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新剧团”在艰难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国粹京剧   2012-02-08 10:37:42 作者:朱 渊 来源:天天新报 文字大小:[][][]

  汇聚了孙正阳、李宝春、魏海敏等诸多京剧名家的“两岸流芳——2012京昆群英会”将于2月16日起在上海大剧院拉开帷幕。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群英会”中露脸的五台大戏里,四台都是由李宝春领衔的台北新剧团的力作,其中包括《孙膑与庞涓》、《奇冤报》、《渭南之战》及《打金砖》。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台北新剧团当家人辜怀群,在解析了这四出剧目各自特色的同时,她也透露了“新剧团”在艰难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说选戏

  四台大戏吊足戏迷胃口说经营 “合约制”是生存法宝

  四台大戏吊足戏迷胃口

  此度“台北新剧团”带来的四台大戏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李宝春重新搬上舞台的折子戏《打金砖》。《打金砖》改编自老戏《十八星宿归天》,最初被李宝春的父亲李少春搬上舞台时,就因其对演员唱做要求之高,而被老观众认为是看得最为过瘾的戏之一。而相比当年父亲最后从高台上跃下的“360度转体后空翻”,李宝春更将难度提高到“540度转体后空翻”,这极具挑战性的“危险动作”曾让老戏迷激动不已,却也让不少圈内朋友为李宝春担心,就连辜怀群都说:“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再演这个戏,怕会有危险。他最后一次演也在六七年前,我都以为再看不到他演这出戏,不料这次被翻出来又要演了。”

  除了《打金砖》外,在去年中国京剧节上大放异彩的京剧《渭南之战》也颇受关注。《渭南之战》最早也是李宝春的父亲李少春排过的一个戏,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部作品并未公开演出,偶然的机会让李宝春在中国戏曲学院尘封的故纸堆中寻到了这个残旧不全的本子,其中虽然记录了一些排练的方向和一些主要的唱,但剧本并不完整,只是知道是个三国故事。为将作品搬上舞台,李宝春在北京找到了当年帮忙父亲李少春排练的曹韵青老师,现已耄耋之年的老先生行动不便已不能亲身示范,只得用口述的方式将当时的情况描述给李宝春。所幸此后他又寻到中国京剧院退休的常贵祥老师,当年看过排练的他将印象清晰的两个动作娓娓道来,加上辜怀群等对剧本的后期努力,才渐渐完满了这台作品,亦是非常难得。此外,由“江南第一丑”孙正阳携手李宝春的《孙膑与庞涓》及极具“新剧团”特色的“新老戏”《奇冤报》也让戏迷们翘首以待。

  说经营

  “合约制”是生存法宝

  随着市场环境的初见开放,日益增多的民营剧团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与大陆的广阔市场相比,台湾地区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像“台北新剧团”这样民间京剧团体多年经营中也是有苦有甜。昨日谈及“新剧团”的求生之道,辜怀群也是大方分享了私家运作秘籍。

  尽可能做好全年的规划、保留剧团赖以为继的“基本资金”及因人制宜的“合约制”恐怕是“新剧团”能够在台北诸多民营剧团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新剧团”虽然能募得部分企业资助,但收支平衡全靠票房盈利及周详的全年规划,预算中既要考虑演出成本还要预留拍新作的资金。而即便是这样也不过刚好做到“够活”,如同辜怀群说的那样:“靠搞剧团是不可能赚钱的啦!”

  “合约制”也是民营的“新剧团”又一法宝,辜怀群坦言:“我们没有富裕去养角儿,整个‘新剧团’行政人员不过十来个,他们要做包括会计在内的所有工作。通常新项目确立后,我们会按角色需要挑选演员,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演员签订每年100场或者每年150场的合约,那些演员在平时我们不演戏的时候,可以去其他剧团挣钱,大家都要糊口,但在我们有戏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我们。这样既节约了剧团成本,也不会产生一有戏大家都争相当主角的尴尬。”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