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传承另起炉灶不如合理移植
国粹京剧   2012-01-31 13:58:22 作者:王娟 来源:长江日报 文字大小:[][][]

        “为什么我们放着几百年的遗产视而不见,却往往另起炉灶?”昨日,江城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人民剧院,为孙毓敏纪念舞台生涯60周年系列演出展开研讨,孙毓敏移植地方剧种优秀剧目进行改编的做法得到了众多支持。

         此次孙毓敏纪念舞台生涯60周年的系列演出在汉演出三天,《痴梦》、《掌上珠》、《陈三两》、《棒打薄情郎》、《双玉缘》等多出剧目轮番亮相,它们分别改编自昆曲、评剧、越剧、吉剧等剧种,经过重新整理之后浓缩成一小时以内的小戏,将精华集中呈现给观众。昨日,省艺研所的杨世雄表示,这些剧目经过改编之后,特点鲜明,不仅传播了国粹,也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把荀派的精神气儿给延续下来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副教授唐荣,在高校开展戏曲教育多年,他认为此次亮相的剧目都达到了“传承”的标准,而从地方剧种吸取精华的做法也值得学习,“为什么我们要放着几百年的遗产视而不见,却往往另起炉灶?”

        孙毓敏称,此次来汉选择的戏码原本就是各个剧种的“吃饭戏”,改编前已经过了千锤百炼:“有了好的本子,就成功了80%。再加上合理的改编、浓缩,演员的再创造,观赏性就更强。排这样的戏有珠玉在前,对演员也是强迫性提高。”她表示,现在各种艺术节都强调原创剧目,院团不得不在很短的周期里排练不同的新戏参赛,“我们有那么多好戏可以挖掘,为什么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