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百戏盛典与戏曲全面复兴之路
国粹京剧   2018-11-29 10:57:08 作者:宋 洋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广新局承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是规模大、维度广、多样性的全国戏曲界盛会,348个戏曲剧种以航母编队的形式、方阵巡礼的气势、呼啸喷薄的情势,汇聚秋日的昆山,接受人民的检阅。此次盛典无疑提供了一个契机,一方面校阅家底、凝聚心气、积累信心,一方面共同寻找进一步繁荣戏曲的策略,并以此为起点踏上新时代戏曲复兴之路。

    戏曲当前的境遇与使命

        应当承认的现状是:当前的戏曲并非大众艺术,而更多具备小众艺术的诸多特征。这当然是多种因素汇集的结果,而戏曲的大众化使命与小众化境遇之间的矛盾,也是目前我们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幸而,党的十八大后出台的一系列戏曲振兴举措,成为了我们完成这一课题的有效助力。

    当前境遇下的复兴策略

        当前的戏曲虽具有全国范围的思想基础和舆论优势,但各方面实力比起当今的大众艺术仍显薄弱。应当充分酝酿、集中兵力、伺机而动、各个击破,从“根据地”逐步走向全国。第一,稳固“根据地”。通过继承传统精华,使基本观众保有坚定的戏曲身份。第二,善于“游击战”。对于外围观众,须在单次性、短时间的接触中,使其完成震撼式的审美体验和观念转变,直至身份转换。第三,坚持“持久战”。应善用政策契机,完成全国性的战略布局和氛围铺垫,为戏曲争取更广泛的舆论支持,为全民族传统文化水平提升蓄势蓄力。

    完成复兴策略的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涉及生态、传播、本体等多个方面,这里主要谈本体的提升。当前戏曲从演出量、从业者、剧目更新率等而言相对体量较小,因而须从小处着眼,制定“密、精、绝”的针对性措施,逐步做大做强。

    1.小而密——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

        有一种误区是戏曲为适应时代应加快节奏。其实真正应加快的并非剧情节奏或音乐节奏,而是单位时间的信息量。“一吨信息量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艺术,特别是商业化环境中的艺术,其取胜之道就是呈现足够且有效的信息量。作为时空综合艺术的戏曲,也须在单位时间内,让观众有可以量化的看点、听点、触点、信息点、引爆点、感动点,具体说包括戏剧化的文辞和音乐、情境化的表演身段、旧中见新的技巧绝活、传奇性的戏剧冲突、不断更新的喜剧包袱、富于变化的舞台技术手段等等因素的密集呈现。戏曲传统中但凡经典剧目,往往拥有极大信息量。此次盛典中,不论“雅”的昆曲《牡丹亭》,还是“俗”的二人台《打金钱》,都因其连续不断的有效信息给予而引人入胜。然而旧有剧目在传承中由于技术、人才等因素造成信息量损失和递减,而新创剧目往往缺乏表演层面的雕琢和创造而显得信息量或有效信息不足,这是从业者需要挖空心思予以提升的关键。

    2.小而精——提升精致程度

        小而不精,没有出路。这里的精,第一是基本技术手段要达标,第二是尽量实现精致、精湛、精美。这里分为京昆为代表的大剧种和地方小戏两部分。此次盛典中的不少地方小戏在精致程度上还不甚理想,体现在从演员和乐队的基本功,到布景、服装、道具、音响等基本技术手段不达标。在这个追求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的传媒全覆盖时代,如果连基本工业化操作都无法完成,很难有市场竞争力可言。事实上,精致和原生态并不矛盾,原生态的艺术在精致化包装呈现后同样可以走向国际。至于京昆为代表的大剧种,则应更加注重精致化、品质化、体验化,深耕文艺青年群体,创立艺术和商业品牌。

    3.小而绝——保护与发展“绝活”

        “绝活”是信息量的基础,是戏曲本体的灵魂,是吸引观众的关键。这里的“绝活”不仅指武戏技巧,更是指一切其他艺术形式难于呈现的奇绝手段。它可以是这次盛典里京剧《金钱豹》中的“耍叉”和“旋子”技巧,可以是京剧《打焦赞》中武旦情趣化、交流化的身段表演,可以是昆曲《牡丹亭》中文辞、唱腔、双人舞蹈化身段表演相结合而形成的审美意境。有足够的绝活,观众看戏才觉得值。当前的问题是绝活不多、绝活不新、绝活不绝。传统绝活继承衰减程度严重,而新绝活的更新缓慢停滞,很多剧种甚至没有看家的绝活,这是需要重点攻关的核心业务课题。只要将传统中的绝活意识与当代商业思维对接,不断继承和创造新绝活,戏曲复兴之路就有了一条快马之鞭。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