欣赏。不过,回想一下当年的热闹风貌,也是一种别样的亲切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