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浅谈对京剧观众群和票房活动现状的思考
国粹京剧   2020-03-24 09:26:13 作者: 来源:和平杯官微平台 文字大小:[][][]

    吕国泰:浅谈对京剧观众群和票房 活动现状的思考

江苏镇江康盛剧社

吕国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剧艺术提到相当高的地位,京剧是国粹,那就更是重中之重了。各级政府都舍得在文化惠民中花本钱。他们多次请来省级乃至国家级院团,并由众多的著名艺术家领衔主演。这些由政府买单,让老百姓看戏的惠民举措,深得民心。演出时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可是,只要往观众席上一看,就会发现台下观众的头发是白多黑少,几乎看不到中、青年人的身影(京剧尤为突出)。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继续下去,20年后还有人来看戏吗?都说观众是戏剧的上帝,上帝都没了,戏还演给谁看?

        这种局面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主要原因,就是和我们的京剧票房活动的现状有关。

        纵观全国京剧票房,除京、津、沪等大城市外,基本上还是老年人的一统天下。票房负责人和参与活动的票友,大都七老八十,60岁左右者便是中流砥柱了,极少有中、青年加盟。有些票房,虽然办得红红火火,演出活动不断。但因是老票友、老思路、老模式运作下的演出活动,质量当然不高,也吸引不了中、青年的注意力,必然是台上唱戏的越唱越老,台下看戏的越看越少。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白头发”唱戏,“白头发”看戏,最后肯定没戏!像这样后继无人的京剧票房的生命力还有多强呢?

        专业院团和票房、票友、观众之间的关系,原本就是鱼水相依的关系,如果水源枯竭了,鱼儿还能活得自由自在吗?

        京剧票房是以戏会友的地方。票友不仅要在这里自娱自乐、切磋技艺,而且要肩负着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巩固和发展观众群,为京剧艺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责任。要想挑好这个担子,就必须花大力气来改变京剧票房活动的现状。

        我也是一名酷爱戏剧艺术的业余爱好者,由于主客观原因,从台前退至幕后,从事组织策划与编导工作了。但几十年来不乏与京剧票房和票友们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也阅读过不少介绍和议论京剧票房活动的文章,还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因此,对京剧票房活动的过去和现状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肤浅的思考。在这里抛砖引玉与票界的师长和朋友们共同探寻,京剧票房和票友活动的与时俱进之路。

        一、实施“黑头发战略”,努力改变票友队伍的年龄结构。

        没有年轻人参与的艺术是死亡的艺术。这是每个票房领头人都要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努力改变“白头发”唱戏,“白头发”看戏的现状,千方百计的把“黑头发”吸引到京剧票友队伍中来。

        (一)借文化惠民的东风,吸引中、青年加盟。

        积极参与文化部门举办的送戏到大学、企业、军营等演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才有和中、青年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发现那些喜欢京剧又不到票房活动的“散兵游勇”,把他们拉进票房。同时还要用思想上精深、艺术上精湛、制作上精良的优秀剧目,来吸引那些平常不喜欢看戏的中、青年,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发现苗子、盯住不放、认真培养,逐步使他们成为京剧艺术的铁杆粉丝。

        (二)要把票房融入社会,成为第二个“关工委”。

        京剧票房是社会组织,不要“不闻窗外事,关门唱大戏” ,对外交流活动不能仅限于专业院团和兄弟票友组织这个小圈子,要把自己融入社会。既要和社区加强联系,又要使票房成为第二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这个“关工委”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京剧艺术”这个大题目,来做好“黑头发”战略这篇文章。要积极主动和有京剧兴趣班和社团的学校加强联系,建立合作共建的关系,形成当地的“黑头发”战略联盟,共同开展京剧活动,为京剧票房发现、培养和吸收后备力量。

         (三)呼吁让“京剧要从少儿抓起”的政策要连贯性贯彻执行。

        “京剧要从少儿抓起”是上个世纪提出并实施的战略举措,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件事做得有点虎头蛇尾,或者说是有头无尾,缺乏工作的连贯性。这就像种庄稼一样,丰产而不丰收。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的京剧活动中表现就非常出色,甚至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可到了上初中、高中就没有这样的兴趣班和社团了,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的要求,紧张的学习、繁重的作业、频繁的考试,无形中把他们这一点刚刚培养起来的兴趣爱好又挤掉了。上了大学后,有幸遇上有京剧社团的学校,原来兴趣浓、基础好的尖子尚能如鱼得水,而一般的也就不了了之了。“京剧从少儿抓起”,这个举措也实施20多年了。如果这批生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抓到大学毕业,工作以后肯定也是京剧票房里的有“童子功”的中、青年骨干票友了。我想在这些接受过“京剧从少儿抓起”教育的孩子们中,有十分之一,哪怕是百分之一留了下来,20余年后的今天,肯定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了。我们的京剧票房又何愁后继无人呢?问题的关键是这件事要有人去管,因此,我们迫切希望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及早协调,并落实这一政策的连贯性执行,将“京剧从少儿抓起”进行到底。

        二、京剧票房的工作思路必须要与时俱进。

        京剧票房和票友活动,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从大清朝起就是这么玩,民国时期也这么玩,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直到21世纪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仍然还是这么玩,显然是太不合时宜了。当代的中、青年乃至中、小学生,个个都是见多识广。媒体、电脑、手机里面五光十色,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加之他们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学习任务的压力和多元化娱乐方式的诱惑,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京剧票房里来,真是太不容易了。光靠老票友、老办法肯定是不行的,那就要求我们京剧票房的工作思路都要“与时俱进”。这4个字,不能只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以要身体力行,在我们京剧票房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去努力探索。

        (一)唱好《借东风》和《草船借箭》,争取政策扶持。

        这是传统京剧中的两出经典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智慧的故事。这也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京剧票友对此个个耳熟能详,为什么就不能“古为今用”一下呢?

        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机关,先后出台了若干个扶持戏剧艺术的文件。这预示着我国的又一个文艺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关在票房里呆唱了,要走出去沐浴春天带来的阳光和雨露。借助“国家的扶持政策”这个东风,在繁荣戏剧文化的政府行为中,唱好《草船借箭》。

        有人说:文化部门只管专业院团的大事,我们京剧票房在群文活动的系列中,只能算是区区小事,谁愿来管?但我们千万别妄自菲薄,打个比方,假如专业院团是正规军,我们京剧票房就是民兵和游击队。想当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靠的是正规军在前方浴血奋战,但民兵和游击队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振兴京剧这场战役中,我们京剧票房,身后还连系着一大批观众,这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坚信,用不了多久,京剧票房的工作,也会被提到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议事日程上来的。

        但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要积极关注这些文件,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学会运用政策,主动和文化部门组织策划的政府行为接轨。这样,我们这出《草船借箭》就有唱头了。诸葛亮没花一分钱,造出了十万支琅琊箭,为火烧赤壁立下大功。我们京剧票房只要唱好这出《草船借箭》,不仅会得到相关政策和活动经费的扶持,还会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帮我们跳出小圈子,扩大社交面,有更多的机会和各种年龄结构、职业、爱好不同的人群接触,多方面吸取营养,来充实、壮大、发展自己,岂不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但有句话千万别忘了,就是有作为才有位置。我们的京剧票房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才能获得在文化领域里知情权和话语权,才有机会和可能唱好这出《草船借箭》。

        (二)在继承中创新,努力巩固和扩大京剧艺术的观众群。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脚踏实地继承,就没有本钱去创新;不认认真真创新,就无法继承下去。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教会了梅、尚、程、荀4位大师唱戏,他们自己又结合了自身条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四大流派,最终才成就了四大名旦。成为票友们崇敬、仰慕的偶像。

        在京剧演出中,不管专业或业余,你不中规中矩的继承,老观众会责问你,这是什么玩意儿?如不认真去创新,年轻人因看不懂而不了解京剧,当然就不爱看了。因此,我们京剧票房也必须要在继承中创新,才能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

        京剧票房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应该放在培养中、青年票友和发展以中、青年为主体的观众群上面。有条件的票房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搞点小型的原创剧目。在这些原创剧目中,适当运用一些现代的语言和思维,缩短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先把他们引进门,并逐步引起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成为京剧艺术的新观众。

        (三)提倡跨界融合,为不了解京剧的观众多开方便之门。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精美绝伦,且欣赏的门槛较高。但因是国粹,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流行,原本就是有很大的包容性的综合艺术。因此,将其它艺术元素植入京剧,进行跨界融合,既有利于京剧艺术的发展提高,又是为不了解京剧的人群多开几道通向京剧艺术的方便之门,让他们零门槛、无障碍欣赏京剧。如在一台京剧晚会上,有一位名票演唱一个经典的京剧唱段,因为给他配上精彩的伴舞,一些原本对京剧不感兴趣的观众,首先被精彩的舞蹈吸引了,认真仔细听下去,就会觉得原来京剧也很好听。如果再加上“名人效应”和“熟人效应”的因素,这个节目,在演出现场气氛焉能不好?久而久之,就能为京剧吸引了新观众。

        再如钢琴伴唱《红灯记》,原本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但他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跨界融合作品。曾记得,这个节目在对大学生演出时的情景,大幕一拉开,那些平常很少接触京剧的大学生们就被钢琴和打击乐的气势震住了!喜欢声乐的人先把他当做男、女声独唱和重唱的声乐节目来欣赏;那些从小接触钢琴艺术的人,会在欣赏高超的演奏技巧的同时欣赏京剧;还有人被声情并茂的演唱,和恰到好处的伴奏吸引了。这个节目能不火吗?最终给全场观众留下一个印象,钢琴伴唱《红灯记》真的太好听了!尤为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上海京剧院编创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这本是一个厚重的历史题材剧,戏到关键处,来了几位异国他乡要和杨修做生意的客人,他们用各具特色的语言和腔调来演绎所扮演的人物,风趣幽默,让人开怀大笑。这个场面简直精彩极了,就像一顿豪华盛宴中,突然增加了几味调料,让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又像让观众品了一杯浓浓的咖啡,消除了审美疲劳,为此剧目平添了好多亮点和笑点。这样的跨界融合,当然会受到新老观众的欢迎。这也是为不了解而不喜欢京剧者开通的方便之门。因此我们的京剧票房,也要多动脑筋,开点方便之门,来吸引那些平常因为不了解京剧而不看的观众,客观上也为京剧艺术扩大观众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活动无围墙,排戏有门槛。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票房是以戏会友的地方,平常活动时,只要是爱好者,谁都来过过瘾,吹、拉、弹、唱各显其能。这就叫活动无围墙。排戏有门槛,这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则问题了。这个门槛就是指参与者的个人条件,其中包括嗓音、扮相、个头、基本功和健康状况等等。票房在排重点剧目时,要做到谁的条件符合角色的要求就是谁演,而不是谁想演就能演,更不考虑个人资历、人际关系和出资多少等其它因素。从艺术规律上来讲,一个剧目角色选对了,就是成功了一半。有了称职而又整齐的演员阵容,台前幕后大家齐心协力,也是发扬京剧艺术的老传统——“一棵菜”精神。何愁排不出好戏来呢?处理好“围墙”和“门槛”的关系,将会使京剧票房风清气正,健康向上地发展下去。

        以上内容,有的是本人工作实践中的体验,也有的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后的思考和感悟。我是丑媳妇不怕见公婆,拙文和盘托出,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兴利除弊,让京剧票房活动与时俱进,为繁荣京剧艺术贡献绵薄之力。但海内外有成千上万的京剧票房和票友,大家各有各的情况,各是各的玩法,我之所言,并非万能膏药,均系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不当处,敬请票界的师长和朋友们批评指正。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